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为祥】培养完美的德性,发展多样的才情——在哲学书院首届学生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9-09-22 01:27:43
标签:德性、才情
丁为祥

作者简介:丁为祥,男,西历一九五七年生,武汉大学哲学博士。现任职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著有《实践与超越——王阳明哲学的诠释、解析与评价》《熊十力学术思想评传》《虚气相即——张载哲学体系及其定位》《发生与诠释——儒学形成、发展之主体向度的追寻》等。

培养完美的德性,发展多样的才情 

——在哲学书院首届学生开班典礼上的讲话》

演讲者:丁为祥

来源:作者授权儒家网发表,原载“SNNU哲学PLUS”微信公众号

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己亥八月廿二日庚申

          耶稣2019年9月20日

 

 

 

典礼开班

 

 

 

 

培养完美的德性,发展多样的才情

 

尊敬的韩震院长,党校长,以及接下来我们要朝夕相处的哲学书院师生同仁:

 

今天是哲学书院开班典礼。一周前,书院的石老师想请我作为教师代表来这里发言,我在一分钟之内就做出了反应,并且马上报出了发言的题目——培养完美的德性,发展多样的才情。这就是我今天所要发言的主旨。时间有限,我把想说的话凝结成几个要点,再用几个故事把我所想说的内容串起来。

 

因为我今天在这是作为教师代表发言,所以我想表达一些作为一位哲学书院的教师对这个书院的期盼。主要有三点:第一,我们现在每一个人,包括学生、教师,所面临的教育体制。第二,我们从春秋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以来,中国形成丰厚博大的教育传统,而这些传统是足以解决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各种困惑。第三,我们如何在当下的困境中,能够真正把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下来。今天所要说的就是这三点,我用几句话代表今天发言的主旨和方向,然后用故事把我内心深处真正的忧患和关怀表达出来。

 

01

 

 

 

第一点,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教育体制以及每个人所面临的困惑。我已经超过六十岁了,我所经历的教育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是流水线模式,我们的教育相当于制作砖坯,制作土坯,我们的学生包括教师,都是流水线上的工作人员。这一点我是非常有体会的。

 

我在这讲一段我平时羞于向人言的亲身经历:事情发生在2001年,我当时住在师大雁塔校区,晚上要到长安校区上课。车走在路上堵住了,这边是教师们乘坐的校车,那边是三辆大卡车,每一辆车上都用小的方格笼子装着鸡。车夹在那儿不能动,人夹在那儿也不能动,当时那个车窗可以开,我就把车窗打开向对面车上的鸡张望,而鸡呢,也向我张望。当时我从鸡的眼神中读出了一点茫然。(学生笑。)别笑,这是对生命的尊重,我从鸡的眼神中读出了茫然,同样鸡也一定从我的眼神中读出了茫然。然后车稍微错一点,我就问拉车的司机这鸡养了多长时间,司机明确告诉我说48天,明天早上它们就在西安所有的宾馆和酒店上桌了。我想着这鸡自从长成之后,它的翅膀还从来没有展开,它的爪子从来没有在田野里边刨过食。忽然一转念,想到我20岁卷着铺盖卷进了西安市,在这生活了将近40年,我其实也就是这个流水线的一只鸡啊,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激动的热泪横流。

 

我一直羞于向任何人提这件事,因为我给人一说,人会觉得我矫情,但是如果把一个人提升到另一个角度来审视,你说我和那只鸡有多大区别,鸡是48天,我可能是48年,是不是同样的道理?这一点既是我对人命运的反思,也是我对流水线教育体制的反思。多少年来我不好意思给人说我这个心理,但这的确是一个真诚的老教师曾经所发生的思索,我认为它是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把教育变成了一种流水线,变成了一种制作砖坯,制作土坯的流水线,那么不仅学生娃娃在这个流水线是砖坯土坯,而且教师也是这个流水线上的制作人,并且他也会被这个体制所制作。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层,其实我们每个人下来都是可以反省的。

 

02

 

 

 

第二点,我要说一下我们这个民族是特别重视教育的民族。在尧舜时代,我们的教育学校叫做“成均”,“成均”这个名字相当古奥,在中国现在几乎没人能够理解,只有在韩国还保留着这个“成均馆大学”,这是韩国的最高学府。实际上,最大可能地发展每一个人最大的潜能,这才叫“成均”。到了西周,天子的学校叫什么?“辟雍”。战国时期诸侯的学校叫“泮宫”,士、庶人进身修德之地叫“学校”。

 

我们的孔夫子是人类私家教育的开端,他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孔夫子所凝结的教育方向,他用这两句话来表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在座的年轻娃娃,一听这两句话可能要发生迷糊。“古之学者为己”我姑且不说。我现在说一下“今之学者为人”。孔夫子这个话语当中包含着明确的批评意向,指的就是今之学者。我们说“为人”的学问难道不好吗?我举一个例子来说什么叫做“为人”的学问。比如说有一个孩子掉进了一条河流,咱们大家在高岸上给掉进河里的这个娃娃发号指令,说根据浮力原理,你如果手这样滑,脚这样蹬,就可以浮起来。或者咱们站在岸上,给这个娃娃指点,根据流体力学原理,你如果脚这样蹬手这样滑,就可以渐渐走向苦海之岸。但是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娃娃挣扎着从河里爬上来,他会怎样看待给他发指令的这些人。这说法我早都准备好了,儒雅一点的叫高台教化,接地气的说法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谁都可以指着河里的娃娃说这简直无需挣扎,但谁都没有在这个河里亲身挣扎。

 

 

 

从这个角度来看,孔夫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就指的是在河水中挣扎之学,它是真正的为己之学,是从真正为了实现自我,人生最高使命发出来的学问。所以我把这个话稍微延伸一下,只有真正为己的学问才能真正为人,而那个一开始就是为人的学问绝对为不了人。咱们整天在电视上看到的大咖,看到的公知,看到的在讲台上对人民、对普通观众进行高台教化的人,说的头头是道,但一到人生中就是一盘散沙。这是孔夫子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我再提孟子的两句名言。教育的本质,就是“先知觉后知,先觉觉后觉”。儒家的教育从来都是寓赋了每一个个体基本的平等,包括师生之间的平等。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先知后知,先觉后觉的关系。后来儒家把这概括为薪火相传,师生之间只是薪火相传而已。如果通过这一点,深入到我们民族的教育史,那些资料、那些思想的精华的东西,简直太丰富啦,我在这仅仅亮个题。

 

比如我们汉代,都说两汉经学,西汉今文经,东汉古文经,但是汉人提出的是“经师易遇,人师难遭”(袁宏《后汉纪·灵帝纪》)。经师是传播章句知识的老师,人师是指点人生,形成人生路向的导师。这是在汉代。

 

到了宋代,又有所谓的身心之学与口耳之学。明代的王阳明和罗钦顺的生死决战就是围绕着学问是身心之学还是口耳之学展开的。所谓身心之学就是这个学问能够落实到我的身心日用之间,能够从我的身心日用中走出来。而不是停留在出口入耳、概念记诵、词章记诵这个层面。这是我们这个民族对历史对教育的总结。

 

不言而喻,我们回向书院,我们从哲学学院转向哲学书院,是要回归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我用一个故事来表达。这个故事发生在四千年前,成型在2400年前,普及到我们整个民族的认识在五百多年前,与西方的回响则在1993年。我现在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背出来。

 

 

 

在中国历史上的夏代,有一位神射手叫后羿,也就是民族传说中,他曾经张开他的弓把天上的九个太阳给射下来。他是一位神射手,在他的时代,射箭技能没人能超过他,但是他带出来了一个徒弟叫逢蒙。大家都不知道后羿怎么死的,后羿就死于逢蒙之手,原因在于什么,就是当逢蒙跟着后羿把射箭的技术学成之后,逢蒙认为天下的射箭技术能够超过他的只有后羿了,于是就把后羿射死了。

 

一千多年后,孟子和他的弟子公明仪就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这个讨论直到今天有非常鲜活的意义。孟子评价说:“是亦羿有罪焉。”即孟子认为后羿有罪,这个事情之所以发生到这个地步,后羿本身是有问题的。公明仪就说好像没有问题,逢蒙要把他射死,这和后羿有什么关系。孟子直接批评公明仪:“薄乎云尔,恶得无罪?”也就是说你看的太浅了。然后孟子举了战国期间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很简单,孟子举到:郑国请子濯孺子,这是郑国的神射手也是他的大将军,伐卫。卫国也令他的大将军庾公之斯追之,这个庾公之斯也是卫国的神射手,结果这个子濯孺子驾着战车刚一出发,就给他的驾车人说,今天我完了,因为我身上有毛病,我拉不开弓。刚说完这句,他马上问驾车者追我的卫国将军是谁?驾车者回说,是庾公之斯。这时子濯孺子说“吾生矣”。驾车者又说,这个庾公之斯是卫国的神射手啊,你说你能活,“何谓也?”是什么道理?结果这个子濯孺子说出一番道理:庾公之斯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我。而尹公之他是个端正贤良之士,用孟子的原话表达:“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也就是说他是正人君子,他教导的弟子肯定也是正人君子。结果这个庾公之斯驾着他的战车就冲上来了,双方排好阵之后,庾公之斯首先高声发问:“夫子何为不执弓?”子濯孺子就说:“今日我疾作,不可以执弓。”庾公之斯就说:“小人学射于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学射于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虽然咱们有师祖之分,但是今天之事是君王之事,所以我仍然要完成君王之命。于是把他的弓张开,箭搭上,把箭头的金属箭钩一一拔掉,连发四箭就回去了。

 

这件事情在《三国演义》里经过罗贯中的演绎安排到了关羽和黄忠的身上,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按理说可以一刀斩黄忠于马下,但是依关羽作为武圣来讲,他觉得这样有羞,有做人之羞,于是赶紧让黄忠回去换马。这是在咱们这个民族的反映。

 

 

 

但是我现在把这个案例拉到西方,看看在西方当代的反映。1993年,在纽伦堡的国际法庭,一位当年在德国捍守柏林墙的上尉遭到国际法庭的公诉,这个上尉自我辩解说:作为军人,我必须执行军命,所以对每一位要翻越柏林墙的人,我都必须开枪。结果公诉人说你作为军人你必须开枪这是对的,但是你可以把枪的枪口抬高一公分,或者压低一公分,因为你的枪口对的是正是无罪的公民。而你借着军命的形式杀了这么多无罪的公民,你是有意识参与了这样一种对公民的屠杀,所以这个上尉最后得到“反人类罪”的控诉。

 

为什么我把这个例子和那两个例子举起来?这两个例子都提起了人的一种内在的主宰,包括人的品德的第一性,品德之超越于技艺、技巧的第一性。所以如果要在这说一句我们民族自信的话,后羿和逢蒙的事情发生于四千年前,孟子对后羿逢蒙事情的分析发生在两千四百年前,这个事件成为我们民族的共识发生在五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而1993年回响为西方的国际法庭大法官坚持的人的第一性。这就是儒家的薪火相传,这就是完美德性对人的培养,而这一点对于从宋以来没有宗教的中国人而言,尤为重要。它是人生的压舱石,它是人生的指南针,这是我所说的第二点。

 

03

 

 

 

第三点,必须简单说一下,就是当我们以完美的德性树起我们进书院的方向的时候,我们要不要发展我们的才情?而我们的才情又该如何发展?对这个问题我不做论证,我仅仅在这背一段王阳明的《拔本塞源论》里的经典论断就够啦!

 

故稷勤其稼,而不耻其不知教,视契之善教,即己之善教也;夔司其乐,而不耻于不明礼,视夷之通礼,即己之通礼也。——《传习录·答顾东桥书》

 

这是王阳明在《拔本塞源论》里的一段论述,也就是说,在书院,在我们传统做人精神的教育当中,绝不压抑、绝不掩抑每一个个体的天性,而且只有完美的德性能够为我们多样的才情提供压舱石和指南针。

 

 

 

最后,作为一个教师,我对书院的期望已经表达清楚了。但是下来我还有两句话要表达。虽然党校长、李处长,我们是很好的朋友,但是今天他们坐在这,从业务上来讲,他们是官员,是学校的领导。所以我现在要以司马迁参观曲阜,观看孔子的车服礼器时发出的两句感喟回赠给他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我希望镇守着我们教育第一线的官员们,能够真诚地向孔夫子伟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传统回归,而不要把教师、把学生看做流水线上的砖坯土坯,这是我作为书院的教师对咱们的领导发出的期盼,或者说请求也行。

 

再下来还有一句,作为书院的导师,我也要对我们的学员,发出自己的期盼。我在这背一首诗。这首诗是谁的大家可以不关注,但是你得看这首诗在指点大家读书方面的作用。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未晓莫妨全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自家主宰常精健,逐外精神徒损伤,寄语同游二三子,莫将言语坏天常。——《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语录》

 

我们这几十年的教育是知识传输型的教育,咱们的书院所要指出的一个明确的方向是从做人精神的角度打开我们古人的世界,从心灵深处与我们的古人,与我们的前人进行心灵的沟通。而积我近四十年的为学经验,我认为了解为学为人,比理解一个思想家的理论规模,不知道重要多少倍。因为从为人出发,理解他的为学是高屋建瓴,但如果你从他的理论学说出发,结果对他的为人茫然不知,这个就是现在的口耳之学,就是现在流水线作业的口耳之学,所以我对这种现象极度警惕,也希望咱们的同仁对这种现象有所警诫。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