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贇 著《执古御今: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初探》出版后记
书名:《执古御今: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初探》
作者:周贇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0-07-01
【内容简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所在。批判、继承,并使之现代化转型,是中华文明焕发新生的必然要求。本书上编探究了传统文化继承的理论、逻辑与方法等问题;下编选取礼乐仪式、人格修养、孝道伦理、女德伦理、祖先祭祀五个维度,具体探讨了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现实可能性。通过两种视角的转移,将文化继承问题从宏观层面的理论维度延伸到操作层面的实践维度,逐步将文化继承从抽象领域还原到日常生活,为我们进一步思考文化继承问题打开一定的思路。
【作者简介】
周贇,男,哲学博士,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著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为天地立心说》《张载哲学思想新说》《中华图像文化史(儒学卷)《正蒙<诠译>》《听爸爸讲哲学》
【目录】
序: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绪论
第一节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普遍价值
第二节 合理认识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第三节 传统文化继承问题的世界语境
上编
第一章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文化自觉:反思、价值、提炼
第二节 文化认同:身份、历史、心灵
第三节 文化自信:教化、交往、天下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关系
第一节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着讲”与“接着做”
第二节 文化继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
第三节 中华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土壤
第三章 中国文化的性质及其继承方法问题
第一节 中国文化性质问题再思考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继承方法问题
第三节“双创”:新时代的文化继承方法
下编
第四章 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礼乐仪式维度
第一节 价值复兴须以仪式重建为依托
第二节 具有现象学意味的儒家传统
第三节 有效的价值传承仪式的选择
第四节 对现实与历史难题可能的处理
第五章 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人格修养维度
第一节 儒家与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归宿
第二节 儒家与马克思主义的修养方法论
第三节 修养前提与修养方法的汇通
第六章 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孝道伦理维度
第一节 传统社会的孝道实践
第二节 传统孝道的形上建构
第三节 传统社会的孝道规范
第四节 老龄社会与孝文化资源
第七章 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女德伦理维度
第一节 早期理想女德的表现及其实质
第二节 班昭的女德教育及其内在智慧
第三节 后世女德教育的进一步展开
第四节 传统女德伦理的现代转型
第八章 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祖先祭祀维度
第一节 公墓危机与葬式难题
第二节 庙祭与墓祭的传统碰撞
第三节 用传统挽救现代的尝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后记】
《执古御今: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初探》终于付梓了,非常感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示范马院项目基金对本书的支持。
思考文化问题已经很久了,尤其当我们在说“文化自信”的时候,我总想弄明白,我们究竟在自信什么?如何落到实处?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其实,学者们早就罗列了很多值得我们自信的传统文化,比如我们有很悠久的思想史传统,我们有很丰富的物质文明,哲学、文学、科学、艺术、建筑、风俗等等,都早已被公认为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然而,除了这些现成的文化财富外,还有什么更为深层的内容吗?其实是有的,那就是我们的先贤们解决时代问题的“智慧”。
“智慧”,难道不是更为深层次的文化财富吗!具体的文化传统总有其时效性,但解决问题的“智慧”却是超时空的。比如,儒家倡导祠庙祭祀,其中有很多宗教的成分,并不合今日之时宜,然而这却是古人凝聚人心、团结宗族的重要制度建设。如果我们能发现其中制度建设的意义,就能感悟到她的智慧所在。但是,这仅是第一层次的。如果进一步思考,我们又会发现,倡导祠庙祭祀,在今天,不还是一种解决土地紧张问题的值得借鉴的良方吗!只要方法得当,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传统,解决好现时代的问题。这样面对传统,那就不仅是简单的延续了,还是让传统活下来,甚至造福现时代的有益的尝试了。
当然,我的思考还是比较粗浅的,只是提出一种想法来,至于如何进一步导出现实性,可能还需要全面深入的社会学论证。但我想,去发掘传统的智慧,再化智慧为方法,应该是最好的继承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了。如果她最终真的能解决了现实问题,那么我们岂能不感到自信呢?其实,我的这个方法论,本来也是继承而来的,是从冯契先生那里学来的。现在我用它去考察具体的传统,也是为了让“智慧说”的方法在实践上绽放光芒来。总的来说,我们要对民族文化感到自信,首先就要学会去继承她,而最好的继承方法则是转化运用她,但转化运用之前呢,必先认识她的深层“智慧”。所以,我就想努力去探究一下具体传统里的“智慧”,去发现先贤们是如何解决时代问题的,而我们今天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借鉴过来。本书只是选取了很有限的几个维度来探讨,而传统文化又何止这几个维度呢。研究工作总是无止境的,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一定还能发现更多的激动人心的深层智慧,发现更多的令人自信的深厚传统。最后,我还需要感谢孙力教授在百忙之中抽空为我做了序。在序中,他表示了对我的某些论点并不认同。不过,我觉得这样很好,这才是学术的态度,不容讨论的那是教条,学术著作的生命就是为探讨开拓空间,为对话创造平台。我在书中提出的庙祭的现代转型,其实也曾有学者表示过质疑,现在我在专著里进行了更多的论证,希望能求教于更多的方家,如果能形成讨论,那么对本书而言将不啻为是荣幸了。是为记。
于沪上 庚子年四月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