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明作者简介:杨朝明,男,西元1962年生,山东梁山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现任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山东省政协常委,第十四届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兼任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出版《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八德诠解》等学术著作20余部。 |
今天应当怎样研究“孔子遗说”
作者:杨朝明
来源:《人民政协报》
时间:西历2014年08月25日
任何学术问题的探讨都应首先解决资料问题,孔子儒学的研究也不例外,资料问题尤为重要。由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所决定,对孔子思想的认识直接关系到对中国儒学与传统文化的评价与态度。而从根本上说,人们对孔子褒贬不一,是源于对“孔子遗说”的不同认识与理解。
“孔子遗说”需要认真研究
现存孔子言论的直接材料,可以用“孔子遗说”加以概括。所谓“孔子遗说”,即孔子生前所留存下来的言论。例如,《论语》和《孔子家语》都是孔子及其弟子以及时人的言论集。孔子“述而不作”,但其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弟子。孔子言论以“子曰”“孔子云”“子言之”之类的形式,赖孔门弟子整理得以流传下来。
“孔子遗说”是中国儒学研究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关键,但历来研究者多,分歧也极大,其间还存在许多不正确的认识。长期以来盛行的疑古思潮,从怀疑古史到怀疑古书,很多古籍被打入“伪书”行列,多数典籍的成书年代被严重后置,不少珍贵材料被“武断地加以剔除”。经过疑古学者的剥离,与孔子有关或可信资料“似乎只有《论语》一书了”,更为极端者,甚至《论语》也受到了怀疑。
经历历史跌宕之后,多数学者的认识趋向理性、平实。但在具体研究中,相关资料缺乏、单一,难以把握。有感于此,有学者多方收集孔子言行事迹资料,例如,清人孙星衍辑有《孔子集语》,今人郭沂有《孔子集语校补》;复旦大学姜义华、张荣华、吴根梁编有《孔子——周秦汉晋文献集》;曲阜师范大学李启谦、骆承烈、王式伦合编《孔子资料汇编》。
近年来,大批战国、秦汉时代的地下文献问世,带来大量关于孔子、孔门弟子及早期儒学的新资料,也“激活”了许多久已被忽视的传世文献。因此,以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相结合,从探讨孔子与六经之关系入手,系统阐发蕴涵其中的教化学说,并深入探讨“孔子遗说”的形成及其历史价值很有必要。
“孔子遗说”的形成与整理
“孔子遗说”由孔门弟子记录,于孔子去世后纂辑而成。据《礼记·文王世子》,周代有“乞言”传统,特为重视长老耆宿们的善言嘉语。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是三代文化的集大成者,当时君臣、大夫名士尤其孔门弟子格外重视孔子的言论。孔子一生都与弟子们相伴,孔门弟子崇敬孔子,也最了解孔子,他们习闻、珍视进而记录了孔子的许多日常言论。
其最典型的材料见于《论语·卫灵公》。子张闻孔子讲做人要“言忠信,行笃敬”之言,马上将老师之言书写、记录在衣带上,可见其珍重之意态。相关材料还大量见于《孔子家语》,如《入官》篇子张“退而记之”,《论礼》篇子夏“敢不记之”,《五刑解》冉有“退而记之”等,以及孔子多次提示弟子“识之”“志之”等。据《孔子家语》,孔子晚年讲论时,就有弟子轮流加以笔录。
当然,“孔子遗说”形成系统,进而流传下来,有一个集中纂辑的过程。这一过程,可能肇端于孔子殁后孔门弟子间的“分化”。弟子们禀性不同,对孔子所讲内容的接受、体会自然各异;孔子施教也往往因材而异,不拘一格,以致弟子们或“皆有圣人之一体”,或“具体而微”。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游走四方,设帐授徒,必然称扬和发挥孔子学说,无形中又强化了这一趋向。
孔子弟子众多,又各有所记,孔子遗说必是丰富乃至庞杂,这便亟须能力、地位、影响足以服众者出面主持、领纂。符合这般条件的大概可举出子贡、有若、曾子等人,他们都是孔子身后很有影响的弟子。但其中地位更特殊、对孔子学说理解更深的当属曾子。孔子去世后,曾子为群伦推重,孔子嫡孙子思也从而问学,曾子应是纂辑“孔子遗说”的前期召集人和主持者。
纂辑“孔子遗说”,绝非短期完成。曾子以后,主持其事者必为子思。《孔丛子·公仪》记子思之言说:“臣所记臣祖之言,或亲闻之者,有闻之于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焉。”他整理“孔子遗说”,坚信所记实得孔子本意。
近年来,新出简帛中多有关于“孔子遗说”的相关资料。其中,上博竹书《从政》篇与郭店竹书《成之闻之》屡次出现“闻之曰”。我们认为,所谓“闻之曰”,即是闻之于孔子如何如何,相当于“子曰”。而“闻之”的主体应是子思,这一特殊的语式质朴地反映出所记遗说的来源以及子思与孔子的特殊关系,从而也反证这些言语资料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当然,随着文献的传流、播衍,孔子言论更多地以“子曰”“孔子曰”“夫子曰”等形式呈现。所有这些遗说,除少量为后世诸子假托外,绝大多数系由孔子弟子记录,曾子、子思纂辑而成、传流而来。
如何对待“孔子遗说”
第一,充分估量、正确理解和认识“孔子遗说”的整体性。现存“孔子遗说”,都是孔子思想某种维度和方面的反映,我们应尽可能地将“孔子遗说”合观参验。《论语》绝非研究孔子的唯一可靠资料,其仅为“孔子遗说”材料中“正实而切事者”材料的选辑,远非全体。《论语》类于“语录”,缺乏孔子论说的相关背景与情形的记述,令人难得要领,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参考其他文献资料,除《礼记》《大戴礼记》等外,更有《孔子家语》《孔丛子》等重要典籍。其中,《孔子家语》类于孔子弟子笔记的汇编,《孔丛子》则可谓孔氏家学的学案。尤其《孔子家语》,内容丰富、材料真实、价值极高,完全称得上“孔子研究第一书”。
第二,辩证认识弟子“润色”与保存“本旨”的关系。孔门弟子记录孔子言论,旨在保存孔子的思想学说,原本记录孔子思想宗旨,其记录工作的最重要原则应该就是“存真”。然而,耳“闻”与笔“记”之间毕竟有时间差;口头语与书面语之间也会有距离;禀性与学养的不同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汇纂和编辑时也必有主持者的润色之功。从绝对的意义上讲,现存“孔子遗说”不可能完全是孔子言论的实录。但无论是一般弟子,还是主持汇集的曾子、子思,其主观愿望一定是保存孔子思想学说的“本旨”。由此,我们应理性、客观、辩证地进行理解和把握。
第三,动态考察与客观看待篇卷分合与文字讹变等情况。随着简帛古籍的出土与研究,人们认识到古书的形成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其间往往有多种传本,且经过若干学者之手,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因此,应以一种动态的眼光看待文献传流,各种“孔子遗说”的传流也是如此。对《孔子家语》传流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就能发现在特定条件下,其文本所出现的文辞歧异、篇卷分合、文字变更等各种情况及其成因。
第四,遇有时忌或不合时势时往往会改动或调整字词语句。这种情况在汉代较为普遍,其中尤以《礼记》《大戴礼记》的纂辑最为典型。如果将《孔子家语·哀公问政》与《礼记·中庸》相应部分进行比较,就能看出前者中的“尊贤”“笃亲亲”“敬大臣”“子百姓”“来百工”,分别变成后者中的“劝贤”“劝亲亲”“劝大臣”“劝百姓”“劝百工”,动词“尊”“敬”等皆改写为“劝”,透露出尊君卑臣的意涵。如果将《孔子家语》与二戴《礼记》进行比较,类似的例子俯拾即是。发现了这一规律,仅仅从“孔子遗说”文献中,也能将儒学由先秦“德性儒学”到汉代“威权儒学”的这种演变看得一清二楚。
责任编辑:近复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