【齐东】《长城》是在传播中国价值观吗?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6-12-19 20:30:31
标签:

《长城》是在传播中国价值观吗?

作者:齐东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首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十一月廿一日乙亥

          耶稣2016年12月19日

 

 


    

 

张艺谋的《长城》甫一上映,就有评论说这是张导的转折性作品,他身为大导,调动了好莱坞的编剧、资本、演员来讲述一个西方人如何向东方学习的故事,展现了如何向西方输出中国的价值观念。然而,看了电影之后,却对此有些困惑了。

 

张艺谋的电影相较于李安、侯孝贤的一个特质在于其“简单”,没有那么多的曲折往复、头绪纷纭,而是直接聚焦于一个概念。在《长城》中,这一概念无疑是“信任”。然而,信任是中国传统美德吗?

 

回到电影,马特•达蒙扮演的外邦人经历了一个对于中国人由“不信”到最后的“信任”的过程。这里所谓信任是对于作为陌生人的他者的信任。而起初的不信,源自外邦人对于自身生存的渴望。面对陌生人,人首先想到的是自我的生存,因此,对于陌生人的情感最初不可能是信任,而是恐惧。这很容易让我们想到霍布斯设想的人与人为敌的自然状态。正因为每个人都为了维持自我的生存,所有的陌生人都有可能对自我的存在构成威胁,因此,自然状态下,构成人与他人关系的只能是恐惧,而非信任。而所谓的信任,则是如同影片中一样,需要经历共同的战斗经历,面对共同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面对共同的敌人才能建立起来。饕餮的存在,个人的生死存亡,是影片中建立信任的必要条件,即便是对于中国的将军来说,也是如此。

 

回顾中国传统,这种对于他者的信任似乎从来不是儒家标榜的德性。儒家所谓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信,指的是作为个体自我的“忠信”,是人在成德过程中,对于自我的要求,而不是对于他者的信任。《论语》中,“信”凡32见,几乎没有一处谈的是对于他人的信任,而都是作为进德修业的君子个体的自我要求。如“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主忠信,勿友不如己者”,又如“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这其实不难理解,前现代社会中,人尚未经历吉登斯所谓的现代性的“脱域”状态,生活在乡土、熟人的社会环境中,在这种环境中,其实很少存在彻底为陌生人的他者。惟有现代性兴起,我们身处的关系才更多的成为一种与陌生人的关系,在此为了减少人与人交往的成本,“信任”才变成了某种德性。

 

德性或价值观念的背后,有其构成的历史情境和价值系统,而不是仅仅靠字面的相似就可以混为一谈。当我们谈论中国传统的德性观念的时候,最好能探究其本义,而不是想当然的就拿来与现代的观念相比附。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