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网】湖南湘阴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栏目:家风家训
发布时间:2017-06-20 16:58:37
标签:


 

湖南湘阴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五月廿六日戊寅

          耶稣2017年6月20日

  

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年),湖南湘阴人,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官历浙江巡抚、闽浙总督、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管理兵部事务兼总理衙门行走、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逝世后追赠太傅,谥号文襄。著有《楚军营制》,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左宗棠家训

 

左宗棠家规家训主要包括左宗棠家书和其题写的楹联匾额以及留下的警示劝诫名言等。

 

至今流传下来的左宗棠家书有163封,都是他在戎马倥偬、政务繁忙之际,写给夫人、仲兄、儿女和侄儿们的一些信札,字里行间,充盈着浩然的天地正气与浓郁的家国情怀。他在家书中反对科名求仕,极力倡导“耕读为本,自立自强”,要求子孙艰苦奋斗、自食其力,凭真才实学,靠技艺吃饭,以实学实行造福大众;他教育子孙要清白廉洁,“一芥不取,一尘不染”,要不惧难忧,“子弟欲其成人,总要从寒苦艰难中做起,多酝酿一代多延久一代也”;他鼓励子侄们胸怀天下,要有大无畏的担当精神,“任人所不能任,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

 

在左宗棠严厉教导下,左氏家风端肃,时人称赞:“公(左宗棠)立身不苟,家教甚严。入门虽三尺之童,见客均彬彬有礼。虽盛暑,男女无袒褐者。烟赌诸具,不使入门,虽两世官致通显,又值风俗竞尚繁华,谨守荆布之素,从未沾染习气。”

 

●视频脚本

 

天地正气 家国情怀——左宗棠的爱国精神与治家之道

 

新疆,地域辽阔、风光壮美,处处都是一幅幅壮美绝伦的画卷。在这块广袤的边陲之地,一直流传着一位晚清名臣的故事。

 

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这首赞美左宗棠击溃阿古柏入侵新疆和植树造林功绩的诗歌,仍然镌刻在新疆边境的石碑上,被广为传颂。

 

天山湘江,山水相隔,万里之遥。湖南湘阴人左宗棠抬棺出征,率部收复新疆的历史至今令人铭记,并影响着一批又一批湘人屯垦闯将,戍边壮志,铸剑为犁。王震将军对左宗棠的生平事迹很感兴趣,在他的藏书里,有《左文襄公全集》《左宗棠家书》,他更是多次肯定左宗棠的爱国主义。究竟左公一门有着怎样的魅力和精神,可以流芳百世,以励后人?

 

透过左宗棠的一百六十三封家书,人们依稀可以窥见当年左公的凛然大义和清正家风。

 

崇俭广惠 廉洁恤民

 

湘阴,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居湘资两水尾闾、南洞庭湖滨,湘江自南向北贯穿全境,自古为文献之邦,素称“楚南首治”,是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千百年来的历史底蕴,充盈丰沛着这一片土地上刚毅务实的人文精神。

 

    

 

左宗棠故居——湘阴柳庄

 

左宗棠出生地左家塅,在今湘阴县金龙镇新光村。左宗棠故居位于湘阴县樟树镇巡山村的柳家冲,因他挚爱柳树生命力旺盛、百折不挠,起名“柳庄”。

 

自左宗棠幼时记事起,曾祖父左逢圣就在左家塅附近的高华岭设“义茶亭”,免费为路人提供茶水。洪涝年份,左逢圣更是在袁家铺摆摊施粥,赈济灾民。祖父左人锦、父亲左观澜也乐善好施,在族中修建“义仓”,灾年便散粮济困。

 

从小耳濡目染,左宗棠一直秉承“世德相济,积累深厚”的祖训,青年时期就在老家湘阴和父亲兄长一起兴办“仁风团”“积谷仓”“义学公”,接济贫苦穷人,推行免费教育。

 

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左宗棠题写的这短短24个字,既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整个左氏家族的家训。“子弟欲其成人,总要从寒苦艰难中做起,多酝酿一代多延久一代也”,左宗棠在写给儿子孝威的家书中这样提到,并教育儿子,“做官不要钱,乃本分事”,“不欲以一丝一粟自污素节”,“一芥不取,一尘不染”。

 

左宗棠担任闽浙总督时,夫人唯一一次携子女探亲,途经福建崇安县,知县按例接待。不久,他调任陕甘总督,赴任途中专门去了趟崇安,如数付清了这笔接待费用。

 

左宗棠明令亲友不许借他名望牟利。他曾给老部下、继任陕甘总督杨昌濬写信说,若他的亲戚乡邻有逗留兰州请求收录者,“决不宜用”。家风之严,可见一斑。

 

廉为官之本,俭为廉之基。养廉必须以俭。左宗棠坚守廉洁立身之准则,严于律己,并要求家人修节俭之德。

 

据《清史稿》记载,左宗棠生活“刚明耐苦,布衣蔬食”;为官“廉不言贫,勤不言劳”。作为一员封疆大吏,左宗棠戍边二十多载,但他每年寄回湘阴的家用只有200两银子,其余全部用于治军等用途。由于长期伏案,袖口经常磨破,为节约置衣开支,左宗棠在衣袖外加层袖套,又继续穿。有人还因此作《宫保袖歌》,在西北大营传唱一时。

 

左宗棠的勤俭清廉对后世子孙影响很大,更难得的是带出了一支清廉的团队,他麾下的将领、官员均以清廉闻名于世。他的老部下、首任新疆巡抚刘锦棠死后,“篋中只有几份奏折”;西征军的主力嵩武军统领、山东巡抚张曜死后,“所得廉俸俱已散尽”;乌鲁木齐都统、伊犁将军金顺死后,“身后不名一钱”。这正是“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挺身任事 化私为公

 

   

 

左宗棠文化园

 

纵观左宗棠的一生,他41岁才出山任事;50岁担任浙江巡抚;55岁筹办福州船政,创办马尾造船厂;69岁抬棺出征,收复新疆;73岁,组织“恪靖援台军”抗击法寇,渡海作战……无论何职,左宗棠总是敢于担当,尽心尽力。

 

正如左宗棠在家书中所宣:“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些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又说:“天地民物,莫非己任。挺身任事,不敢推诿……丈夫事业,非刚莫济。任人所不能任,为人所不能为,忍人所不能忍。”

 

左宗棠谆谆教诲子孙能够像他一样,心怀天下、以身报国。在他的这些家书中,男儿的血性担当溢于言表。

 

正因秉持这种凛然大义,左宗棠为官一心想着国家大业,先公后私、化私为公。他说:“吾蒙国恩,禄入甚厚,岂能只顾其私?”

 

左宗棠文化研究会会长 王品端:

 

1880年夏天,上海泰来洋行一位德国技师来新疆哈密见左宗棠。在交谈中,左宗棠得知水雷和鱼雷是击毁入侵敌舰的“奇器”,便拿出自己的养廉银,托人购买200具水雷,20具鱼雷。又托人分送到闽、浙两省,以备海防。至于他自费购买耕牛农具发给百姓、私费刊刻儒家经典教化民众等,这样的事例就更数不胜数了。

 

光绪二年(1876年),左宗棠在写给子女的信中说:“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则随手散去,尔辈宜早自为谋。”据史书记载,1866年,他捐献银两支持湘阴义举,自掏腰包两建试馆;1869年,湖湘水灾,他捐廉银赈灾;1877年,陕西、甘肃大灾,他再度慷慨解囊……左宗棠家书中仅提及“助赈之事”就有66处之多。

 

耕读为本 家风严正

 

在湘潭隐山桂在堂的左宗棠书房,至今还挂着一副他亲自撰写的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左宗棠既警诫自己也教育后代:即使难以解决温饱,也要考虑天下大事,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要通过博览群书,与古代圣贤进行思想对话。

 

左宗棠在给次子孝宽的家书中要求“是好子弟,耕田读书”,强调“读书只要明理,不必望以科名”“如果一心向上,何事不成?”

 

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左宗棠玄外孙 梁小进:

 

左文襄公自号“湘上农人”,他鼓励子孙读书与农耕并重,坚持世代耕读家风。他给湘阴左氏宗祠的大门写过一副对联:“纵读数千卷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在他的极力倡导下,左家形成了“耕读为本,自立自强”的家风。他十分注重培养子孙自立自强的能力,从不为子孙“多积金”,他曾经告诫子孙说:“断不可恃乃父,乃父亦无可恃。”

 

家风是立世做人的风范,左宗棠以严、正家风著称。他在家书中多次嘱咐儿女们要谨慎交游,勤于修身,安于寒素。他得知长子孝威与一纨绔子弟结交,写信训斥:“至子弟好交结淫朋逸友,今日戏场,明日酒馆,甚至嫖赌、鸦片无事不为,是为下流种子。”他深恶纨绔子弟,警告儿子万万不可与之交往。

 

在写给侄子的家书中,他也提出了相似的要求:“侄移居省城,迥不若从前乡居僻静,切宜从严约束,勿令与市井为伍,致惹闲事学坏样,是为至要。”

 

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左宗棠玄孙女 左焕琛:

 

我的先高祖左宗棠一直告诫子孙要力避骄奢,做一个品格端正的人。我父亲母亲,还有我的亲戚当中,包括我的姐妹、堂姐堂弟等,我们一直流传着左宗棠的一句箴言: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我记得我堂姐曾说,左宗棠那个时候是“勤耕读”,我们现在就是要读好书,“笃根本、去浮华”,不要那些奢侈的生活。

 

   

 

左公柳

 

历史像一条河流。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在西兰公路上、在河西走廊通往新疆途中,仍可见到左公当年倡导种下的柳树。“左公柳”枝繁叶茂,绿荫匝地。

 

左公的严正家风如同无声的教诲,雨润万物,助人立德立言、成人成才,不仅被左氏子孙铭记于心,世代传承,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取之不尽的道德源泉,在家乡更是被人们奉为圭臬,传遍湖湘大地,影响深远。

 

【片尾曲】

 

《玉门出塞》

 

词:罗家伦 曲:赵元任

 

左公柳拂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天山融雪灌田畴,大漠飞沙旋落照。

 

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过瓜田碧玉葱葱,望马群白浪滔滔。

 

想乘槎张骞,定远班超,汉唐先烈经营早。当年是匈奴右臂,将来是欧亚孔道。

 

经营趁早,经营趁早,莫让碧眼儿射西域盘雕。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