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作者简介:余东海,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元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现居广西南宁。自号东海老人,曾用笔名萧瑶,网名“东海一枭”等。著有《大良知学》《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儒家大智慧》《论语点睛》《春秋精神》《四书要义》《大人启蒙读本》《儒家法眼》等。 |
再说仁本位
作者:余东海
来源:作者赐稿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四月十四日庚寅
耶稣2018年5月27日
天本位或道本位未必是仁本位。道家也是天道本位,但道家主张绝仁弃义,其认知的天道,其实是坤道。儒家对天道的认知才是中正圆满的,抓住了大象的全体。仁道则是天地人三道的合一。坤元人元合于乾元,地道人道合于天道,故仁本位就是天本位。
天字多义。熊十力先生认为天有四义:形气之天、主宰之天、虚无之天、自然之天。东海将儒学中的天浓缩为二义:一是自然之天,这是形而下的天,包括熊先生的形气之天和自然之天,即陈来先生所说的“自然主义的理解”;二是道体之天。这是形而上的天,即主宰之天,太极之天。
太极是乾坤的统一。道家蔽于坤而不知乾,唯认坤元为天道;坤不能统乾,而乾可以统坤。儒家首乾,故儒家道体之天也可以说是乾元之天。
孔子言“天之未丧斯文也”“知我者其天乎”“天生德于予”“五十而知天命”,孟子“吾之不遇鲁侯,天也”“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夫天不欲平治天下也”等,这些“天”以及《尚书》中的“昊天上帝”,都是指道体之天。儒家非宗教但有宗教性,故圣经圣言有时会对道体之天进行人格化,作出宗教意义的理解。但宗教对道体之天只是臆想虚构,并无心性实证。
道体,于天而言为天道,即天命、天理等等;于人而言为天性,即天命之性、人之本性、仁性、良知等等。“性与天道”,异名同指,于天为道,于人为性。究极而言,德性之天即道体之天,都具有形上意义。
良知一词首出孟子,但孟子的良知仍属于习心习性层面,王阳明则将良知上升为本心本性本体、即道体的高度。故王阳明说:“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
生天生地,正是道体的大能,宇宙万物包括生命都是道体所现之象。就天而言为天理,就人而言为良知,无非仁也。朱熹说仁就是“生物之心”。他说:“天地以生物为心者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蔽之,则曰仁而已矣。”(《朱子文集》卷六十七)
王阳明又说,“良知学是千古圣贤相传的一点真骨血,譬如行舟得舵,平澜浅滩无不如意,虽遇巅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良知即仁性。以仁字替换良知,此言同样成立。
《中庸》言“天命之谓性”,性也者, 天命之谓也。这里的天即道体之天,命有流行、赋予、命令诸义。天秩井然,谓之天理;大化流行,谓之天命,都是指道体。这里的性即本性。人之本性为天之所命,这就将天命与本性一以贯之了。
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理解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没错,但不到位。这个一,应是仁。仁可以涵盖忠恕,忠恕不能涵盖仁。这个一,即子贡自称不得而闻的“性与天道”。性即仁性,天道即仁道。
孔学、儒学即仁学,四书五经都是仁以贯之的。我在《仁本主义》(待出版)一书自序中说:
“六经四书可以各用一个字概括:《诗经》是正,“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无邪则正;《尚书》是敬,祭天临民,顺天保民,不外乎敬;《礼》是礼,本于太一,本于仁义,以敬为主,以和为用;《易经》是易,简易、变易、不易三原则;《乐经》是乐,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春秋》是王,王道通达天地人道;《论语》是仁,《孟子》是义,《大学》是大,《中庸》是中。
正、敬、礼、易、乐、王、仁、义、大、中十个字,相辅相成,相贯互通,归结于仁,即统于仁字大旗。儒学即仁学,即仁本主义学说。这个仁,非心(意识心)非物,超越心物,心物一元。这个仁,是一种特殊的心,是道心,天地之心,即“性与天道”,在人为本性,道心良知;在天为天道,道体乾元。这个仁字,彻上彻下彻里彻外,将天与人、道与器、彼岸与此岸、现实与理想、道德与政治、科学性与宗教性一贯而通。无不融会贯通。”
孔孟之道、四书五经是仁以贯之,宇宙万物包括一切生命也是仁以贯之的。天人合一,合于仁;万物一体,一于仁。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孟子•尽心上》),是备于仁性,天地万物一体同仁。
因此,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我与民物一体同仁;二程说:“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王阳明说:“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传习录》)“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王阳明全集》卷二十六)
综上所述,天地之性、天命之性、人之本性即仁性,天地万物同归于仁,孔孟之道即仁道,儒家学说即仁学。说儒家是仁本位,不亦宜乎。
责任编辑:柳君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