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学术奖颁奖仪式暨《诗经缵绎》新书出版研讨会在京举行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19-05-28 09:44:03
标签:诗经缵绎

儒家网综合  西元2019年5月26日下午,由北京汤用彤书院主办,中央编译出版社、儒家网协办的汤用彤学术奖颁奖仪式暨《诗经缵绎》新书首发、研讨会在北京汤用彤书院举行。来自国内的学界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六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为著名道家文化学者、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陈鼓应先生颁发2019年汤用彤学术奖;为文化学者、诗人马飞骧的新书《诗经缵绎》举行首发式并开展学术研讨。著名学者张希清、岳庆平、刘墨、杨万东、眭谦、王心竹、王宁宁、聂志宏等应邀参会并发言。会议由汤用彤书院院长雷原教授、刘墨教授主持。 


雷原教授在介绍中指出,汤用彤学术奖旨在发扬汤用彤先生“昌明国故,融会新知”的学术主张,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该学术奖成立于1994年,由季羡林、周一良等发起。起初侧重优秀成果奖,近五年以来在原来优秀论文奖的基础上,设立了“汤用彤学术奖”、“汤用彤国学奖。国内已获奖者有:黄心川、许抗生、杨曾文、张世英、卿希泰、钱耕森、张岂之、李中华、郭齐勇等先生。


汤用彤学术奖评审委员会给陈鼓应先生的颁奖词为:“夫易惟谈天,入神而致用。先生按辔疆埸,成保钓骏业;臧否人物,构家国大同。承老庄衣钵,酌大道熔世。跨海峡两岸,摛鸿谟固国。见素抱朴,理三教源流。鼓盆高歌,应天地希音。飘零几度,不改其志。横通中西上哲,洞明性灵区域。融化新知,并轨前秀。嘉惠学林,垂范后世。”


 颁奖仪式由刘墨教授主持,刘墨教授详细介绍了陈鼓应先生的为人、学问与爱国情怀。颁奖仪式在陈鼓应先生的再三要求下,由雷原秘书长代表汤用彤学术奖评委会为陈先生颁发了奖品,奖品包括:汤用彤铜像、获奖证书、颁奖词册页等。雷原秘书长作为晚学为陈鼓应先生颁发奖品,神情庄重,态度诚恳。

陈鼓应教授在领奖发言中,回忆了自己的学术之路,缅怀了恩师雷震、殷海光、方东美诸先生的逸事,寄托了两代学人浓厚的家国情怀,论述了汤用彤先生在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特色与学术贡献,揭示了其理论意义与现代价值。



陈鼓应对后学寄予厚望,对文化学者、诗人马飞骧的新书《诗经缵绎》出版表示祝贺,对其二十年来坚持钻研传统文化的精神给予肯定。 

《诗经缵绎》是文化学者、诗人马飞骧,基于二十多年对传统文化的钻研推出的一部学术著作,2019年3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利用六年时间,考究先哲时贤研究《诗经》的成果,秉承六经内圣外王一贯之道,以述而不作的原则,通过简述概要、集释字词、缵绎文理,小结编旨,对《诗经》中研究的重大问题作了总结性梳理,系统性阐发了《诗经》的诗教意旨。


马飞骧在发言中对全书的写作缘起,自己的治学经历,《诗经缵绎》一书的特点,如何正确认识《诗经》与传统经典,如何学习《诗经》等问题,向与会者作了汇报。


 中央编译出版社编辑室负责杜永明老师,介绍了出版《诗经缵绎》的前因后果。他指出,出版社无法拒绝对优秀作者和作品的追寻,马飞骧高远的人生追求、深厚的文化底蕴、杰出的艺术才华和《诗经缵绎》所独具特色的人文思考、学术价值,是真正的呕心之作,在浮躁的时代俱见风华,应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敬。

在雷原教授的主持下,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政法大学等高校的著名专家、学者围绕《诗经缵绎》进行了多角度、跨学科,深入细致的学术研讨。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作者马飞骧是一位优秀的旧体诗诗人,二十多年在工作之余坚持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研究、体悟与实践,在四十多岁写作《诗经缵绎》,浸透了生命的深度、广度和厚度,饱含着作者独特深远的人生感悟、浓厚的家国之思、高远的人生志向,全书的完成,本身就是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传统人文精神的体现。


作者利用六年时间写作,以独立的精神覃思研味,缵续前人研究的精粹,不鹜时俗,出离尘嚣,荷担传统文化命脉,在呼唤传统文化回归的当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和具有典范作用。《诗经缵绎》以缵续、阐发《诗》教微旨为宗,以溯源、辨体、明经为用,优游百家,综罗百代,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经学、诗学底蕴,加之作者用精切的文言文写作,从形式上很好地继承了数千年来的文化传统,对当今学术写作具有示范性和启发性;《诗经缵绎》有较为充足的文献史料为佐证,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古雅厚重而别具高格,堪称当代《诗经》研究的一部力作。《诗经缵绎》既是研究《诗经》的案头必备书,也是系统了解《诗经》意旨的终南捷径。 

研讨会上,著名书画艺术家、清溪书院院长霍雅兵先生展示了为此次盛会精心创作的山水画,明道堂经学馆、大连连海书院院长董妘橦以古音吟唱了《木瓜》《麟之趾》,汤用彤书院讲师赵芃演奏了古琴曲《普庵咒》,用形象与音声展现了传统文化大美意境,给与会者带来了丰盛的精神享受。


(责任编辑:读书吹剑)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