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儒词训解之八:天下归仁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7-12-10 21:51:25
标签:
余东海

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儒词训解之八:天下归仁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八年岁次丁酉日辛未

           耶稣2017年12月10日

 

 


天下归仁脱胎于“天下归心”。《论语·尧曰篇》说:“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后来曹操的诗歌《短歌行》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句。曹操人品不太好,但这首诗非常好。

 

周公是儒家圣王,德位相称,一生大破大立。破是协助周武王革殷纣之命,立是制周朝之礼。他礼贤下士,求贤心切,得天下之士心;他实践王道,敬天保民,得天下之民心。天下归心,就是天下归仁,归于仁德,归于仁政。

 

现代仁政自当超越历史上家天下的格局,重返公天下的境界。届时天下归仁,意味着各国各族都信奉儒家,走上了仁本主义道路,意味着大同理想的实现。要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也需要“天下归心”的新时代的圣王。

 

天下归仁,意味着“行同伦”。《中庸》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孔颖达疏:“行同伦,伦,道也,言人所行之行皆同道理。”行同伦,就是信奉同样的价值标准,遵循同样的道德规范。

 

社会求和谐,先求行同伦;政治求文明,先求行同伦;两岸要统一,先求行同伦;天下要大同,更要行同伦。行同伦的最高境界是共进大同,天下同仁,人人皆有士君子之行。那将是人间社会和人类命运最美好的时候。

 

天下归仁,需要有一个相当长的仁化天下的过程。仁化天下又要从仁化中国开始。仁化,即儒家化,仁义化。仁化是文化和文明化的核心,是高层次、高境界、全方位的文化文明化。尽心知性,成德成圣,是个体不断仁化的结果;天下太平,世界大同,是政治、社会不断仁化的结果。

 

天下归仁近义词有:仁化天下,天下为公,天下大同,万国咸宁,万邦协和。


责任编辑: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