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中国人一个自己的母亲节
作者:汪纪戎(全国妇联原副主席、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六月十五日庚申
耶稣2018年7月27日
【核心阅读】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40多个国家设有母亲节,其中近80个国家设有含本国文化基因的母亲节,而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却没有自己文化基因的母亲节。
我们理应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一个充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正文】
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中华5000年的文明史积淀了太多值得记忆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财富,传承和保护它们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应尽职责。余秋雨先生说,文化的灭亡从失去记忆开始,而激活一种重大的文化记忆足以挽救整体生命。传统节庆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它宛如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长卷,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延续着民族精神和凝聚力。
当前,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有关西方文化对我国文化造成了强大冲击的话题,易中天先生有过一段很有趣的描述,他说像《千万次地问》那首歌,西方对中国了解远不如中国之于西方,那是“可是你却并不在意”,结果是我们的生活半西化,穿西装过洋节,而世界并没因此变得像中国,这就叫“可是你却依然是你”。已导致的结果如一位著名学者所说的,中国人过洋节就像是进别人家的祠堂,拜别人的祖宗,拜了半天,不知姓张姓李何方神圣。在经济政治文化日益趋向一体化的今天,不同文化和观念的交融和碰撞整合,给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和挑战。
传统节日庆典是中华文化活的形态,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组成部分。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情感潜移默化地延续着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文化讲伦理道德,人伦情感是中国传统节日的灵魂。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都是人伦教化的好载体,但却缺少单项主题性专节,例如,对最基本的人伦关系(父母子女)没有设置节日。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是民族的身份证。20多年前,国内商家为创商机渐次引入西方情人节、美国母亲节,为现代社会忙碌的人们提供了表达平日不善表达的情感的平台。原本是商家的促销手段却渐渐被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当成了国际节日宣传,比如,越来越多的日历将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原本是“美国的母亲节”标注为“国际母亲节”。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个性,流淌着不同民族文化的血液,承载着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洋节”盛行,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必将受损,年轻人的节日记忆必将被“西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40多个国家设有母亲节,其中近80个国家设有含本国文化基因的母亲节。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却没有自己文化基因的母亲节,不能不说是个缺憾。
中国母教文化的内涵是以文教人,以中华母亲的贤德教育孩子。孝亲自古以来在中国都是被倡导的,而对于现今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违背道德的行为,正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中国人讲家国情怀、讲孝道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庭在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层面。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的地位不可替代。自古先有孝女,才有贤妻,然后才有良母,一位女性足以影响三代,因此,孝、亲也就是敬母、爱母,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的传统文化基因。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格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中国古话说“妻贤夫祸少”“家和万事兴”,家是母亲的“文化场”,家是母亲以文化人的“职业场”。还有,“母仪天下”即是对为母之道最好的阐释——“妇道允谐,母仪俱美”。合格的母亲首先得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高质量的母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行为。正是,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格完善,人格最重要在人伦。注重人伦道德本就是中华文化之优长。
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也是做人的根本。这些中华文化的基因,渗透到中华民族每一个子孙的骨髓里。孝是道德的根本,是教育的源头。中华民族是最重视家庭伦理的民族,我国历史上有不少很伟大而且很有影响的母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一位。因此,我们理应有自己的中华母亲节,一个充溢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的中华母亲节,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常常有人会问,中国优秀母亲太多了,选谁呢?我的回答是:中华多良母,孟母是翘楚。大家熟知的四大贤母是:孟母、陶母、欧阳母、岳母。回眸中华民族的历史,孟子母亲仉氏是最突出的中华贤母形象,在孟子3岁丧父后,她就担负起教养孟子的全部责任。汉文帝时的《韩诗外传》、汉成帝时的《母仪传》都有记载;唐玄宗天宝七年就颁诏祭祀“孟母”了。可见孟母“母教一人”的地位在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的盛世期就确立了。“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传颂了2000多年,从孩子成长的外部环境到学习的内在规律,她都注意到了,终于使孩子成了大器,她自己成为教育子女的母亲典范,被誉为“母教一人”,至今仍传为懿范。孟母堪可作为中华母亲节的形象代表,用以彰显母亲的伟大和伟大的母爱,激励一代代母亲,激发作为人子的爱心、孝德。她的教子事迹是成系统的,是成功的,因而人们设立了“孟母林”,以长久纪念她。保留至今的遗迹还有启圣寝殿、孟母三迁处、孟母断机处碑等等,来瞻仰追思者络绎不绝。她的懿范远播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有的还写进儿童教科书。鉴于此,以仉氏生孟子成为母亲的四月初二为中华母亲节能彰显母亲的伟大,激发为人子的孝思爱心,以期让母爱和爱母的天性在一个特别的日子得以表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根本,丢掉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文化是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性关怀的文化,孝敬的理念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行为方式都与其息息相关。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人类的基本东西是不会变的,中华文化对我们的人生信念也有深刻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特质。同时,母亲教育是民族文化和社会文明发展的基石,也是一切教育的源头。母亲教育事关人生追求、家庭幸福和民族的兴衰。妇女当为人母时,就承担起了教子成才、传承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神圣责任,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关爱,彰显其功德。
综上,推动设立中华母亲节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有利于中华孝亲美德与感恩文化之独特优势的永久保留和传播。同时,节日是人们祈愿的生活状态,具有丰富的理想因素,具有提升精神的作用。它有几大优势:首先是广泛性,群体性参与,覆盖面广;其次是周期性,每年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强调,入心至深;再次是欢娱性,寓理于乐,而且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以情动人。即使从文化普及和教育推广来说,节日也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设立“中华母亲节”,努力营造“感恩母亲、崇尚母爱、重视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闫强乐】唐代诉讼文明的精神内核
【下一篇】【中国纪检监察报】弹纠不法 御史之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