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作者:谢毅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七月初七日辛巳
耶稣2018年8月17日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面对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新形势,为更好推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我们必须登高望远,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习近平2018年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这句话表面上是说泰山之高,实际上讲的是“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正因为在修齐治平的过程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孔子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孔子躬身实践的这一人生智慧,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也极具借鉴意义。
从字面上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首先包含的是寻求突破、超越自我的内涵。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份勇于攀登的锐气,孔子才能在征服东山后,登顶更高的泰山。仔细思考,我们格物致知、谋事创业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众多的古籍善本、名言典故之中,鸿儒学士们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告诉我们惟有不断突破、超越自我,方能“干霄凌云,而为栋梁之用”。《礼记》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讲的是一种突破,告诉我们每天都应该有所变化。《朱子语类》中的“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讲的是一种突破,告诉我们应该以发展的眼光来做学问,才能有所长进,也即是我们所说的突破。而《孟子》中同样也有一句名言晓谕后世:“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忧患、穷困、挫折等在带给人们困扰的同时也最能锻炼人,只要能够突破这些屏障,必然可以实现能力提升。历览中国历史发展轨迹,无数的理论研究、科学创造的产生也都印证了这一道理。儒家经典传承千年,逐渐发展出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派,这正是儒家学者守正出新、屡开新境的结果;古代印刷技术源远流长,逐渐发展出雕版印刷、活字印刷,这正是能工巧匠夜以继日、不断改良的结果;古代造纸技术不断变迁,在东汉时期发明出蔡侯纸,这正是古代劳动人民苦心钻研、不断创新的结果。
从东山到泰山,是身体力行、自我超越;从“小鲁”到“小天下”,则包含着一种“登高望远”的哲学智慧。笔者认为,这里的“登高望远”表达的不只是地理高度带给人的视觉冲击,更应该是眼界、胸襟和境界的高度,反映的是《孟子》中对知识学问、长远大局等问题的深度思考。正如《孟子·尽心上》所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一个人如果欣赏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又怎会陶醉于江河的涟漪;一个人如果求学于圣人门下,又怎会被其它的学说吸引。可以说,这句话恰巧是孟子对“登高望远”哲学的补充和印证。古之圣贤大多拥有超凡的眼界、胸襟、气魄和追求,他们留下了许多警世良言勉励后世学者“站得高,看得远”。《左传》提出“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金缨说“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益一世”,而“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等诗句皆是古人看山望远之后的有感而发,揭示了拥有大眼界、大胸怀的可贵。不止如此,古人还常将道理寄托于寓言故事启发后人,《庄子·秋水》中河伯“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故事最能反映眼界狭隘的危害。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开阔眼界和心胸,提升自己的境界。
不只是对个人,从国家层面来看,“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中所包含的“登高望远”思想也同样适用。要理解这一内涵,就应该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和合”文化进行思考。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把“和”视作天下之大道,希望万国安宁、和谐共处,而这个“和”就是我们民族所拥有的胸襟和气魄。《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是开门见山地指出“和”是天下共同遵行的大道。《论语》指出:“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是在告诉我们,礼的应用当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依礼行事,大事小事均应依此为准。《周易》讲道:“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其意思是说,能够保持“太和”,即最大的和,就有利于正道,天下万物就能生生不息,万国就能美好安宁。而“协和万邦”“和衷共济”“亲仁善邻”“和而不同”等也体现了华夏民族“和合共生”的博大胸襟。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围绕“和合”文化阐述自己的观点,他指出“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和谐思想”。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突出的全球性问题,中华民族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中华慈孝文化节将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