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骚君子兮,佩玉琼琚
作者:吴婕
来源:“钦明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正月初四日甲午
耶稣2021年2月15日
自屈子著辞,东汉班孟坚尝为《离骚》作章句,然仅《离骚章句序》与《离骚赞序》存焉,其文多有溢美之情。《离骚赞序》中即叙屈子事怀王,为小人所妒害。曰:“是时周室已灭,七国并争。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是以《离骚经》中香草、美人专喻君子,或谓怀王,或为自喻。然君子之道德不立,则如“美人之迟暮”,此为屈子所悲切者。而在此“君子观”背后,实蕴含着“圣人”观念与践行先王之道的理想,诗文本身由此积淀、氤氲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意味。贤者之得失为小,道之不行、君子之隐没为最痛,故发乎言意之表,使人读来必不落于滥溢情思,有高远清洁之气,而知其志乃朝向古之圣贤、道德之传统。
东汉王逸所作《章句》则为今传《楚辞》最早注本,宋有洪兴祖加以《补注》。此后,朱子又为之“粗加櫽括,定为《集注》八卷”。其中,王逸《叙》文所言,谓《离骚》中自不乏源于经典的内容: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帝高阳之苗裔”,则“厥初生民,时惟姜嫄”(《诗·生民》)也;“纫秋兰以为佩”,则“将翱将翔,佩玉琼琚”(《诗·有女同车》)也;“夕揽州之宿莽”,则《易》“潜龙勿用”(《乾卦》)也;“驷玉虬而乘鹥”,则“时乘六龙以御天”(《乾卦》)也;“就重华而陈词”,则《尚书》咎繇之谋谟也;“登昆仑而涉流沙”,则《禹贡》之敷土也。(《叙》)
“厥初生民”者追溯其源,不在经验、历史年代之初始,而本之于天,故《生民》言:“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在此世界中天人既非分裂,天不为神秘的、悬置的,亦非一人格神。“生民”是天之生民,既可以保有、保持与天地的一脉精神,然人之“则天”不为“代天”,天之“降衷”却始终赋予人一线超拔之机。人之智思由此落下一格,必在向上越进中愈发显出“圣人”维度。其实,圣人、君子观念乃在此种图景中立稳根本,在一个所谓换却了的天地,圣人如何不随之隐没?而身处一种断裂式的格局,立于“天地之中”被窄化入一寸田地,又是否果为人类、历史之“进步”?
“纫秋兰以为佩”,古者佩兰芷之类,为君子表德。王逸注一语,亦引人趣味:
行清洁者佩芳,德仁明者佩玉,能解结者佩觽,能决疑者佩玦,故孔子无所不佩也。
“清洁者”如伯夷、叔齐,孟子所言“圣之清者”。玉石则圆润浑然,不似清者、廉者棱角尚显露,故仁者配之。香草虽亦为君子佩享,然与美玉比,或未更显德盛仁熟之气象。觽为佩角,解结之物,能解之人有明达识见;玦者,决事物之疑嫌,而须有断制之力。“解结”、“决疑”首在知,知其是非,所行方能有解、有决而合于道义。然智为始,圣为终,朱子《集注》谓“知之所及”,所知、所就皆偏于一;“德之所就”则德全浑化,此“不思而得”、“不勉而中”之地位。故“孔子无所不佩”之意,恰说到圣人地步。孟子言:“孔子,圣之时者也”,时中者,“无可无不可”《论语·微子》,不为一德所限而无所不包,此谓“集大成”。故君子与圣人之间:志洁者为君子,明决者亦君子,然惟“大君子”为圣人。
诗人已逝,圣人难言,我们在经典、诗篇中追源着那些记忆。然而,记忆不会沦落在一堆故纸;记忆时时唤醒我们身心所处,过去与未来,然后滋养每一个当下,见证最为普遍与真实的。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张文珍】孔子讲辩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