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近五十年来北美宋明理学研究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十月十七日戊寅
耶稣2020年12月1日
教化的儒学·儒学的教化
2020年11月29日19:00—21:20,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京师哲学讲座海外学者系列之“近五十年来北美宋明理学研究”讲座在线顺利举办。本场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许家星教授主持,并有幸邀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王昌伟教授担任主讲人、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副教授担任评议人。校内外180余位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王昌伟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讲座的基本内容:以牟复礼和狄百瑞在1980年代展开的一场著名辩论为中心,勾勒近五十年来北美学界的宋明理学研究的发展轨迹。接着,王昌伟教授介绍了西方理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它发源于晚明传教士的宗教事业,绵延至十九世纪后期,形成了以法、德、英等国学者为主力的欧洲汉学,诠释方式也经历了一个从经学的翻译、以神学为基础的解读和基于文本的细致考证和分析的过程。王教授重点介绍了二战以后,美国因应冷战的新国际秩序的需要,北美学者对中国学进行了区域研究,形成了费正清学派的研究范式,及其他的中国思想研究方式。
然后,王昌伟教授详细介绍了两场著名的辩论,分别是牟复礼和狄百瑞的论辩、余英时和钱新祖的论辩。狄百瑞在演讲集《中国的自由传统》中,从“为己之学”出发,视宋明思想为一个整体,探讨从朱熹到黄宗羲所表现出的“个人主义”,寻找思想家之间跨越特定时空的共同关怀。牟复礼认为狄百瑞这一学派的思想史表现为一种脱离了肉体的无血气回音,跨越了时间而在思想家的脑海中回荡,缺乏文献的上下联系而忽略了真实的历史。余英时和钱新祖的论辩,源于余英时对钱新祖《焦竑与晚明新儒家的构建》一书的激烈批评。余英时批评钱新祖脱离历史语境,用西方理论如诠释学等强行解读文本,缺乏对史料的扎实掌握和准确解读。
王昌伟教授认为这两场论辩衍生出如何研究中国思想的问题,王教授以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作为一个切入点,来探讨思想史研究的课题、范围和取向。他认为余英时思想史的取向是研究义理不能脱离历史环境,但思想史的研究却可以不包括对义理的深入研究,思想史的课题是探讨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但余英时这一思想史的取向无法解释宋代思想家在“推行技术层面”的分歧,如怎样解释理学家与王安石在重建秩序方面立场一致,但理学家却都反王的问题。因此,王教授认为在研究中国思想和理学时,要注意历史环境,也不能忽视对哲学义理的深入研究。
最后,王昌伟教授从北美宋代理学的范围扩大到北美宋代以后思想的范围,介绍了近年北美学界对宋代以后思想研究的四种取向和相关研究著作,四种取向分别是与当代哲学与文化课题进行对话,从政治、社会文化史出发,全球视野和重新审视考据学。而王教授师承的哈佛大学包弼德教授则更重视社会文化史的研究取径。
随后,高海波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简要的点评,他高度肯定王教授的报告史料翔实、信息丰富,视域宏阔,由宋明理学而对整个西方汉学发展的过程和特点做了详细介绍。高教授也赞同王昌伟教授的观点,认为研究宋明理学,不仅要从史学角度入手,也要从义理角度进行阐发,发掘宋明理学的内在义理和精神价值。
王昌伟教授对大家提出的“陈荣捷在北美理学研究中的影响”“西方汉学发展史研究的代表学者及著作”等问题做了精彩的解答。最后,主持人对两位学者及各位在线学友对讲座的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据悉,北师大举办的海外学者中国哲学系列讲座已经引起了国际儒联等学术单位的关注。
京师哲学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辅仁国学研究所和辅仁读书会联合主办,后续将陆续推出多场系列主题讲座,敬请关注。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