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位多向度的文艺评论家——许石林
作者:王玉文(深圳高级中学[集团])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
时间:西元2017年7月19日
从读书到教书,“观古知今思进退”是我习得的关于历史学习的经验。在喧嚣的鹏城,偶然间得到了《桃花扇底看前朝》这样一本可以观古今的书,甚为惊喜。
书中管窥历史细节,描摹历史瞬间,掺杂个体认知,抒发心中块垒,林林总总,汇集了令人惊讶的、称奇的、感慨的富于隐喻色彩的历史片段,照射在我的眼前。在获得阅读快感之后,我记住一个名字——许石林。
这个名字会轻易地让人联想到《新白娘子传奇》中的许仕林,语音类同,但语调不同。一仕一石,也隐隐地透露出迥然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生存品格。自然地,作为语文老师,平日读文学作品较多,在接触到这样从史料文献看待现今社会变成了我个体阅读的当下需求。自然地,在有限的工作范围之内,我也带着学生一起读。
突然有一天,当当弹出了一本书名,吸引了我的目光:《清风明月旧襟怀》许石林——借古人之酒杯,浇今人之块垒。我赶紧浏览了网页,为了包邮,买了3本。自己阅读的同时,也随手拿出其他2本给学生看。结果,我发现学生看得也蛮认真投入的,有的还拿着书来询问书中的具体史事。
今年4月,为了激发学生热爱阅读、乐于阅读的兴趣,有幸邀请到了许石林老师来到校园进行了一场文学讲座。讲座伊始,许老师神秘地给每位同学分发了一张他准备的彩色小纸片,并和颜悦色地提示同学们,如在听讲中间,有什么疑问,可以写下来,交给他,在互动时集中解答,避免互动中再提问,有的学生可能言语迟慢造成时间浪费和气氛松懈。记得当时孩子们脸上看似平静,却是激动不已。
在谈及如何阅读名著经典,许老师提醒同学们:中外名著经典。比如外国的文学名著译本,同一本书,我们应尽量挑选老一辈翻译家们的作品,例如梁实秋、朱生豪等人翻译的外国作品是值得品读、细读的,因为他们的文字端庄典雅,油滑;至于中文名著,在中学阶段应熟读“四书五经”,反复琢磨,最好能背诵。
除了对中外名著阅读有着个体性的思考,许石林老师还谈及了自己小时候读古文的经历,饶有趣味地再现了那艰苦岁月里的读书情景,提醒在座同学们读古书也是要讲究方法。许老师谈自己的经验:读古文,先看注释,再看正文,速度快。学古文,必须先弄懂字、词,之后才可能理解篇章,并学习文章结构,通晓文章所要表达的具体内涵。
许老师还谈及了中学生对阅读小说的看法。他说道,小说好看、生活化、娱乐化,实际上类似于“纸质版”的电视场景。但中学生对小说的阅读是要有选择的,要挑选那些有助于提高自己语文学习的小说来读,那种消遣类的作品对同学们是不合时宜的,不要随便被小说牵着我们的思绪乱走,有的作者以小说出名,专门针对中学生读者,商业上很成功。这种小说实际上是对中学生读者的诱骗,他的小说对中学生有害的,学生们的阅读,除了能帮助作者商业上更加成功以外,对学生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对这种作者,许老师说他从不羡慕这种作者的商业成功,反而认为,这种作者以小说断人慧根,是在造孽。
除此之外,许老师谈及写作也是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中学生写文章时,视角要变,不能总停留在孩子的角度,要试图以一种成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看出问题的本质。写文章就如在战场指点江山,若还总是下意识将自己牢牢定位为一名孩子,怎能保证不打败仗?许老师在写作的选材、立意、结构等层面做了一些举例与引申,引得在场同学们时不时颔首称赞。
讲座过程中,我才感受到许老师不只在历史古文方面有研究,而是处处彰显了他对人生观、民俗、写作等多面向的文艺才华,也展露出一个文艺工作者对孩子们在读书、写作上的熏陶与耐心引领,为孩子们热爱读书、学会阅读指引方向。
讲座的尾声,许老师说,凡是好的文艺作品,比如音乐、戏曲、绘画等等,你反复琢磨,将这个作品的结构能够掌握,并将其结构移到写作文上,也一定是很成功的作文结构,他为此即兴唱了87版《红楼梦》的插曲《分骨肉》,声音悠长,抒情回环,无限不舍与缠绵,引人回味。
他唱一句,解释一句,引领听众一步步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意境场景和氛围中去,最后说,这首歌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结构,像八股文的股一样。所以,他说他从不浪费任何视听的机会,都能琢磨出有益的东西来。
许老师讲课后不久,我在我的学生们的随笔和作文上看到:“大名鼎鼎的许石林老师来我校讲座,好挤、好多人”、“我听这个讲座后,感觉到要好好地阅读,很有必要多读古书”、“看来阅读要认认真真的,不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种书”、“唱的选段好好听,我也想唱”等跟讲座相关的感受,深深地体味到一位多向度的文艺评论家对孩子在学习方面的示范和引领是多么得重要。
讲座“接地气”、有影响,正青春的孩子们,他们热爱文学、乐于阅读,如果有这样多元、多维度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引领,将会轻松实现阅读名著经典、写出锦绣文章这样的语文综合素养要求!
随后,我才进一步了解到,许老师除了是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还是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在杂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吟诵、古琴、美食等领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有一定的影响。
期待着更多许老师这样多向度的专家走进校园,走近学生,帮助孩子们浸润在书香里,幸福地成长。
2017年7月19日
【上一篇】黄晓林著《日用常行》出版暨跋
【下一篇】【水海刚】林则徐:志高行洁经世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