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丹】推开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一扇门 ——《典籍里的中国》印象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经典新解系列
发布时间:2021-03-31 16:52:18
标签:《典籍里的中国》、中华传统文化、现代生活

推开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一扇门

——《典籍里的中国》印象

作者:张丹丹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二月十四日癸酉

          耶稣2021年3月26日

 

可能谁都没想到春节档最火爆的一档电视节目会是它——《典籍里的中国》,因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广中,古籍的大众传播是难点,大众传播的成功范例不多。但《典籍里的中国》仅播出《尚书》《天工开物》两期,全网热搜就有近60个,视频播放量超过2.5亿,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11亿,豆瓣评分9.4分,妥妥地成为现象级传播产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入现代生活,其实一直也是研究历史文化的学者特别关注的问题。《典籍里的中国》第一集讲《尚书》,因为《尚书》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中国历史上的经典,多多少少都可以追溯到这一部书,它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基石。正如节目中伏生所言,《尚书》(以下简称《书》)记载了中国上古时期的行政地理划分,也提炼总结了“民本”等思想。伏生最大的愿望,就是把这些精神遗产代代相传。当伏生被当代读书人撒贝宁请到了今天的图书馆,他亲眼见到了文脉代代相传的情形:小孩子正在集体背诵“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两千年太久,但是终究开花结果。伏生用一生护《书》、讲《书》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当年迈的伏生讲到,他妻子看到爱子以命相搏才得以保全这部《书》,就知道这部《书》比她的命还重要,这部《书》能够留传至今,其实是伏生一家人用生命共同守护的。今天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前共同观看这期节目时能够体会到一个家庭的生死抉择和人生选择对于一个民族精神传承的意义。大儒马一浮先生说:包括《尚书》在内的“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最高的最特殊的形态。“六经”里面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学问系统,一个是价值系统。学问系统是很烦难的,所以治学历来不易,只有少数专家才毕生沉潜其中。但是“六经”的价值系统是面对所有人的。著名学者刘梦溪曾讲过: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最主要的是传统文化中这些具有永恒意义的精神价值。

 

《天工开物》的序言中,有一句很有力量的话——“此书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这句话成为《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一期的主题思想。六次科考落榜的宋应星并没有被打倒,他在六次赶考的见闻中,认识到了工农业生产的巨大价值,写出了这部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期节目中,宋应星和袁隆平在稻田里上演跨越300多年的“握手”,当他听闻袁隆平少年时读过《天工开物》,最喜欢里面的《乃粒》,宋应星激动得热泪盈眶。正如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在节目中所说:“我们中华民族其实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古人就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特质!”虽然这部《典籍里的中国·天工开物》并不是《天工开物》的全部,但是它毕竟拉开了《天工开物》的大幕,引起了观众对这部典籍的极大兴趣,很多年轻人看完本期节目非常兴奋,说“央视‘太绝了’”“这样的‘神仙节目’多来一点”。这是《典籍里的中国》的成功之处。

 

典籍凝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倾向、信仰追求、道德规范、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典籍存在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思想资源。周有光先生认为,通过古书今读来弘扬华夏文化要做五种工作,即“今译、今写、今注、今解、今用”。今译是指古文译成白话,今写是用简化字书写,今注是指用白话进行重要字句的注释,今解是指改用今天的事实来说明原理,今用是指将原理实践于今天的某些领域。这“五今”中的前面“三今”都属于典籍的话语转化问题。《典籍里的中国》通过多维度的舞台空间,沉浸式的呈现视角,节目创新设计270度立体舞台,综合运用环幕投屏、增强现实(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开拓架构出“历史空间”“现实空间”,并以跨越时空对话的形式营造了多空间、沉浸式“故事讲述场”。正是这些崭新艺术形式的运用让古老的典籍有了可亲的面目,使观众能够愿意坐下来接受这样有难度、有底蕴的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即便是有难度的典籍传播,也仍然可以做到可亲又可敬。《典籍里的中国》推开了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一扇门,但是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关键是要让这些价值理念跟现代人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使之成为每个人精神血脉的一部分。这可能就是推开门之后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和讨论的话题。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