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中的“人道”
——四书究竟讲了些什么(二)
作者:钱逊
来源:《前线》杂志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三月初一日壬申
耶稣2019年4月5日
孔子之教,兼内外而言。对君子的要求,修己安人安百姓,不仅要求修养好自身,还要求关心他人,关心群体,关心天下大事。
古代道和德分言。道,即人生理想追求、价值观。对道的追求通过德而落实于言行。
四书内容丰富,涵盖天道和人道。概括地说,有为人之道、为学之道、为政之道人道者三,天人合一、人禽之辨、中和之道天道者三,最后又提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将天道人道归本于一“诚”。为人之道
儒学中心思想在讲做人的道理,为人之道可谓四书中心思想。其要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提出了君子的理想人格目标。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二是对君子的要求。“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四方面要求是学做君子的纲要,中心是道。“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是人格完善的人,而非局限于仅只掌握某种专门知识或技能的专家。
三是君子之道,修己安人。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这里,分别回答了人生的两个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精神和物质的关系,“义以为上”,要把精神的要求放在前面。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群己统一”,要自觉把个人放在群体中,作为群体的一分子,自觉担当个人的社会责任,在群体的发展中求个人的发展和实现个人价值。“义以为上”和“群己统一”,是两项最基本的核心价值。围绕这两个问题,义利、公私关系问题成为传统文化长期讨论的基本问题。问题的核心是义利关系,公私关系实质上也就是义利关系。《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孟子》:“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对君子的要求,体现在内在的本质和外在的言行表现两个方面。《论语》:“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要求仁礼统一。《孟子》则说,“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以仁义统一代替了仁礼统一。
四是君子之德。古代道和德分言。道,即人生理想追求、价值观。对道的追求通过德而落实于言行。《论语》提出多项德目,可概括为一般的共同的人际之德和个别的特殊的人伦之德两类。孝悌忠信即分别属于两类。孝悌属后者,忠信属前者。《论语》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以忠信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并多次提君子以忠信为主。《孟子》提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伦之教,突出孝悌的意义。
五是士君子的人格尊严。《孟子》:“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恶得有其一以慢其二哉?故将大有为之君,必有所不召之臣。”士君子要自觉认清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不为权势地位、物质享受所动。孟子批评当时人说:“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为学之道
学为君子,全在于学。学,觉也,效也,亦即修身。为学之道亦即修身之道,是贯穿于四书全书的中心内容,其要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三纲领八条目。《大学》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三纲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是初学入德之门。
二是文行忠信。《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行是孔子之教和君子修身的两个方面,忠、信是教育和君子立德修身的主要内容。
三是为己有耻。《论语》:“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仁由己”。为学修身完全立足于一己的自觉和努力。对士君子的要求,首要的是“行己有耻”。《孟子》:“人不可以无耻”,“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四是诚意慎独。《孟子》《大学》《中庸》都谈诚意。诚,真实无妄之意。修身立德,为善去恶,要如“恶恶臭,好好色”,完全出于内心自觉。一心只为自身的提升、完善,无丝毫杂念他求。欲诚其意,必慎其独。于他人不知而己独知之处,尤要戒慎恐惧,预防、遏止杂念之滋生。
诚意慎独,要在反求诸己。《论语》:“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孟子》:“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五是养浩然之气。《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是浩然之气的实际内容和表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养成浩然之气的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为政之道
孔子之教,兼内外而言。对君子的要求,修己安人安百姓,不仅要求修养好自身,还要求关心他人,关心群体,关心天下国家大事。孔孟都有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和抱负。所以,为政之道亦是四书重要内容。《语》《孟》《学》《庸》都有涉及。
第一,德治仁政。孔子讲政者正也,为政以德。“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为政之本在正名。正名之本在正人,正人之本在正己。孟子讲仁政:“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第二,恃德不恃力。《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第三,以民为本。首先是以民生为本。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其次是民无信不立和得民心者得天下。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论语》: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再次是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第四,举贤才,贤者在位。《论语》: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孟子》:“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
第五,君臣关系。《孟子》:“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讎。”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