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宣武”“崇文”就这样蒸发了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0-07-09 08:00:00
标签:

 

 
作者: 南方周末编辑部
 
 
7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北京市政府关于调整首都行政区划的请示,东城、崇文合并为新的东城区,西城、宣武合并为新的西城区。独具韵味的城市地名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消失。
 
◆ 正方:事实上,北京市人大早在2009年就向市政府提出了关于改造南城的议案。调整后的区划命名是决策层内部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实力对比,经过认真商榷才决定的。宣武、崇文地小人少,把崇文归入东城、宣武归入西城势在必行。
 
◇ 反方:北京是古城,每一个地名都有着一段文化、历史记忆。现在只凭一则报纸消息,一纸官方文件,主持人一句“从此正式崇文、宣武成为历史”就板上钉钉了,这是不是改得太草率了一点?
 
◆ 正方:根据行政区划调整的历史经验,民众在心理上的落差是暂时的,也是正常的。决策只要符合广大民众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就一定会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理解。取消“崇文”、“宣武”,有利于打破外界对“穷崇文”、“破宣武”的刻板印象——随着空间拓展,旧城改造,股市上涨,房市升温,整个南城面貌将会焕然一新,民众也能享受到切身的实惠。
 
◇ 反方:当年拆城墙的时候,估计也是这么说的吧!这种因噎废食、功利至上的想法,害人还少吗?宣武是北京城肇始之地、宣南文化发祥地和著名的传统商业区,崇文有“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坐拥“崇文三宝”。可正是这些最有京味儿的地方,因为经济上的“穷”和“破”而被除了名。不错,物质生活条件的确需要改善,但从长远看来,作为六朝古都的北京还应首重文化。
 
◆ 正方:前门大街位于四区交界,因为配套设施和周边定位不协调等问题,重新开张之后面临生意惨淡,老字号无奈退出的局面,区划调整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这种行政割据的弊端。而空间的拓展、财政的宽松、观念的转变都将使旧城古都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况且,根据“调整区级,街道不动”的原则,陶然亭还是陶然亭,大栅栏还是大栅栏,没啥两样,不必担心。
 
◇ 反方:文化保护工作,不是看古迹是否完好,老字号生意如何——它针对的应是民众的文化认同、文化意识和文化血脉的传承。如果老北京都被拆迁到外城了,还有谁能延续四合院的文化记忆?再说,保护地名,难道不就是保护文化本身吗?
 
【点评者说】地名不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它凝聚着市民的归属感,贯穿其生命记忆的始终。对一个土生土长的市民来说,身份认同、文化记忆比经济腾飞重要得多。过去我们拆老房子,现在我们“拆”地名。
 
 
【南方周末】本文网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7306
 
 
来源:南方周末 2010-07-07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