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秉元主编《新经学》(第二辑)出版暨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19-01-16 20:16:27
标签:新经学、邓秉元

邓秉元主编《新经学》(第二辑)出版暨后记

 

 

 

书名:新经学》(第二辑)

主编:邓秉元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1月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经典新诠、经学义理、经史考据等栏目,也包括书评、学术信息等等。尤其鼓励基于传统经典文献,于古今学术方法能够取精用弘,既说理透辟,复撅发新义的经学研究。

 

作者简介

 

邓秉元,原名邓志峰,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经学、经学史、思想史,著有《王学与晚明的师道复兴运动》、《孟子章句讲疏》、《周易义疏》等。


【目录】

 

学术信札

致刘述先家书……刘静窗

 

古典新诠

思无邪——《诗经》二十一首选析……邵逝夫

《孟子·离娄下》讲疏……邓秉元

 

学历史

石介《春秋》学与唐宋道统论转型……刘增光

北宋新学学派思想述论……张钰翰

毛奇龄《大学证文》研究……胡春丽

江永礼学研究学术影响略说……苏正道

《四库全书总目》评论王应麟析探……杨晋龙

 

圆桌会谈

“在今天,我们需要什麽样的古典学术”圆桌会议暨《新经学》创办出版研讨会会议纪要……谢春彦、陈尚君、严佐之、张汝伦、虞万里、史应勇、章益国、刘海滨、熊明心、邓秉元

接近古典学术,我们祗是在途路之中——《解放日报·读书周刊》关于《新经学》的采访报道……王一

在对比中反思——半个世纪以来大陆、台湾经学研究整体形势之对照……史应勇

 

序跋、信息

跋与后记……张文江

《九经古义》校点帮助……邓秉元

经学新著四种

 

编后记

 

稿约

 

【编后记】

 

《新经学》第一辑出版之后,得到一些师友的鼓励,以及学界同仁的关注和批评。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作为共识的是,经学的复归仍然只是一种理想,远不是可以拿来标榜的东西。远的不说,即便与西方神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相比较,目前经学研究的深度、广度与活力也还颇有不如,更不要说整个西学知识体系之下的哲学与社会科学了。至于《新经学》本身,则是一个开放的学术及文化平台,我们希望听到各种虽然观点不同,但同样具有诚意的声音。

 

当然,在一九一二年取消经学学科一百年之后,经学的合法性问题重新成学界关注的对象,这似乎是二十世纪所始料不及的。十多年来,许多学者都从不同角度展望过新的经学研究,这一潮流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仅就我今年所参加的,在华中师大历史文化学院(与清华大学经学研究中心合作)、福建师大经学研究所、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等单位举办的几次以经学主题的学术会议上,对经学自身的反思依然是与会学者关心的重要议题之一。学术范式的更替需要一个振荡反复的过程,潮流之后总会看到留下了什麽。只不过理想的宣示无论如何美好,都不能代替现实中艰苦的劳作,这也是我们该有的清醒认知。

 

经学讲究内圣外王,有体有用,其实一切知识体系莫不皆然,祗不过表达方式各异罢了。因为缺少新义理的凭借,又急于致用,时下也産生了不少简单把传统经学结论作为前提,直接加以应用,甚至是原教旨式的声音。这一做法的问题在于,经学从孔子开始就是采取讲学而不是信仰的方式,孔子、孟子都是在与人(包括学生)讨论甚至辩难中阐述自己学说的。正是在与包括信仰式学术在内的各种学术的持续辩争中,纔形成了主流经学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这也是经学与宗教的区别所在。

 

也正是因此,在十月底社科院的会议上,我曾提出一个尝试性意见,以期作为重建治法之学乃至整个经学的参考。具体来说,研究经学首先要注意古事、古制,这是经学研究的文献与史学维度。其次,应该着力探求古义,这是经学研究的历史与义理维度。第三,应该探求经学的大义,即具体的古义与经学基本视域的融贯,这是纯粹的义理维度。第四,应该试图契解圣贤的微言,即超越于大义而能放诸一切时空的圆融之境,这是精神的证会维度。第五,即便不能基于微言,至少也要基于大义提出权时之制,此即微言与大义在当下具体时空的现实化。假如我们把这五个维度奠基于经典的文本考订,便构成了经学研究的六维架构。其中修身之学爲大义与微言所摄,最后一个层次方是经学在当下时空的治法之学。从这个意义上说,新的治法之学不仅与义理之学不是对立关系,相反还应该建立在义理之学的基础上。同样,自外于心性之学的所谓政治儒学其实是很难成立的,只能说一切有价值的政治儒学都应该奠基于某一圆融的义理之学。在未来的经学实践中,不仅应该摆脱各种变相形式的汉宋之争,不同维度的学术之间更是应该和衷共济。

 

邓秉元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二日于沪上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