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史与义理:第六届全国古典学年会会议综述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8-10-30 23:38:06
标签:


经史与义理:第六届全国古典学年会会议综述

来源:凤凰网国学

时间:孔子二五六九年岁次戊戌九月廿二日乙未

          耶稣2018年10月30日

 

  

 

开幕式现场

 

以“经史与义理”为主题的第六届全国古典学年会于2018年10月13-14日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本届古典学年会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古典学会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共同举办,共选入论文119篇,其中中国古典方面七十余篇,西学方面四十余篇,涵盖七大主题:

 

1、经义新诠:思想重建与现实挑战

 

吴飞教授在大会报告中以“从古史重建到经义新诠”为题,从中华文明起源的三代之治联系到六经文本的丰富性,充分肯定了中国考古学家古史重建的成果,并寄望经史之学也能在现代挑战中实现重建。李清良、张俊、李旭、肖永贵分别就儒家儒家思想中的外王学关怀、二维伦理结构、敬德及理想政治的理论诠释展开了讨论。刘铁芳、曾海军、周春健、孟琢分别就《论语》中的教学之道、孟子职业之道、金元时孟子地位消长及《大学》中的“明德”思想等问题发表了主题论文。王晖、郭羽楠分别就荀子的礼教思想和政治思想展开了探讨。

 

朱子学研究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思想研究中的核心部分,在本次年会中,韩振华、欧阳辉纯、郭园兰、王志华、李健芸分别从启蒙思想、政治伦理思想、理学体系建构、气论、心性论等不同视角对朱子哲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程水龙、张锦枝、王琦、郭畑也各自以东亚朱学的共通性、朱子“心主性情”说、朱子的帝学主体意识、宋代“一贯”与“忠恕”诠释为题予以汇报。傅荣贤、李科、尉学斌就校雠学视角中的章学诚“六经皆史”命题、曹元弼与黄以周的学术异同、皮锡瑞的《尚书》学发表了主题论文,田访、冯庆、李智福则分别针对近代学者刘师培、廖平、章太炎的经史学说展开了讨论。

 

2、 好古敏求:经学与经学史研究

 

陈壁生教授以“郑玄的法与道”为题做了大会主题报告,在区分郑玄解经之“道”与“百世同道”之“道”的基础上,以古文经学的教化体系为本,重新定义了玄学与理学的生发源流。刘斌、褚叶儿、高瑞杰、王利也分别从祀天褅说、五德终始说、周公的历史意象、“曰若稽古”释义等几个不同的角度,对郑玄的经学诠释展开了具体论述。

 

陈岘、王化平、伍成泉、颜清辉分别就《周易》中的“四象”诠释理路、秦汉易学与阴阳五行说、“乾”字的字源及易学的忧患情绪等问题做了主题讨论。陈明珠、梁中和、董国分别从爱欲与礼法、《诗经》的教化意义以及诗之何为三个角度针对《诗经·关雎》展开了激烈讨论,李霖、陈探宇、雷欣翰则分别从日本藏《毛诗》抄本、《诗经》与《乐经》之关系以及《孔丛子》引《诗》等新视角各抒己见。陈绪波和潘林则就《左传》中杜预义例的特色和人物异名的原因汇报了专题论文。

 

作为近年古典学研究中的“显学”,礼学研究在本次年会中也格外引人关注。李晓璇、冯茜、田丰分别就汉、唐、明时期的礼制与礼学问题展开了论述,殷慧、黄铭、向达也分别讨论了荀子与朱子对“以礼为学”的态度、旁尊与余尊的厌降、“隆礼重法”的治道意义等议题。

 

 

 

 

大会报告现场

 

3、返本开新:古典研究的视野与方法

 

姜广辉教授以“春秋争霸与大国盛衰的历史启示”为主题做了大会主题发言,他指出,中国文化的根本在六经,虽然六经的形成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以《春秋》为例,诸侯争霸的历史叙事可以为当今世界的国际政治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六经也仍然可以带给今天的我们以智慧启迪。王景创、许超杰、董成龙分别就经典与历史的书写异同、杜预与范宁对《春秋》的解读、立教时刻的史家笔法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刘荣、周文焰、李长春各自阐述了对王夫之经史关系论、夏炘经学思想、章学诚论“文”诸义的理解。

 

石立善、青山大介、邓国军、董涛分别关注了《说文》段注称经改字、《吕氏春秋》的成书、先秦“子卯不乐”礼俗的形成、史官的择日传统等专门性问题,并做了专题汇报。王红霞、吴海、葛朋玉则就《论语》与简帛文献的对读、清代儒者传记的编纂原则和干宝《晋纪·总论》的撰写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4、他山之石:古典学视域下的子学、文学与域外学术

 

在此次年会讨论中,道家研究也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关注。张文江、刘志荣、陈之斌、唐陈鹏分别就《史记·老子列传》的意涵、古本《老子》的校读与解释、基本隐喻视角下的庄子哲学和《老子》“小国寡民”的含义等问题展开了讨论。朱坤容、邹羽、谌衡则分别讨论了和辻哲郎伦理学中的儒学思想、曹植的政治诗学和汉代学者对《论语》逸《诗》中“权”的诠释问题。程方毅、谢一峰、陈帅、潘佳则分别就阿契门尼德王朝中的塞种人形象、“洛中无影”说的新诠释、印度古典与汉传佛教中的义理演变、潘祖荫的古埃及文石刻收藏等专门主题汇报了各自论文。

 

  

 

小组讨论现场

 

5、源头活水:古希腊思想之探幽

 

古希腊文明是整个西方文明的源头,近年来学者们对古典学复兴的推动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来自古希腊思想源头的持久魅力。刘小枫教授做了主题为“政治学与诗学: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针对谁而著”的大会报告。他通过对亚氏伦理学内在线索的显微,指出其伦理学以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来提醒我们,不仅与静观类知识、实践性知识、制作性知识相应的爱智者、政治人、常人三类人之间有灵魂秉性上的差异,而且每类人的灵魂品质都有差异,而这些灵魂秉性的差异都是城邦人的政治常态。张源指出,柏拉图在其一系列著作中重新演绎了雅典帝国衰亡史。李革新用《大学》的“三纲八目”基本思想来重新解释苏格拉底的思想,使中西传统互相生发。肖有志通过对柏拉图《会饮篇》的梳理,指出苏格拉底的凝神之思是沉浸于智慧的哲人心态。樊黎指出,在柏拉图那里人性是意气与关于善的各种意见的混合,灵魂要超越意气才能得到纯化。高山奎指出,迈蒙尼德表面实际上是一个柏拉图主义者。何祥迪、李汶芮、白云安、王江涛、万昊分别就柏拉图哲学中的灵魂论、政制的起源、德性与政制、“高贵的谎言”以及古代作家对柏拉图《欧蒂德谟》的接受与诠释做了主题发言。陈斯一、何博超分别对亚里士多德的血气观和修辞术阐释了自己的看法。

 

古希腊罗马神学、修辞学与悲剧观也是每届古典学年会中的重要议题。王承教指出荷马史诗中赫尔墨斯的摩吕草与伊诺头巾的作用是一致的,体现的是对现世生活的敬重和希望。罗晓颖以《奥瑞斯忒亚》和《克力同》为例,指出哲学中理性的正义观是终止无休止的激情复仇正义观的基础。潘亦婷、吴明波、李永毅、黄政培、樊艳、顾枝鹰、鲍盛洲、薛璟明、孙帅、James L. Zainaldin分别就荷马史诗中的daimon、奥德修斯的“克里特”故事、《伊比斯》研究、《安提戈涅》中的“看”与冲突、伊索克拉底的政治申辩、《图斯库路姆论辩集》书名、索福克勒斯的《埃阿斯》、狄俄尼索斯秘仪、奥古斯丁思想中的“精神性”、弗朗提努斯《丈量的技艺》中的写作结构做了主题探讨。

 

6、回到源头:用古典品质来诊断和治疗现代性问题

 

在本次年会的讨论中,不少学者或以现代问题为导向,或借当代哲学家尼采、施特劳斯的古典学品性来诊断和治疗现代性。程志敏指出,古典是一种品质而非时间上的划分,十七世纪以来所谓的古典自然法并没有古典的特质,现代自然法对自然的理解也是可疑的,都与现代理性相关,必须回到对神法的终极信仰来重新理解自然法。何乏笔以海德格尔与古希腊和老庄思想的关联为主题,批判其对希腊思想、老庄思想的思考并非以保存、吸收古典文化为目的,而是主张欧洲现代的问题要求助于自身的传统。张文涛通过诠释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对荷马史诗的阐发,指出其核心是发现了荷马艺术所建立的神学-宗教中蕴含着抵抗虚无主义、肯定生命自身的神义论。毛竹指出,阿摩司·冯肯斯坦将现代神学的世俗化追溯到了两希传统自身。黄俊松以纳斯鲍姆对《安提戈涅》阐述为基础,指出她的观点是古希腊悲剧作品呈现了善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构成了德性的内在价值,不能用理性来消除。朱镭博、赵柯分别就尼采和施特劳斯对修昔底德的解释做了主题发言。李明坤指出施特劳斯继承和修正了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学说,真正的生活世界是古典哲人眼中的世界,真正的现象学方法是苏格拉底辩证法。

 

7、以今释今:近现代经典之诠释

 

在本次年所设“中西经典与解释”分论题的讨论中,部分学者以近现代经典文本本身为坐标,就近现代思想展开了专题讨论。舒远招就谢文郁把康德的人性论解说为“性善质恶”提出质疑,认为康德持性恶论观点,向善是应该且能够被重建的禀赋。吴功青指出,康德论永久和平的关键在于将政治道德化,即在看到人性恶的同时仍将世界和平寄望于向善的历史进程,这种通过道德来改善政治的企图并不具有理论上的确定性。陈郑双指出笛卡尔的《谈谈方法》存在着诸多或明或暗的方法,普遍怀疑法只是其中的一种。王继剖析了笛卡尔哲学中感觉与身体问题所呈示出的物理还原主义和二元论的两重性,并认为这可以通过胡塞尔的感觉意向性得到解决。娄林指出,在尼采看来,现代社会不关心最高价值的学者是启蒙运动以来民主化运动的结果。黄群认为,莫里哀的喜剧《伪君子》与卢梭的思想有相通之处,是对启蒙激情败坏了社会道德秩序的讽刺。徐戬指出施米特的拦阻者概念是抵制普世论的有力思想武器。方旭认为正义战争与现代国际法秩序的演进是互相促进的关系。郁迪、彭磊、丁若汀、万朝分别就马基雅维利、《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的戏剧主题、高乃依悲剧中的权力欲与君权合法性、西塞罗与康德义务观进行了主题探讨。

 

  

 

圆桌讨论现场

 

在大会圆桌讨论中,肖永明、张文江、何乏笔、石立善、周春健、李长春、孟琢、吴功青、彭磊等以“比较视野中的经史之学”为主题,就古典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问题各抒己见,展开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在此次年会上,古典学会也完成了换届工作,中山大学李长春教授当选新一届学会秘书长,肖永明增补为副会长,李清良、孟琢、吴功青、彭磊增补为学会理事。

 

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本届年会如期顺利举行,各位学者就相关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义理剖析和研讨,大会讨论充分、思想交锋激烈,取得了预期的成功。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