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学,所以我就来了——丁酉国庆江南书院游记
作者:王诗竹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八月廿四日癸酉
耶稣2017年10月13日
01
十一月初,有一场对我来说很重要的考试。进大学后,我很少去参加各类竞赛、各类考试,因为我觉得有些考试考过了,也不一定就代表这方面我能力有多好,没考过也不一定代表我能力有多差。坦白讲可以说我比较懒吧。但是十一月的教师资格证对我来说是比较重要的。
说起做教师这个缘由,可以用缘分来概括吧。以前,舅舅和我说以后做教师,去接他的这份光荣事业。当时的我觉得教师工资太低还那么累,看不起这份职业。
可是兜兜转转,几年过去了,我却很想去做一名老师,尤其是一名语文老师。再经过这几年的国学文化熏陶以及学习,很想把自己学到的这些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在以后日子里学到的知识去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尤其是祖国的下一代孩子们。
对中医也是在接触传统文化后愈加感兴趣。暑假的时候,在武汉和长安师兄交流时,谈到现在很多儒生都不懂多少中医知识,也交流到在之后会花时间去学习中医知识,至少涉猎一些日常养生知识。
九月初刷到江南书院中医班招生简章,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已经有好几千人浏览过了,然后我也报名了。
因为这次课程开始只招学员40人,所以我也没有报多大希望会被录取。也许冥冥中自有定数,我被录取了。从200多人里被挑选出来了。
02
因为一些原因,开始我特别纠结我国庆要不要去参加,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考教师资格证了,之前一直备考计算机二级考试,所以也没用花时间在教师资格证的书上,我很担心,很害怕不会过。
最后在自己的认真考虑下,我还是给书院学长回了短信,虽然只是回了“收到,感恩学长”几个字,但是这句收到表明了我的决心,想去学的渴望。
到九月底的时候,母亲和我聊天,问我国庆可回家,我说我要去参加一个活动,马上还要备考,暂时回不去了。虽然知道这句回不去,父母很失望,毕竟今年暑假到处奔波,仅在家待了十天不动,但是对于这句回不去我也很难受。
一直以来,对于一心决定去做的事情,我一直都会不动摇。我告知母亲,等我十一月初考完试就回家看望。
十月二日六点,我就起床了,因为我需要搭乘最早的一班去江阴的车。搭车的途中,遇到了商贸国学社的前任社长,和他在车上探讨现在的国学社团如何做,经常碰到的问题以及各自国学社经常举办的活动。
通过交流了解到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也互相交流如何留住国学社社员的心。国学社团,学习经典,本就枯燥乏味,很多人开始很积极,渐渐地就不愿意学习了,这也一直是国学社团一直困恼的事情。03
03
来到江南书院,这是我第三次来江南书院。距离第二次来江南已经一年多了,书院还没有变,设施也没怎么变化,只是又添加了很多新面孔,以及我的任务减轻了一些,因为这次只有我一个人,我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中医知识。
也许是因为很长时间没来书院了吧,第一天晚上的开营与以往不同了一些,还有老师带来的表演。唐老师的吟诵啊~还有昆区的表演都很精彩。
在中医班的自我介绍时,听到很多不是学中医的学长都愿意花时间来学习这个,很是有种“德不孤,必有邻”的感觉。
无论做什么事情,你都不会孤单。也许你身边并没有和你一样兴趣的,但是在这个世界,总会有和你一样的人。在听大家的分享时,也想起了当初第一次来时自我介绍时是那么稚嫩。
轮到我自我介绍了,我的介绍很简短:大家好,我是王诗竹。来自安徽芜湖。因为想学中医,所以我就来了。
虽然介绍很短,但是我想学中医的决心很强。
04
在接下来的中医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关于中医基础知识、耳穴、针灸、推拿等的学习。
第一天上午,山中医的张庆祥老师为我们讲授中医基础知识。
为我们讲了中医方面的很多知识,比如五脏六腑的功能以及病理、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以及养生常用成方。
下午,老师分享了关于中医临床辨证的体会。内容很多,对于我这种基本没怎么接触中医的来说,听得很有压力。但是老师讲的很精彩,很棒。
第二天,我们和班主任赵林冰老师之间互动交流。
其中老师谈到治疗疾病时,引用的一句话,给了我很深的感受: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没有接触中医的话,我们只是会理解为在心理方面,老师又给我们扩充到生理以及命理的方面。患者自身正气强,心态年轻,生活习惯合理,则不易生病。
谈到正气,我一直喜欢儒家文化,尤其是四书五经元典,一直深受滋养,所以我认为儒家文化一直在为我培养正气。
下午学习耳穴知识和操作方法。
隋老师分享她大学义诊近三年的经验,风雨无阻。也使我想起我大学三年风雨无阻做义工的经历。又使我坚定学习传统文化的信念。
第三天,来自北京的杨光老师教针灸。
白天为我们讲述了人身体里的十二经脉以及任督二脉的结构以及常用到的穴位。老师将自己几十年来的临床经验毫不保留的在短短的一天里都分享给我们了。这样的传道精神在现在学校里基本见不到。
晚上老师为我们答疑,答疑后,老师施针。看到老师那娴熟的手法,甚是佩服。
我也感受了一下火针的滋味,这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感受传统针灸,那种感觉不好言说。
第四天,我们学习推拿知识和手法。
解老师从小学习推拿,到现在从事这一职业。多年来的功力更不用说。老师们不遗余力的教导着,我们也是在尽力地接收,希望能多学点知识。
第五天,是杨汝清老师的课——礼乐文化。
在看到《孔子家语》中“夫礼初也,始于饮食。太古之时,燔黍擘豚,污罇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敬鬼神。”这句话时,想到社团一直办的礼仪活动以及前段时间释奠礼,因为开始没鼓而被人反问:没鼓办什么释奠礼。
当时在朋友圈发了“礼仪虽不完备,诚心一直存”,师兄说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让我坚定信心,把这次释奠礼办好。也许真的是因为我们一群内心诚敬的人,一直下雨的芜湖在我们释典礼开始前一个多小时转晴了。
这次再次看到这句话,感受就更加深刻。然后就有了以下感受:
在礼仪方面,我认为恭敬心永远是第一位。没有恭敬心,你的礼仪活动办得再好,再完备,都失去了味道。就像现在的汉服活动,如果没有一定的礼仪基础,没有一定的经典修学,永远只是一个形式,只是一个表演。
05
本次学习中,也认识了全国各地很多学习中医的小伙伴。比如两个刘中医,一个是世代相传老中医,中医基础学的很牢。另外一个刘中医,工作好几年了,经验丰富。
这几天,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多,很感激。尤其是在耳穴、推拿手法上的学习上。
还有一个宿舍的几个小伙伴,可以一起敞开心扉的谈心得,6号晚上的秉烛夜谈让人犹记于心。
在中秋夜的晚上,看到大家准备的节目很精彩。很多乐教班的学长都是自学的乐器,但是老师教给他们的更多的不是技法,而是心态,多去做些有情怀的事情。虽然没有去上乐教班的课,但是感觉必定很精彩。
最后不得不说的就是结营仪式上的中医班节目《中医谣》了。本来只是想担任读的角色,毕竟一直五音不全啊。
然后阴差阳错地让我和刘中医合唱,因为老师们说我唱歌带京调。在老师们无比信任下,我就接下了这个任务。害怕自己唱的不好,于是我很用心的记词以及练习演唱。自我感觉有次排练的时候,那是我感觉唱的最好的一次。
最后在结营仪式上,第一个节目就是我们,第一次对着几百人唱歌,别提有多紧张了,开始唱的时候,手和腿不听使唤,一直抖啊抖。终于声音也不听使唤了,唱太高破音了。实在是尴尬。
在此要向我的搭档刘中医表示抱歉,对信任我的中医班老师们和小伙伴们道个歉。
一切相遇都是命中注定。一切虔诚,终将相遇。不论是进国学社,还是参加某次活动,都是缘分。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生命既漫长又短暂。在觉得漫长的时候,不妨做些有情怀的事情;在觉得短暂的时候,不妨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很感恩赵老师能够录取我,感恩各位老师这几天的传经解惑,感恩中医班所有同仁的帮助和信任,感恩王奶奶和所有义工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吃的放心,住的顺心,学的安心。
最后感恩能接触到江南书院这个大平台。
末学王诗竹
2017年10月11日写于江城芜湖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周炽成教授纪念文集》征稿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