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海军作者简介:曾海军,男,西元一九七六年生,湖南平江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哲学系教授,四川大学哲学系《切磋集》系列书系主编,著有《神明易道:〈周易•系辞〉解释史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诸子时代的秩序追寻——晚周哲学论集》(巴蜀书社2017年)。 |
如果孔子穿越到今天,他会用手机吗?
作者:曾海军
来源:“钦明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三月廿九日庚子
耶稣2019年5月3日
在学校的文化素质公开课上,常有工科男或理科女问道,如果孔子出生在今天,他会用手机吗?这个问题的用意很清楚,明显是带着答案问的,等得到孔子不会用的回答后,接下来的质疑就是——孔子连手机都不会用,居然还好意思称为圣人?不难想象那种自以为找到了致命一击的心情,于是从此以后就再不需要理会孔子了。一个人以为稍微耍点小聪明就可以把别人毕生的事业给打发掉,这跟一个人以为凭自己的头脑就可以把几千年的文明打发掉一样,显得很荒诞。
但现在就是这么一种风气,有学生问了,做老师的就得耐心回答。严格来说,这个问法应该修正一下,出生在今天的人,一般两三岁手机就玩得很顺溜了。显然不是指孔子出生在今天,而是孔子突然出现在今天,这个意思只好用穿越来表示。孔子是否会用手机呢?这个问题远没有那些准备好质疑的同学想的那么简单,回答会用或不会用都可以,为了便于向这种懵懂的学生解释清楚,不妨从回答“不会用”开始说起。
还记得小学课本有一篇叫《两小儿辩日》的小文章吗?这个出自《列子》的小故事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人拿孔子连三岁小孩碰到的疑问都解答不了说事,可见今天突然想起孔子不会用手机,不过就是个老掉牙的梗。两小儿辩日的故事当然是编出来的,其中的逻辑是这样的——这事所有的古人都不知道,孔子即便最博学,料想也不知道。听起来是古人都不知道的事却让孔子来背锅,但也可以反过来想,若连孔子都不知道,那就没人知道了。我想这也算实情,而并非黑孔子,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一点也不会让历代儒者觉得尴尬。仔细想想,今人说孔子不会用手机,与这个故事的逻辑是一致的。孔子不会用手机,或者不知道太阳是早晨离人更近还是中午离人更近,属于那种古人都不知道而今人都知道的事。古人都不知道不打紧,但孔子是圣人,也不打紧吗?
孔子不知道的确也不打紧——今天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孔子即便知道了,又能添一份什么呢?当然,这并非理由,但多少也能说明一点问题。真正的理由在于,孔子对太阳或手机的认知,在什么意义上会妨碍他成为圣人?圣人是中华文明独有的传统,作为中国人,应该最能懂圣人的内涵,但可惜的是,今天的中国人早已习惯用那个高高在上的至上神来偷换圣人的概念。所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什么的,那是神的形象,却与圣人无关。孔子从来都不是无所不知的神,有不知的事物存在正常得很。孔子之为圣,并非在无所不知,而在知无不当。以手机为例,孔子固然也要像别人一样,只有学了才会用手机,但一旦学会用手机了,就能以最恰当的方式使用手机。要么没见过、不了解,要么见过、了解、学会之后,就知道最恰当地对待或运用,此即所谓知无不当。
如何理解这两种不同的“知”呢?一个人不会用手机,可能有诸多的不便,而且不会用,学学就会了,这根本不是事。然而,一个人会用手机后,固然方便了许多,却往往带来各种新的问题,遭遇各种不同程度的困扰。今天这个社会,手机正在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而手机也越来越成为种种新的社会问题的聚焦点。因玩手机而耽误学习、工作,伤害亲情、友谊,破坏家庭、健康,等等,各种问题层出不穷。极端者如开车玩手机、走路玩手机、带娃玩手机等,由此而丧命的新闻报道比比皆是。这种问题可不是方不方便那么简单,而是伤人生、毁生活乃至直接要命的。更可怕的是,这根本不是学学就能解决的,甚至学一辈子也未必懂得如何恰当应对。可见,一个人是否会用手机,这根本不是问题;一个人学会用手机之后面临各种困扰,甚至导致各种严重的后果,这才是大问题。严格说来,前者只是能否“知晓”的问题,后者才是能否“知道”的问题。孔子之为圣,就在于学会用手机之后,不会面临像我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遭遇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学会恰当地使用手机,靠的正是作为圣人的孔子所揭明的道理。
这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孔子并不知晓手机为何物,却知道如何恰当地使用手机,这可能吗?我们在人世间,若只能每识一物方知与一物的交道,则正应了庄生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事物的认知只能是“以有涯随无涯”,一辈子下来不过白忙乎一场。我们的处境往往被庄子所言中,每遇一物,即为一物的处置所困扰。但在孔子则不然,孔子何以能为圣人,正在于“吾道一以贯之”,自已知之事物寻求一贯之道,则于万事万物皆可得一恰当的安置。所谓“万物皆得其宜”,手机之于孔子固为一新奇物,但终为天地之间一物耳,焉能例外?道理总是一贯的,我们虽未能如圣人那般做得好,却并不难稍加体察。一个学习很自律的同学,也不会那么容易被手机所耽误。一个敢在开车的时候玩手机以至丧命的人,必定也是平时任性惯了,从来不把恰当处置事物当回事。圣人道理一贯,应对自如,一用手机即恰当,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圣人是中国人特有的文明传统,从来就不以神的名义为世人立下许多的戒律,不是教导世人通过隔绝耳目口鼻之欲获得神圣感,而致力于教人全副身心实现作为人自身的好。想想印度片里为推广厕所或卫生巾所做的斗争,同样是自传统应对现代,我们倒是知道钦佩人家与传统作斗争的力量,却不知道珍惜自身传统文明的力量。
还有,前不久刚看到朋友圈里传的文章,一个不戴头巾的伊朗女棋手被塑造成自由的斗士。我不喜欢这种塑造,若这种斗士可以轻易地被树立起来,这让那些甘愿戴头巾的伊朗女性情何以堪?难道这其中就没有杰出者吗?但我不是要否认这种抗争的价值,仅仅借此说明,要懂得珍惜我们传统自身的力量,而这一切皆因圣人文明具有最大的不同。圣人文明因其“立人极”所保持的开放性,使得我们今天的社会得益太多太多,但后世不肖子孙却一点也不念这种好,甚至早已忘却圣人自身的内涵。
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如果还有人问,孔子穿越到今天,他会用手机吗?
——是的,他当然会用,而且只有孔子知道用,难道我们真的有谁好意思说自己知道用手机吗?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石志刚】手不释卷,涵养文明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