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隐权力:中国历史弈局的幕后推力》《隐权力2: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游戏》《重新发现宋朝》《中国的自由传统》《宋:现代的拂晓时辰》《原来你是这样的大侠:一部严肃的金庸社会史》《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等。 |
“標局”与“镖局”,哪一个才是错别字?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三月廿四日辛丑
耶稣2018年5月9日
问:看到有一块文物匾额,将“镖局”写了“標局”,请问“標局”是不是错别字?
答:严格来说,“標局”的標(标)字并不是错别字,恰恰相反,“镖局”才是错别字。在文献史料中,保镖一直是写成“保标”的。如《清实录乾隆朝实录》载:“山东衮州镇总兵索建功奏:客商雇觅保标之人,起程时将各保标人年貌籍贯、马匹枪刀、并来往何处,一一验实,记案,发给路照一纸,以备沿途查验。”
为什么要写成“保标”而不是“保镖”呢?因为“保标”这一行当跟“标兵”有关。标兵,即明代中后期由督、抚、镇、道等统领的士兵。明末魏禧《兵迹》载:“临清北路一带有标兵,善骑射,用骏马小箭,箭曰‘鸡眼’,马曰‘游龙’,往来飞驰,分毫命中。巨商大贾常募以护重赀,彼与俱,则竖红标,故曰‘标兵’,贼不敢伺。”这些脱离了兵营的游兵散勇,借着高强的武艺,为商客充任保标。也便是镖师的来历。
晚清世俗小说、武侠小说兴起,将“保标”误写成了“保镖”,以讹传讹,以致大家最后都将“保标”“标局”“标客”之“标”,都写了“镖”。
问:请问交子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答: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叫做交子。交子最早出现在北宋的四川。但交子诞生的具体时间,却有争议。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九的记述,“先是,益、卭、嘉、眉等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奸弊百出,狱讼滋多。乃诏知益州张咏与转运使黄观同议,於嘉、卭二州铸景德大铁钱。”
也就是说,交子出现的时间,在李顺之乱发生后、张咏知益州前。查李顺作乱的时间,为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1年);张咏知益州的时间,是咸平六年(1003)。可知四川交子出现的时间,是在公元991至1003年之间。
最早的交子,是私交子,即民间交子铺发行的交子。四川的商民只要向交子铺交纳现钱,便可兑换成等值的交子,这叫做“纳钱请交”;人们用交子来交易,比使用铁钱方便多了。交子也可以随时通过交子铺兑成现钱,只要缴纳3%的手续费,这叫做“见交付钱”。此时的交子,类似于今天的银行券。后来私交子因经营不善,收归国有,变成官交子。
不过宋代交子的实物图片,今人已无法看到了。许多人用过的一张图(见上图),一直被认为就是北宋的交子。但我们可以肯定,它并不是宋朝的官交子,因为其雕版质量十分低劣,形制也与宋朝文献关于交子样式的记载不一致,官交子是多个印版套印的,且上面盖有多个印章,有相关长官签押。
问:古代的一两白银值多少人民币?
答:古代的一两白银折算成人民币的话,究竟是多少钱?这个问题真的很难说,不同的折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比如可以按白银与黄金的比价,然后参照现代的黄金价格得出一两白银的价钱;再比如可以按一两白银对粮食的购买力折算,然后参考今日的粮价估算出一两白银相当于今天多少钱,这两种折算方式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我个人赞成以白银对粮食的购买力来折算。因为货币的价值只能体现为购买力,而粮食的价格相对来说,是最能体现货币价值的,一般不会过于虚高,也不会过于虚低。但是,不同时代的粮食价格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时代的白银购买力是不同的。所以,要笼统地说“古代的一两白银值多少人民币”是不可能有答案的,只能将问题问得更具体一些:究竟是古代的哪一个时期?是唐朝,还是宋朝?是明朝,还是清朝?是唐前期,还是唐后期?是清前期,还是清后期?白银的购买力都不一样。
这里以清康熙朝前期,即17世纪下半叶为例,当时流通的主要货币为白银与铜钱,银钱的汇率约为1:1000,即1两银子可以兑换1000文钱。市场上大米的价格一般在每石300文~800文之间波动,我们取其中间值,以每石500文钱计算。清代的一石米约等于今天的150斤。而现在商场中一斤普通的大米,大概要卖4块钱。这几个关键数目字弄清楚之后,我们便可以建立一个大体上有效的换算等式:
清代康熙前期的1两银子=1000文钱=2石米=300斤米=1200元
问:古代嫁妆的标准是多少?
答:古人的嫁妆很难说有一个整齐划一的标准,因人而异,因家产而异。不过,中国古代有一些时期,比如宋代,社会流行厚嫁之风,嫁妆非常丰厚。不要以为嫁妆就是几担可以挑着走的财物,按吴自牧《梦粱录》的记录,南宋人的嫁妆不仅有“首饰、金银、珠翠、宝器”等财物,还包括“随嫁田土、屋业、田园”等不动产。古人称之为“奁产”。
还是举几个例子吧。宋理宗朝时,一位郑姓大户送给女儿的奁产是“奁租五百亩、奁具一十万贯、缔姻五千贯”。又有一个叫做虞艾的县丞之子,“娶陈氏,得妻家标拨田一百二十种,与之随嫁”。这些嫁妆,动辄就是上百亩的田产。
宋人在定亲时,男方要给女方送定帖,女方也要给男方回定帖,定帖上写明的内容,包括陪嫁的财产。这个定帖,有点像是婚前财产证明。因为按宋朝法律的规定,女子随嫁的奁产,名义上为夫妻双方共同财产,并不归夫家所有,夫家分家析产时,奁产不可分。实际上,奁产的所有权与处分权,都归女方掌握,女方可以拿出来奉献给夫家,也可以自己保管。丈夫如果索要妻子的奁产,往往会被当时的风俗所鄙视。以后假如夫妻离婚,或者妻子改嫁,女方有权带走她的全部奁产。
一般来说,社会人的地位,取决于他(她)的经济基础。宋代盛行厚嫁,奁产往往不是小数目,而且,奁产的支配权也掌握在女性手里,因此,我们相信,宋代女性的地位,是不可能太低下的。(节选自我在“悟空问答”上的答问)
责任编辑:柳君
【上一篇】【匡钊】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特征和趋向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