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石林作者简介:许石林,男,陕西蒲城人,中山大学毕业,现居深圳。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杂文学会会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客座教授,曾获首届中国鲁迅杂文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广东省有为文学奖。主要作品:《损品新三国》《尚食志》《文字是药做的》《饮食的隐情》《桃花扇底看前朝》《幸福的福,幸福的幸》《清风明月旧襟怀》《故乡是带刺的花》《每个人的故乡都是宇宙中心》等。主编丛书《近代学术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民族风俗卷》《晚清民国戏曲文献整理与研究·艺术家文献》《深圳杂文丛书·第一辑》。 |
以“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这八个字,处理人与地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就能够收获浓浓的年味儿
作者:许石林
来源:作者授权 儒家网 发布
原载于 “许石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庚子腊月廿九日己丑
耶稣2021年2月10日
【按】:年前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将采访稿发出来,请大方指正。
答《南方都市报》记者黄茜《许石林讲岭南年俗:无祭祀则无年味》
我注重礼俗文化,我喜欢读各地的地方志,对各地的风土人情有强烈了解的欲望。因为文化的责任,也即读书人的责任,讲究的是“以文化天下”,所谓“治隆于上,俗美于下”。风俗对世道人心的作用十分重要。
什么叫“俗美于下”呢?经过了几千年历史,民族也有一个不断交流融合、彼此学习的过程。我们古人的理想是“一天下,同风俗”。在这种理想下,岭南地区虽然不是文化的中原区,但是岭南地区却有着跟中原文化完全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风俗。
现在人们感觉年味儿淡了,是因为不会祭祀了。
整个过年期间,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首先要做的是祭祀。祭天、祀神、祭祖。我翻过岭南几乎所有地区的地方志,包括乡志、府志、县志,都讲究在除夕这一天就要祭天祀祖。因为“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天下的万物都是自然造就的,而人从哪里来?从祖先那里来。所以要祭天祀祖,祈福迎祥,飨灾避祸,这些笼统地可以称之为祭祀。
总的来说,没有祭祀,永远是没有年味儿的。
不要认为娱乐、放纵的狂欢可以带来年味儿。娱乐狂欢只是非常肤浅的形式。
礼俗的意义就在于,人们用自己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实践圣贤的教化,就好像是吃药治病,娱乐是裹在教化药丸外面的糖衣。我们一般人只品尝到了糖衣的甜味,忽略了教化之药的苦味。而药对人身心有益,祛病强体。
当代人感到年味儿淡了,那是因为他不会祭祀了。
我看过的岭南地方志,在过去的岭南地区,从粤北的曲江、始兴、梅县到雷州、潮州以至于佛山、广州这么大范围,风俗大同小异,都是非常注重祭祀。以至于民国以后的学者胡适、蔡元培,包括如我们岭南的一些文化大家老先生,受了新文化的影响,在他的文章中认为粤地太多重视祭祀,迷信过重,认为类似淫祀滥祭,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呼吁大力革除。
我本人对文化先贤提出的这种观点是强烈反对的。我认为不应该革除。他们当时急于变革,未免焦躁,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了。自古以来,以文化天下,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忠鲠孝义以交君子;一种是因果报应以警愚俗。读书人按照道理来做人做事,建功立业,服务社会,这是没问题的。可是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受那么深的教育的。而绝大多数人本身的资质也是达不到理想的高度的。只能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即类似有一点点宗教色彩的,貌似“迷信”的做法,才能做到上下一致。读书人的行为与老百姓的行为一致,在形式上便是“一天下,同风俗”。读书人通过读书懂得的道理,其他人通过祭祀的行为也可以懂得。
所以胡适、蔡元培那一代人贸然地革除祭祀的礼俗,是犯了浅躁的毛病。他们一个个都是我们尊敬的文化前贤,可他们为什么不能成为孔子及其弟子那样的圣贤呢?因为他们考虑的事情不够至广至远。他们只看到了民间风俗的流弊,没有看到里面积极的意义。就好像你要送别人一把青菜,不能洗了再送,一洗青菜就烂了。你只能连着土送过去。但收菜的人不能看见泥土就说你给我的菜不干净。所虑不够广远,贸然革除古礼,人心便无所依从,无所依仗。祭祀导致我们民族生生不息。一个人没有祭祀,就不打算要祖先,也不打算要后代了。现在的社会就有这种非常危险的苗头。
真正看民间社会的中华民族的神韵,还是要到广东民间去。岭南地区礼敬祖先的风气比别处浓厚。我们保存着很多貌似保守、貌似迷信的东西,实际上它恰恰葆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
在除夕这一天要迎春,主要是迎土神和芒神。土神各地都一样,就是土牛。芒神就是苟芒。芒神是主管草木生长的,牛神主管耕种,管五谷丰登的。岭南风俗,土牛的肚子里装有很多各色豆谷,迎神的人们就从牛肚子里掏一点回去,寓意家里面当年能获得丰收。
迎土牛的时候,也会往牛身上洒豆子,洒五种颜色的米,祈福来年获得丰收。“迎土牛于东郊”,这在广州地区的从化,到雷州半岛,一直到潮州、韶关,都是同样的风俗。在全国别的地方还有“鞭春牛”,用柳条打春牛,有的地方用花绳子轻轻鞭打春牛,既能做游戏,又能祈福。
正月初一这一天,岭南地区天不亮就开始祭祖。祭祖的方式各地不同,但广东有些地方的人讲究这一天吃素。紧接着,从初一开始就互相拜年,县志里边动不动出现一个词,特别动人,叫做“虽狎必揖”——虽然平时非常非常亲密,亲密得像今天女的叫闺蜜,男的叫死党,不分彼此似的,但过年这一天还要穿上礼服,见面还要恭恭敬敬作个揖。虽然亲密得不用客气,但这一天得恭恭敬敬。
礼俗之美就在这里,它有强迫性,有庄重感。所以汪曾祺先生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年节礼俗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抒情诗。”
有的地方还要唱戏,从除夕就要开始唱戏。我在县志里没有看到花市一说。我个人认为,可能花市毕竟是城市里才有的,大量的乡村地区,过去为了求本分,宁愿种粮种菜,谁来弄花呀。种花在普通人家是浮靡奢侈的表现。过去郑板桥批评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当种田”,意思是扬州地区的风气太恶了、太坏了,人心太轻薄了,家里生个漂亮女孩子就教她唱歌预备以声色事人,将来以色相去从事娱乐业。农民也“不务正业”,不种田去种花。因此,我估计花市是城市里后来兴起的风俗。明清时期的县志,一直到清代光绪16年,县志里说到年俗都不记载买花。
但是有放爆竹。为什么放爆竹呢,因为岭南地区山深林密,爆竹也是从外面引进的,它的声音响脆,避邪恶,令人振奋。但是我个人主张现在城市里不要放鞭炮,不安全,“礼从宜,使从俗”,我们知道意思就行了。我一直反对死继承,风俗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变而变化,不能一成不变。
潮州地区还有一个风俗叫“渡厄”。大家在过年期间,有的是初三,有的是初几,日子不同,妇女们都要过一次桥,叫“渡厄”。桥一过,等于就把厄运给渡过去了。
广府这边还有一个风俗,将“坏弊之物,临流投弃”,家里一些不能用的,不好的东西,在过年的时候丢到河流里去,也是取它的好意头。
还有一个风俗是“插大蒜”。人们只知道买花,不知道插桃枝、大蒜以辟邪,也叫做“悬蒜辟邪”。我们岭南人不仅仅到过年不仅仅到正月十五就结束了,正月十九这一天挂大蒜。
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有的地方也闹社火,但岭南这边有些地方在除夕就闹社火。元宵这一天岭南地区统一有一个风俗,叫“迎紫姑”。由妇女来祭紫姑。紫姑就是厕神。但这个厕神不管排泄。她主要是能够占卜。我们老家陕西现在就是元宵节那天在厕所里插一支蜡烛。在城市里,到了元宵节这天晚上,就算你不上厕所,厕所里的灯也要多开一会儿,也是为了迎紫姑。
县志里记得特别动人,因为民间相传,紫姑是个小老婆,她被大老婆在元宵节害在厕所里,所以人们在这一天“悯而祀之”。为什么要女人去祭祀她呢?一个是因为她很灵验,主占卜,同时她可以“相戒以不妒”。过去都是大户人家,一个人家里几个儿子、几房媳妇,大家一起迎紫姑是为了获得教育,互相之间不要生嫉妒心。据考察说,有可能紫姑的原型就是西汉时期的戚夫人,就是那个被四肢剁掉,挖出眼睛,用铜注入耳朵,用喑药灌进喉咙,割去舌头,然后扔到厕所里的可怜女人。所以我们这些礼俗,你把它解开了,没有一样是迷信的,全是教益。
另外,正月十五这一天,有的地方是十六这一天,要“采青”也叫“偷青”,就是到别人家的地里去摘一些青菜来吃,有生生不息之意,这也是妇女们干的事情。在拜年期间,有的地方讲究吃生菜。
这几样,都是现在我们岭南人所知不多的风俗。随着社会的变化,它们逐渐地被遗忘了。
请许老师酌情补充
一、哪些典籍里对逐渐消失的岭南年俗有详细记载?
《岭南文丛》
二、您自己是陕西关中人,在您看来,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年俗与关中地区有何不同?它体现了岭南文化的什么特点?
我有些惊讶,陕西关中的年俗,与岭南的风俗相同的是绝大多数,区别的仅仅是物产、环境等等。
三、这些民间的节日礼俗,和当时的宫廷文化或者上层社会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宫廷与民间的过年,从清代一些资料上看,与民间的形式区别也不大。宫廷的过年应该为天下示范,以隆重影响普通人。礼不下庶人,普通人家按照当地自己的条件过年,只要按照“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这个价值观,处理人与天地自然、人与祖先、人与亲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能够收获浓浓的年味儿。
责任编辑:近复
【下一篇】【黄家鹏】漫谈朱子思想渊源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