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兆元】传统文化进高校,开启先贤祭之路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7-04-23 19:25:43
标签:

传统文化进高校,开启先贤祭之路

作者:田兆元(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

来源:《社会科学报》第1555期第8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年三月廿七日庚辰

          耶稣2017年4月23日

 

 


  

 

作者语:寒食—清明节,两千年了,慎终追远祭祀先人的传统顽强地传下来。2007年,清明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自唐代建立国家礼仪以来,清明节再次获得的最高褒奖。

 

但当你到高校一看,就会发现清明节面临了真正的盛世危机。3000万规模的大学生群体只有少数人在清明节期间回家祭祖,或者参加有限的先烈祭祀活动。清明节对于多数大学生研究生来说,就是一个放假旅游的日子。失去慎终追远传统的新一代,会不会成为无根的一代?

 

很多的节日研究者,把高校讲座作为弘扬清明文化的举措。你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开始预定清明节游玩的经济旅馆了,效果真的有限。国家法定节假日颁布七八年了,高校仿佛还是一个外于清明文化传统的真空,学校空荡荡的。先圣祭祀在哪里?先贤崇拜在哪里?不能说没有,但那真是凤毛麟角。国家法定节假日初衷是为了弘扬文化传统,但到了高校就是放假,真是匪夷所思。我们能不能做点什么呢?

 

于是,我们找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首任校长孟宪承先生,他的一尊铜像坐落在闵行校区图书馆右侧前的一片草地的边缘。平时,灰暗的青铜色雕像,与杂草树木融合一体。老校长真是跟师大人一样的低调。不张扬,很好,但是不弘扬其精神,就不好。

 

不能说华东师大不重视孟宪承先生的教育理想,这位来自光华大学、新中国杰出的教育家,提出了“品性的陶熔,智慧的创获,民族与社会的发展”的教育理念,现在师大人将其视为与校训并行的学校发展理想,很了不起。说实在的,这三句话比所有的中国高校校训都有创意和品位,不是简单抄袭一些句子,千篇一律,相互雷同。这样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人称当代孟子,为什么不做一个与之相关的祭祀礼仪,开启高校先贤祭之路呢?

 

  


2014年的清明节,首次孟宪承先生清明祭祀举行了。民俗学研究生学习写作了祭文,设计了礼仪程序,献花,行礼。当时焚香奠酒礼没有举行,我们增加戴柳一项清明民俗程序。清明戴柳是最为古老的礼仪,相传介子推是在柳树下为火所焚,戴柳一是纪念介子推,通过这个仪式,记忆弘扬忠孝精神;同时,柳树生命力旺盛,戴柳即预示先贤精神永生,也是对于每个祭祀者的生命礼赞。当我们小心翼翼完成了首次先贤祭,没有想到,华东师大校园网主页大图片轮播祭祀场景,大家都惊呆了:学校太可爱了,太有情怀了!

 

第二年,我们增加了青团供奉,清酒祭奠。并遥祭大夏先贤,重读大夏迁校碑文,感受前辈在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一路颠沛流离,一路弦歌不绝,参与国家拯救的伟大壮举。第三年我们增加了燃香祭奠,服饰及其相关礼仪日趋完备。

 

德不孤,必有邻。自2015年开始,我们联合华中师范大学、江苏大学、山西大学等八所高校发出清明节“纪念大学大师,继承传统文化”的倡议。华中师大祭祀先烈恽代英与先贤光未然,江苏大学祭祀创校先贤张之洞,山西大学祭祀创校前辈,形成校园先贤祭的呼应之势。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加入,倡议学校达到12所。中山大学祭祀了孙中山先生,赣南师大祭祀了先圣孔子与赣南革命先烈,影响进一步扩大。

 

2017年,西南大学以校园网络文化现行,祭奠了该校杰出科学家与国学大师,揭开了长江流域高校清明祭祀先贤的序幕,北师大也开启了陈垣校长祭祀的旅程,20多所院校的中国高校清明文化传承创新网络联盟于是形成。新建民俗学硕士点的南京农业大学举办了清明文化论坛,山西大学、山西师大、大同大学等山西高校集体参与,体现出寒食清明文化发祥地的传统弘扬。上海高校之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强势参与,形成了上海高校清明节的一股新风,体现出浓厚的海派文化氛围。梧州学院以孔圣祭祀为本次校园清明传承创新联盟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为什么是清明祭祀而不是一般清明纪念?这是因为面对先圣先贤与先烈,我们要以虔诚并富有信仰的情怀去感恩,必须以神圣的礼仪,去传承先贤学术与品格,形成校园文化认同,增强对于科学与学术的敬畏之心。

 

社会需要系列的神圣礼仪,来强化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我们有国家层面的先烈祭祀和民族祖先祭祀,有微观层面的家庭先祖祭祀,还需要建立中观层面的高校与企业先贤祭祀。慎终追远,必须落实在相关的社会组织层面上。国家强调传统文化进校园,非遗进校园,真正响应的还是不够多。从传统节日弘扬开始,高校校园将提升其文化境界。

 

来年,清明校园先贤祭将演绎更加精彩的篇章。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