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辩异求同莫混同——如何理解儒释道“三教合一”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17-11-01 16:09:16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辩异求同莫混同——如何理解儒释道“三教合一”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九月十二日壬辰

            耶稣2017年11月1日

 

任何自成体系的学派宗派,无论相似度如何高,相通处如何多,必有与其它学说根本性的不同。儒佛道三家,相似度最高,相通处最多,因为都立足心性,强调德行,但是,相互之间仍然存在很多理义冲突和重大原则区别,百虑并不一致,殊途并不同归。可以求同,还须辩异,切莫苟同、混同和乱通一气。

 

而古来主张三教合一和所谓贯通三教者,多是乱通。正如熊十力先生所说:“习比附者,绝望于悬解;喜拉杂者,长陷于横通。”(《新唯识论》)

 

横通,原义旁通,熊先生说横通,应该强通的意思,本来不可通,蛮横地强通之,不通装通。习惯比附、喜欢拉杂是杂家的特色。杂家可分为儒门杂家、佛门杂家、道门杂家和没有基本立足点的一般杂家,思维混乱、思想混杂是他们的共同点。

 

或说:

 

“不可以到事相上去找佛,不可到事相上去寻理。何以故?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悉皆无常,皆不可得。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既已过去,则不常在。现在的事,如泡如影。既如泡影,则无实在。明日的事,还未到来。既未到来,则不存在。天相地相,悉皆无常,皆不可得。昨日是晴,今日是阴,前时是昼,今时是夜,阴晴圆缺,悉皆无常,皆不可得。因此之故,到事相上去找天理,到事相上去找永恒,那是捕风捉影的痴汉,亦名六道轮回的众生。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脱相证体,万法归宗(心)。借缘悟心,唯心是从,是名克己复礼,是名回归自性,是名往生净土。据理发用,妙用无穷,是名天下归仁,是名万法归宗,是名万法归净土。事亲时,纯然无杂,只是一个天理。事君时,纯然无杂,只是一个天理。乃至发一切用,成一切德,皆纯然无杂,只是一个天理。如此发用,如此纯然,是名天下归仁,是名唯心净土。”

 

这就是横通、乱通的典型。以儒家名相比附佛教教义,说得动听,实则混同儒佛,似是而非。

 

不错,两家都强调“证体”和“归心”,但要注意两点。首先,佛教所归的是寂灭无生的佛心,儒家所归的则是仁心,其特征是生生不息、至诚无息、自强不息、新新不已。天下归仁,即天下大同,共同信仰仁本主义,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

 

其次,佛教是“脱相证体”,儒家则反对“脱相”,借用佛教的话说,是“即相证体”。体相关系,即形而上与形而下之关系,即道器、体用、本末之关系。儒家强调本末不二,道器不二,体用不二,即本质现象不二,本体与作用不二,形上与形下不二,形而上的乾元,潜在于宇宙万相包括一切生命现象之中。

 

关此,熊十力先生有过非常精彩的论述。他在《摧惑显宗记》里写道:

 

 “乾元遍为万物实体,即于一一物而皆见为乾元,是故于器而见道,于气而显理,于物而知神,于形下而识形上,于形色而睹天性,于相对而证入绝对,于小己而透悟大我,于肉体而悟为神帝。彻乎此者,不独无生死海可厌离,实乃于人间世而显天德。人生日新盛德,富有大业,一皆天德之行健不息也。范围天地之化,裁成天地之道。曲成万物,辅相万物,极乎天地咸位,万物并育,一皆天德之行健不息也。人禀天德以成人能,即于人道实现天德,天人本不二,非可求天道于人道之外也。”(《十力语要初续》)

 

又说:

 

“孟子‘形色天性也’一语,直含佛氏《大般若》无量甚深微妙义,有其长处而无其流弊。《般若》破相显性,何如不破相而于相显性?破之固以遮执,而亦易于耽空,且有性相不得融一之过,故孟子语更妙也。诚知形色即天性,即于世间直证为天性流行,岂复有世间相乎?于一一物象或器界直认为天性显现,岂复有物象或器界相乎?于小己直证入天性,岂复有小已相乎?孟子即相显性,则不待破相而相缚已无。”(同上)

 

这两段话,说明了佛道两家的原则区别。佛教主张“脱相证体”、“破相显性”,自然认为“不可以到事相上去找佛,不可到事相上去寻理。”儒家认证性相不二,故可即相显性。格物致知,下学上达,就是通过事相体征天理。

 

儒家认为,一切事相都是物,都是人类可“格”的对象;一切事相的知识,都是人类该“致”的知识。正确的知识,包括道德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关于知识的分类,详见东海《道德科学初论》),都是智慧的组成部分,而智慧则是通往道德的桥梁。到了最高处,德智统一于良知天理。

 

 

责任编辑: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