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报】做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3-20 13:44:58
标签:

做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二月廿三日丙午

          耶稣2017年3月20日

 

 

【《学习时报》编者按】

 

2017年新春伊始,先是《中国诗词大会》,继而是《朗读者》,随着中央电视台这两档综艺节目的热播,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情记忆,中华大地上又掀起一波传统文化浪潮,在略显浮躁的时代,宛如一股清流,浸润心灵。透过这两档节目,相信很多人会感受到,除了文字优美,更多在于所传达的价值与读者、观众产生了精神上的共鸣。与其说这股“清流”是对明星真人秀节目的颠覆,倒不如说是一种回归,即无论从电视节目的角度来评析,还是从文化价值的层面去追寻,最重要的是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和价值追求。

 

【正文】

 

《中国诗词大会》诗意中国的足迹|詹颂

 

丁酉新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了全国观众的广泛关注。一个名称听上去十分学术化的节目为什么能吸引如此多的观众?是什么触动了观众的心弦,让人们在看完节目后还意犹未尽,要与人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后感?这个节目的成功有何启示?这些都是令人颇感兴味的问题。

 

吸引观众的核心:传统诗词的精神魅力

 

与一般综艺节目不同,诗词大会既没有体育名人或影视明星参与,也没有令人目不暇接的娱乐或竞技表演,更没有五彩缤纷、变幻无穷的舞美设计。它吸引观众的核心是内容,也就是传统诗词的精神魅力。中国是诗的国度,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诗国天空闪耀的群星照亮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懈追求光明前途的历史进程的写照;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留给后人的不仅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更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的执著;诗仙李白那两句朴素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尽了安土重迁的中国人千古的乡愁;诗圣杜甫身无安居之所,却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爱胸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的名句千百年来不知是多少离人的精神慰藉。历代诗人高尚的情操与美妙的诗篇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而《中国诗词大会》则唤醒了深藏在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人们发现,在快节奏的当代生活中,还有这样一个温暖而富有诗意的空间。观众们徜徉于诗的王国,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让人有故友重逢的欣喜,而那些陌生的诗篇则激起人们重新学习、一探究竟的愿望。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如同踏上了回溯中国历史文化的旅程,观众接受了一次诗的洗礼,精神得到了升华。

 

完美的形式:艺术与娱乐、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一档以传统诗词为主要内容的节目很容易流于学究气,但《中国诗词大会》却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每场以打擂台的方式决出胜负,节目因此高潮迭起,观赏性极强。大会还借用传统戏曲程式,每位选手出场吟诵上场诗,离开舞台也多伴之以下场诗,借诗抒情言志。点评嘉宾亦是开场与结束时各诵诗一首,或对选手加以鼓励,或作场后总结。选手与嘉宾们引用或创作的诗句往往令人会心一笑,赢得一片掌声。大会的比赛题目丰富多彩,图片线索题是诗与画的完美结合,选手根据砂画动画或点评嘉宾现场绘画竞猜答案,饶有趣味。本季新增的飞花令对决是一种传统的诗词游戏方式,也为节目增色不少。一时间,人们争相模仿,飞花令流行于大江南北。诗词大会的题目既能比出选手的基本功,也就是诗句记忆的准确度,更能考察他们对诗意的理解与对相关文史背景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些诗句人们从小就能背诵,但对其中词语的准确涵义与诗作大意却不甚了了,遑论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小学生都会背诵的名作,但此诗题目中的“山东”所指何处?末句“遍插茱萸少一人”,少的是谁?“茱萸”为何物?“插茱萸”又是什么时代、什么节日的风俗?如果不明白这些问题,自然很难准确理解这首诗的涵义。而大会的题目就涉及相关内容,颇有针对性。出题组的专家们所出的题目常令人叫绝,显示了深厚的文史功底以及灵活的思维方式。为保证节目的学术质量,据称还有专家在出题到节目最终审核的各个环节负责纠错。正是由于这种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中国诗词大会》才会令专业研究者也赞誉有加。

 

耀眼的明星:那些不平凡的普通人

 

当然,节目最令人瞩目的还是现场各方的表现。主持人董卿反应敏捷,语言畅达,且能随口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歌名句来串场或对选手的表现做出得体的回应。有位选手的父亲双目失明,但却坚持阅读盲文书籍,并教儿子学诗,董卿即吟诵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的诗篇表达对这位父亲的敬意:“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即便如此,我依然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令人感动,无怪乎现场选手与观众皆为之折服,以“腹有诗书气自华”来称誉其个人气质与主持风格,网上为其点赞者众多。四位点评嘉宾皆为著名文史学者,现场点评风格各有不同,或温文尔雅,娓娓道来;或风趣幽默,妙语如珠。四位嘉宾是节目学术品位的保障,他们适时的点评,既有对作品背景知识的介绍,更有对诗歌文本与意旨的阐释。宋代诗人陆游与毛泽东皆作有《卜算子·咏梅》,且同是广为传诵的名篇,蒙曼老师将二者进行比较,以寒士之梅与战士之梅来说明二人咏梅词风格与情调的不同,即有助于现场参赛者与观众对作品的理解。点评嘉宾以渊博的学识赢得了观众的尊敬与喜爱,所谈及的话题也往往会引起观众的热议。

 

《中国诗词大会》的主角是从全国各地遴选出的100余位诗词爱好者,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河北的农民,有华北的石油工人,有乡镇医院的医生,有乡村小学的教师,有大都市的快递员……他们的年龄跨度则上自七旬老人,下至七岁儿童。本季参赛选手中还有外国留学生。大会参赛选手组成的百人团正是中国传统诗词在国内外传播群体的一个缩影,表明传统诗词这一中国文化的精粹不仅在国内植根深广,且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也已经走向了世界。百人团选手以年轻人居多,后生可畏,朝气蓬勃,他们的实力和表现皆令人刮目相看。13岁的安庆少年叶飞曾以古文写作得到满分,他在场上的应答沉着、机智,得到了点评嘉宾的赞赏。16岁的上海少女武亦姝更是力克群英,夺得本季诗词大会的桂冠。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未来和希望。

 

大会的选手有的是历经人生磨难而寄情于诗者,他们的生命历程是对传统诗歌精神最好的诠释。来自河北邢台的农民白茹云生活清苦,6年前罹患癌症,多方筹款方凑够医疗费,住院无人陪床,唯有一本诗词鉴赏集相伴。然而,在她那微笑的脸上,我们看不到一丝悲观与消沉。病魔使她早早失去了年轻的容颜,但乐观与豁达的人生态度却使她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她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进入个人追逐赛,上场时吟诵的是郑板桥的名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正是她自身坚韧、顽强的生命意志的写照。像白茹云这样不平凡的普通人是诗词大会最耀眼的明星,她与诗词结缘的经历以及她的人生态度引人思索,让人更深地体悟到中国传统诗词所蕴含的精神力量。

 

诗词大会的启示与观众的期待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虽已落下帷幕,但它的十期节目给全国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回忆,它引发的传统诗词热方兴未艾。这表明大众传媒在传播与弘扬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而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正是其中的引领者。大会的成功予人多方面的启示。

 

首先,《中国诗词大会》有高远的目标,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使命,品位高雅,不媚俗,不趋时。它对于媒体社会责任的坚守也得到了全国观众的认可,观众心中自有准绳,超高的收视率就是明证。

 

其次,大会是媒体工作者与专业文史学者携手合作的成果,文史学者保证了节目的学术品质,而媒体工作者的策划与组织则将节目完美地呈现在荧屏上,成为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典范,极大地推动了传统诗词的普及。

 

再次,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诗词爱好者的队伍也不断扩大。传统诗词并不仅是专业人士的研究对象或某些风雅之士的爱好,它已经融入了普通人的生活,并成为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诗词大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时代脉动,努力发掘全国乃至全世界爱好中国传统诗词的群体,并为其提供了交流与展示的平台,促进了这一群体的发展壮大。传媒与大众之间良好的互动,是《中国诗词大会》取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诗词大会》是当代大众传媒精心营造的传统文化家园,我们期待着它下一季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也期待更多的大众媒体制作出精良的文化节目,满足国人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渴求。

 

《朗读者》人文精神的回归|陈宏坤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用诗一般的语言指出,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成风化人”的重要作用。中央电视台开年推出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节目以“一个人,一段文”,通过讲述中国故事,朗读经典美文,如春风拂面,细雨润物般,温暖着人们的心田,赢得受众与舆论的好评,成功塑造了文化节目的精神品格,树立了文化节目新的标杆。

 

如果要破解《朗读者》的创新密码,一个“情”字足矣。

 

用“热情”给“朗读者”最高的礼遇

 

朗读,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也是提升一个民族文化品格的重要途径。《朗读者》紧紧抓住“朗读”这种文化行为,在城市中,在人群中,寻找“更多想要倾诉的心灵”。

 

主持人董卿不仅仅走进北京人艺、走进国家图书馆,也会通过竖立在街头的“朗读亭”,倾听许许多多普通“朗读者”的声音。来自“朗读亭”里的声音有对亲情的表达,也有对友情、对爱情、对成长、对事业的表达。每一种表达,都是一种真挚的情感。

 

正如《朗读者》节目内五段故事,从价值观角度分析,有文艺家的感恩情怀,有无国界医生的奉献精神,有成功人士的家庭教育,有浪漫幸福的爱情承诺,有最美女神的亲情呵护,也有事业老人的毕生追求。这些“朗读者”的价值表达,都不是“喊叫”似的,而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似的,观众用“眼泪”“掌声”,甚至“起立”来表达对“朗读者”的敬畏。

 

让“朗读者”得到最高的礼遇,给“朗读者”最体面的尊严。节目给“朗读者”最华丽、最宽广的“朗诵舞台”。节目给“朗读者”最顶级的音乐搭配,比如让钢琴王子李云迪现场演奏节目主旋律,邀请台湾民谣之父现场弹唱充满意境美的经典民谣,用吴彤的《笙歌》为濮存昕朗读的《宗月大师》配乐,形成“有故事的朗读者+经典美文+经典音乐”的跨界艺术融合。

 

用“真情”讲述“朗读者”最动人的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用真心,动真情。《朗读者》,朗读仅仅是一种节目形态,人是节目的核心,人物故事是节目内容的主体,情感是节目要表达的主旨所在。故事让《朗读者》更立体更饱满,情感让节目有血有肉,价值观表达和精神追求,让节目富有灵魂。

 

《朗读者》第一期节目中通过主题词“遇见”,展示了五种不同的人生。也许人物嘉宾身上的标签是明星化的,权威化的,但他们的故事却是生活化的。

 

濮存昕讲述“改变命运的人和事”,不管是“濮瘸子”,还是“荣大夫”,还是老舍先生与宗月大师,濮存昕的成长经历、从艺经历、人生经历,就像一本书,值得人们去阅读。从阿富汗战火中走来的无国界医生,讲述战地接生经历,让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和平的珍贵和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感。柳传志讲述管理员工和管理亲人的区别,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亲情。鲜花山谷的一对恋人故事,让人感受到爱情承诺的力量。世界小姐的育女观给人天伦之乐般的柔软感。翻译大师许渊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事业观,有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这些“朗读者”的故事,或温暖,或伤感,或幽默,或快乐,总是从不同层面,展示当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这是最具时代气质的中国好故事。

 

“情”到“真”处,方动人心。濮存昕提到应该感恩的荣国威大夫时,眼里噙着泪花,那抿着欣慰的嘴角和煽动着红润的眼睛,怎能不让观众动容呢!许渊冲老先生在介绍他所翻译的第一首诗《别丢掉》时,动情地讲述林徽因创作体验,“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情到真处,九十多岁高龄的老翻译家,双唇颤巍,哽语凝噎,催人泪下。

 

用“纯美”的文化形态营造最精致的文化氛围

 

成风化人,讲究“成”什么之“风”,“化”什么之“人”。《朗读者》通过“最正之人,最美之文”,成就现代电视栏目最精致的文化氛围。

 

节目主持人的选择,是知性的代表。董卿作为主持人在节目中不仅成为节目进程的引导者,也是节目信息的访谈者,更是节目价值的挖掘者、呈现者和强化者。比如在濮存昕谈话之后,董卿概括道:“记住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不要以为一切都理所应当;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不要以为事不关己。”当人们沉浸在“鲜花山谷”的恋爱童话之中时,董卿一语点破,“诗文写得再好,也比不上两个人真真切切的日子”。在点评九十多岁高龄的大翻译家时,董卿说,“人,不在于你度过多少日子,而在于有多少日子值得记起”。这些看似很朴素的话语,实则是节目所倡导的生活观。

 

节目朗读者的选择,是正能量的代表。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百姓,《朗读者》所选择的“朗读”嘉宾,具有良好的社会美誉,具有成功的社会贡献,具有乐观健康的心态。朗读者无国界医生蒋励的背后,是一个无国界医生的群体,也是中国医生的国际形象代表,他们的价值观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国家气质。翻译家许渊冲的朗读是由其亲友、学生来完成,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也体现出中国翻译事业由一个人的坚守,拓展到众多人的追求。柳传志对自家子女的嘱托,也体现出万家子女的嘱咐。这就体现出一档《朗读者》节目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节目诗文选择,是经典文化的代表。正如《朗读者》片头画面中所呈现的《红楼梦》《简爱》《鲁迅全集》《平凡的世界》一样,《朗读者》节目中既有古典文字,也有外国诗作,还有近代名篇。《诗经》中的名篇、老舍的名作、朱书豪的名句、鲍勃·迪伦的名歌……朗读者的文字是美的,是经典的,是值得回味的,这是《朗读者》最具文化力的体现。人和事是《朗读者》最健康的躯体,经典美文朗诵是节目最精致的外衣。健康的人和事,精美的文,是《朗读者》最完美的整体。

 

最纯美的文艺形态,营造最纯净的文化氛围。朗读是最简约的文艺形态。《朗读者》摒弃当前中国电视节目纷繁芜杂的形态元素,采用最简单的访谈、最简单的朗诵形态、最简单的文艺辅助。庞大的舞台,只为朗读者一人而设;另辟蹊径的访谈区,只为保持访谈交流的私密感;悠扬的《笙歌》、唯美的《罗密欧》与《牡丹亭》穿越、动情的民谣、流水般的钢琴,一切都为朗读服务。

 

用性情的敏感去捕捉最现实的生活需要

 

《朗读者》之所以能快速抓住受众的心,重在它能体感到当下社会最迫切的心理需要。

 

从传播心理角度,现代人似乎厌倦了不疼不痒或者隔靴挠痒的综艺娱乐,文化节目回归是当前社会心理的需要。前不久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刚刚掀起一股文化的热潮,黑龙江卫视又横空出世《见字如面》,联想前几年,河南卫视的《汉字英雄》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既是文化责任,也是电视传播的初心所在。文化节目,总能让一部分人,甚至一大部分人找到灵魂的乐土和精神的家园。只不过,文化节目需要文学母体的支撑。文化节目呼唤整个文学体系的心能够静下来、沉下来,能够融入生活,融入时代,融入人心。

 

从审美角度,人们需要正能量、暖能量和美的能量。真善美的世界,总是有一种力量的唤醒。濮存昕那醇厚的磁音总让人感到温暖,柳传志那铿锵的叮嘱总有一种亲情的力量,鲜花山谷总是回荡爱的呼唤。《朗读者》节目中处处都给人美的享受。

 

新闻性让节目距离时代更近。新闻性不仅仅存在于新闻节目当中,文艺节目、文化节目、情感节目都离不开新闻性的敏感力。蒋励的经历,是我们最熟悉的新闻画面,翻译家的人生是新闻的访谈,鲜花山谷是新闻的发现。新闻,让《朗读者》贴上时代的标签;新闻的敏感,让《朗读者》呈现出多维的信息触角,而每个触角都与这个社会、这个时代紧密相连。

 

《朗读者》带着中华文化的基因,讲述中国的故事,运用中国人的话语,抒发中国人的情怀,怎不让中国人沉醉呢!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