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关于北京市四城区合并为两城区的一点建议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0-07-10 08:00:00
标签:

 

关于北京市四城区合并为两城区的一点建议
——给市长信箱的信
作者:叶天
 
 
负责人士:
 
您好。近闻北京市已经获准将东城、西城、崇文、宣武四城区合并为两城区。其中,东城、崇文合为新东城区,西城宣武合为新西城区。从合并即日起,崇文、宣武之名将不复存在。关于城区合并与规划问题,我无可评说,只是对于合并之后城区的命名,我提一点个人建议。
 
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其首要更在于文化中心一点。如果不是基于文化中心的底蕴,我想当初政府定都选址也不会考虑北京。因此,对于北京城市的建设和规划,文化价值和文化传承应该给予优先考虑和照顾。
 
对于即将合并的城区,我个人认为不应该使用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名称,应该保留崇文区和宣武区更合适。
 
崇文区和宣武区的名字,直接来源于崇文门和宣武门。旧时北京有城门九座,每个门都有自己的独特功能,故有“九门走九车”之说。保留崇文区和宣武区,可以更好地延续北京本地的传统文化。相比之下,东城区和西城区的名字,就显得缺少文化内涵和生命感,非常呆板,没有历史延续,只剩下楼房和马路的味道。
 
此外,“崇文”和“宣武”的名字,非常好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观。
 
中国人讲究“和为贵”。对于个人教化,中国人强调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对于国与国之间,中国人强调外交努力,尽量不诉求战争。因为,中国自古讲“阳德阴刑”。“德”就是教育、教化、引导,化干戈为玉帛;“刑”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才是刑法、战争。“阳”在传统文化中代表君子和光明,“阴”所代表的更多的是小人和晦暗。“阳德阴刑”说白了就是以“德育”、“德治”为主,辅以刑罚。中国文化中一直强调的是文化建设,武力只是最后的非常手段。所以,文化、道德是要“崇尚”的;作为另一个辅助的武力选择,当然也是要“宣扬”的,但是,仔细品味下来,“崇尚”和“宣扬”在重量上是完全不同的。“崇文”与“宣武”,真切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
 
如果说,“文化”代表着“王道”,那么,“武化”就是霸道。治理国家、立足国际,需要既行王道,又明霸道。对外,任何时候不首先使用武力,不放弃一切外交努力,但是绝不承诺放弃武力的选择;对内,以文化建设和道德风尚为主,不以恶法之治惩罚公民。“崇文”和“宣武”,就是力行王道、力行文化,同时又能融通地结合霸道与刑法。二者之中,有主有次,“崇尚”者为主,“宣扬”者为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西南北四方代表着事物发展变化的生长收藏不同的阶段。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中国人自古就推崇东方。在左右两边,中国传统上尚左。所以,五岳之中,独尊东岳泰山;老子《道德经》也说,“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北京城在当初规划命名的时候,就将崇文门设在东面,宣武门设在西面;以中轴线面南为坐标,崇文门在左,宣武门在右。所有这些设置,都不是随意的。中国传统文化讲究一起一动都有说道有讲究有文化内容。“崇文”和“宣武”一东一西一左一右的设置,再次呈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
 
更进一步,北京城有“德胜门”,与“安定门”相配合,是打仗用的。出兵时走“德胜门”,取“旗开得胜”之意,凯旋时回“安定门”,意为天下太平。其中, “德胜门”的“德”字,所用不是“得”字,而是“德”字,里面是有深意的。若仅为求吉利,求“旗开得胜”,可以直接用“得胜门”,为什么用了“德”字呢?这里面又暗合“崇文”、“宣武”之意了。虽然力求“旗开得胜”,但是所得的胜利,毕竟还是希望“德被海内,天下归心”,所胜者在德不在兵。这是再一次强调 “崇文”的重要性。
 
如果不能保留“崇文”、“宣武”的名称,则“德胜门”之名孤悬一隅,而北京城也将失去其文化功能的一个重要载体。因此,我强烈呼吁,为了保留北京文化中心的历史传承,请一定保留“崇文区”和“宣武区”的名称。
 
古人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此次四城区合并为两城区,阐明其意义的时候也介绍说“有利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保护”。“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能从命名的时候就注意到区划名称中包含的文化价值,那么“整体的保护”才有可能实现。应该想到,“整体”不但有空间上的,更有时间上的;不但有物质上的,更有精神的文化的。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ee43260100kfzg.html)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