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9-05-14 15:20:39
标签:传统道德哲学

原标题《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继承与创新》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四月初十日辛亥

          耶稣2019年5月14日

 

2019年5月5日,“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伦理学会、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共同主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30位专家学者与会。


本次研讨会聚焦朱贻庭教授在《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一书中提出的有关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命题,围绕“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继承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

 

 

 

“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常务副主编、哲学系教授付长珍主持。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陆晓禾研究员,中国伦理学会名誉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教授,上海市伦理学会名誉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朱贻庭教授先后致辞。

 

 

 

付长珍教授主持研讨会

 

陆晓禾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近几年来,上海市伦理学会积极响应中央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建设的号召,把“当代中国伦理学话语体系建设”作为主要任务。本次研讨会是以“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为契机、以朱贻庭老师“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为基础,对当代伦理学进行再审视和再评价,并倡导当代伦理学人在前辈学人研究的基础上,一起朝着实现哲学伦理学方面的双创而努力。

 

焦国成教授在致辞中表达了对朱贻庭教授治学精神和为人处事之道的敬佩之情,并高度肯定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指出这是目前为止第一次专门召开的以“中国道德哲学和中国伦理思想史”为主要议题的会议,面对中国伦理学术的发展现状,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当今中国伦理学研究非常值得关注的学术议题,意义重大。

 

 

 

焦国成教授致辞

 

朱贻庭教授致辞中指出,中国古典伦理无论在回答道德价值、道德实践、人生境界还是在道德思维、道德认知、道德范畴、道德话语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些特色首先体现在道德哲学层面和天人之辨等及伦理与道德之辨、情理之辨等。并强调,不研究中国传统道德之辨,也就不可能做好当代的中国伦理哲学,这正是我们要着力研究中国道德哲学的缘由。

 

 

 

朱贻庭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共分四场研讨。

 

第一场研讨由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国希教授主持。


朱贻庭教授提出“情理之辨”是中国传统道德哲学又一个重要的对偶范畴。认为孔子以“仁”辅“礼”,“礼”具有“情理统一”的内在结构,其基本模式是“情为理本,理以节情”,并从道德实践和道德认知的两个层面展开了对“情理之辨”的论述。


焦国成教授发表对中国传统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再认识,认为“天人合一”是世界的实相,是认识世界真相的路径和方法,因此是一种伦理的最基本原则与至高的道德境界。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施炎平教授以“诚:中国古典道德哲学之核心建构”为题,从孔子、老子与《周易》的不同进路讨论天道与人道问题,进而以“天人相参”视角思考传统思想中“诚”的问题。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杨泽波教授围绕智性、仁性和欲性,通过儒家生生伦理学回答“何为善”这一问题,认为在肯定欲性基础上,仁性合于伦理、智性成就道德分别作为一种善,而两者的统一则作为完满之善。

 

评议环节,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王正平教授认为朱贻庭教授提出的以情为本问题对于当下生活以及思考传统非常重要;焦国成教授阐发“天人合一”对讨论问题具有突破性;施炎平教授所讲“诚”的问题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重建具有深远意义;杨泽波教授对于回答伦理学的根本问题具有原创性。


赵修义教授分享了朱德生先生关于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的观点,朱德生先生强调不能把传统当成是已经成功的既成的教条,认为传统是一个永远的、活生生的不断涌现的泉水,是不断生存、不断被超越的东西。由此,赵修义教授指出,对于传统问题的研究,理论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研究生活中这些自发性的改变而非理论家的提倡。

 

第二场研讨由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余玉花教授主持。


陆晓禾研究员以“从《中国哲学大纲》到《中国传统道德哲学6辨》”为题,通过回顾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对比张岱年著作与朱贻庭教授著作,认为朱贻庭教授的著作明确肯定中国伦理学有其体系,并勾勒出具体的诠释框架。


王正平教授在发言中认为,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要秉持客观、科学、理性的态度,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转化,要用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剔除糟粕、吸取精华而不是简单复古。


上海杉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邵龙宝教授以“《周易》之道与中国人的生存智慧”为题进行了论述,表明《周易》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源头与宝典,其中的“道文化”有重要的思想意义,并对其中的玄学思维与生命智慧进行重点解读。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林宏星教授围绕个人修身与规则意识问题,就儒家所重视的个人修身工夫如何过渡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规范问题,认为传统儒家并不注重形式知识的建立,因此也有许多值得反省的地方。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晏辉教授从何以可能、如何可能、怎样可能三个问题,展开对儒家心灵哲学中的道德哲学情怀的讨论,具体谈到儒家伦理的可能性在于熟人社会,基础在于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与生活方式,怎样可能的问题要研究儒家伦理结构中心灵哲学的学术意义与实践价值,并要注意相对主义与解释不足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先伍教授通过辨析“自我超越”与“超越自我”,分析儒家形上超越的他者之维问题,认为空间维度上中国哲学的自我与他者是并列的关系,时间维度上中国哲学是“生生哲学”,并通过陈述自我对他者承担无限责任而认为中国哲学最终走向超越自我。

 

评议环节,焦国成教授认为,陆晓禾教授从朱贻庭教授的著作当中,总结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方法应当具有中国式的体系、认知方式与概念系统,非常到位;认可王正平教授的观点,即在充分肯定传统文化基础上也要有正确的态度;邵龙宝教授对《周易》的玄学思维的分析,展示出易经与“好生活”的密切相关;林宏星教授揭示出传统文化对于规范的形式独立性重视不够,这一问题值得研究;晏辉教授对儒家伦理的解读中所提到的许多问题值得思考;吴先伍教授提到在中国伦理中他者优先问题,具有创新性和启发性。

 

第三场研讨由陆晓禾教授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陈泽环教授以“中国文化和道德的‘形神统一’与伦理学——朱贻庭教授的贡献和启示”为主题,认为朱教授的“形神之辨”是他的突出贡献,同时认为文化作为一种极为复杂的现象,可以从小文化视角与大文化视角展开,将“小伦理观”和“大伦理观”结合起来。余玉花教授以“‘形神统一’与‘形神分离’的现代批判”为主题,认为形神统一才能形成文化的生命,而形神分离甚至形神对立则表明道德文化生命体难以建立,因此对于道德文化建设中形神统一的追求,仍有值得反思与批判的问题。


高国希教授主要讨论礼与德法之辨,结合先秦与古希腊思想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认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德治是道德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而当代的公共领域问题则需要有对两者的思考。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吴新文教授主要讨论“原源之辨”的道德哲学意义,认为朱贻庭教授著作的特色意义在于为中国当下建构自己的道德哲学奠定方法论基础,其“源原之辨”有利于把握中国当下“源”和“原”的具体内容。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段江波教授以“体悟:中国传统道德哲学的一种运思方式”为主题,通过概括出“悟”本身的众多特点,认为“悟”是道德本身情理交融的问题。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张自慧教授讨论从“天道”到“人伦”问题,并对“五经”运思方式及其价值进行阐释,认为天人合一是对天人关系的“本质直观”,并对其中的直觉性思维的优长与局限加以分析。

 

评论环节,林宏星教授肯定诸位学者在朱贻庭教授著作基础上的探究,认为高国希教授提出礼与德法之辨这一问题极富理论意义;吴新文教授提出“原源之辨”的特征及其方法论意义非常有启发;段江波教授对“体悟”的梳理非常详细,由此可以引申到对阳明后学的讨论;张自慧教授运用“大视野”从现象学的本质直观出发,对传统问题的讨论很有前景。

 

第四场研讨由张自慧教授主持。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周中之教授围绕“中国传统慈善伦理的文化血脉及其特点”,分别阐述中国传统慈善伦理发展的轨迹、中国传统伦理原则规范的特点以及中国传统慈善伦理传播与实践路径的特点,强调善心、善举和善功的统一。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郝云教授针对中国传统伦理中的“诚”与“信”,认为朱贻庭教授从中国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来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很有特色,并通过对传统中“诚”与“信”思想的梳理,认为传统非常强调“诚”,但是“信”的方面定要加强。


付长珍教授以“情:一个厚的伦理概念”作为主题,在对做中国伦理学新的可能性、“厚概念”何以重要等问题做出深入阐释的基础上,以“情”为例具体展示“厚概念”对于重建伦理生活的深刻意义。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孔文清副教授通过辨析伦理学与道德哲学,结合朱贻庭教授“原源之辨”和“古今同理”概念,认为作为“源”的家庭至今存在,因此强调重写中国伦理学要重视对于家庭人伦关系问题的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徐亚州通过对梁启超公私道德观嬗变的考察,分析了梁启超对直觉的情感维度问题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李雁华则分析了王夫之能与所、意与志、情和性的关系,并就“自我”在道德行为中的能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评论环节,晏辉教授认为周中之教授对慈善伦理的分析很有特点,在体制和技术上也可以挖掘;郝云老师讲的“诚”与“信”问题,对“诚”的具体环节与“诚”与“信”的统一值得研究;对于孔文清教授的发言,晏辉教授认为西方也有伦理学,道德哲学、伦理学说、道德形而上学都是必须的;付长珍教授的研究很有原创性与冲击力,可以对基础性概念、核心性概念和全局性概念做类型考察。

 

在自由发言环节,吴新文教授、杨泽波教授、晏辉教授就“生生伦理”中道德动力与生长倾向等问题展开讨论,朱贻庭教授同与会学者就学术科研、社会规则、人工智能等问题交流观点。

 

 

 

吴新文教授作会议总结

 

研讨会最后的总结环节,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王韬洋副教授主持。吴新文教授总结指出,朱贻庭教授对中国伦理研究中的问题界定精到、把握准确,同时有明确的现实关怀与融通的智慧,与会学者的发言思路开阔,从不同角度指出了中国传统道德哲学进一步研究拓展的方向,这些思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