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汉民、肖永明著《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修订本)出版
书名:《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修订本)
著者:朱汉民 肖永明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作者简介】
朱汉民
1954年生,湖南邵阳人。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国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朱子学会副会长,湖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原道》编委会主任,“致敬国学——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等系列学术文化活动的发起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担任岳麓书院院长二十多年,致力于推动岳麓书院的现代复兴。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湖湘文化通书》《宋学源流》首席专家、国家重大学术文化工程项目《(新编)中国通史·中国思想史》《清史·湘军史料丛刊》主编,著有《玄学与理学的学术思想理路研究》《儒学的多维视域》《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宋学·理学·心学:朱汉民学术论集》《书院精神与儒家教育》《湖湘学派与湖湘文化》等二十多部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百余篇。曾获全国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建国70周年百名湖湘人物、首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徐特立教育奖等。
肖永明
1968年生,湖南武冈人。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出版有专著《北宋新学与理学》《宋代〈四书〉学与理学》《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四书〉诠释与儒学演进》等,译著《文化权力与政治文化:宋金元时期的〈中庸〉与道统问题》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内容简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经汉、唐至宋,理学家朱熹将之合为一体,遂有《四书》之名。朱熹等理学家对《四书》进行编排、训释、诠解,使其逐渐具备了单篇所无法比拟的理论力量。本书系统地论述了《四书》学的渊源及在两宋时期的演变与发展,探讨了宋代《四书》学与理学思潮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从经典诠释学的角度阐发了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学术成就与思想贡献,并从儒家的人文信仰、实践工夫的角度探讨了朱熹《四书》学的学术成就与思想特色,试图通过上述分析,揭示儒家思想及其知识形态的历史特质与文化特色。
【目录】
上篇 导 论
第一章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的研究状况
第二章 《四书》、《四书》学及汉唐四门之学流变
第一节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概况
第二节 《四书》之名的确立及《四书》学
第三节 汉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门之学的渊源流变
中篇 宋代《四书》学的形成与理学体系的建构
第三章 宋代的儒学复兴活动及《四书》学的兴起
第一节 宋初社会特点及儒学的时代课题
第二节 宋代儒学的内外危机
第三节 宋初的儒学复兴活动及《四书》学的兴起
第四章 北宋《四书》学的形成与理学思想体系的初步建构
第一节 对《四书》的阐释、利用、发挥是理学思想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从《四书》学看北宋中后期儒学诸派的分歧
第五章 湖湘学、象山学与《四书》学
第一节 湖湘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四书》
第二节 象山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四书》
下篇 宋代《四书》学的定型与理学体系的完成
第六章 朱熹《四书》学的形成过程与治学特点
第一节 朱熹《四书》学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朱熹《四书》学的治学特点
第七章 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
第一节 《四书》诠释的两重进路
第二节 “文献—语言”的《四书》诠释方法
第三节 “实践—体验”的《四书》诠释方法
第八章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人文信仰
第一节 《五经》时代及其信仰
第二节 《四书》:儒家人文信仰的奠基
第三节 朱熹的《四书》诠释:儒家人文信仰的完成
第四节 朱熹《四书》学中人文信仰的特征
第九章 朱熹的《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
第一节 作为儒家工夫论的《四书》学
第二节 《四书》学工夫论的体系构架
第三节 圣门第一义:“行”的工夫
第四节 圣门第二义:“知”的工夫
第十章 朱熹的《四书》学与理学体系的确立
第一节 以《四书》为核心的新经典体系的理学旨趣
第二节 《四书集注》中的理学道统论
第三节 朱熹《四书》学中的天理论建构
第四节 朱熹《四书》学中的心性论建构
第五节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附论 宋代理学《四书》学的传播与理学的社会化
第一节 理学《四书》学思想向最高统治集团的传播与渗透
第二节 理学《四书》学向士人的传播与渗透
主要参考及征引文献
初版后记
修订本后记
【后记】
在唐宋以降的近世中国思想史上,发轫于北宋而兴盛于南宋的理学无疑是体系最为完备、内容最为精深、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术思潮。随着理学的发展,《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典籍在南宋时期被辑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四书》。朱熹等学者对《四书》的编排、训释、诠解,使得《四书》具备了任何单篇所无法比拟的理论力量。此后,元代学术承袭两宋理学而有推衍,明代心学则可视作理学之变型,清代学术兴起的远因亦可溯自宋学,可见理学与《四书》学相伴相生,成为理解两宋乃至近世儒学变迁发展的关键所在。
经典的创述、诠释与衍生,共同完成了儒学真理建构与传承的历程。本书所讨论的个案中,理学家以寻绎经文本义作为其解经的宗旨,逐步走出汉唐经学字字而比、节节而较的沉闷学风,希望通过与经典对话的方式以发掘《四书》中潜藏的深刻意涵,从而探得列圣相传之道。朱熹集两宋理学之大成,在历经数十年如一日的艰辛探求与逐字称等的研精覃思之后,撰作《四书章句集注》以表达其对经文本义与圣贤本旨的把握。理学家在《四书》诠释中所标举的本义、本旨,是从义理建构的立场出发对《四书》之学进行构塑与改造的结果。就中外经典诠释的一般规律而言,真正纯粹客观意义上的、完全没有主观介入的经典“本义”并不存在。在经典与阐释者之间存在一种互动关系,经典的意义存在于阐释活动之中,需要阐释者参与建构。理学家所追求并自信已经获得的“本义”是他作为解释主体参与建构而成的。这便赋予了经典诠释中“真理性”与“历史性”的双重特质。一方面,经典的意义因解释者“前见”的不同而呈现出种种差异,在不同的意义呈现中,诠释与经典之间的和谐、相融的程度确有区别,但理学家所孜孜以求的恰恰是诠释与经典之间一种恰到好处、相得益彰的状态。另一方面,理学家对《四书》等经典的诠释绝非凭空立说,而必然是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中进行的,将自身的经验与思考融入文本的训释解说之中。故而在考察宋代《四书》学与理学时,笔者亦主张从诠释者的历史时空、个体经验等维度加以深入理解,这也是笔者近年来继续《四书》学研究时所秉持的基本立场。
本书的撰作成于世纪之交。初版面世以来,有幸得到了学界前辈、同仁的指教、认可。然而笔者也深知,从理学发展的视域来撰写一部通贯的宋代《四书》学史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特别是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矢志于宋代《四书》学与理学的研究。在史料文献的便捷取用、个案研究的深入推进、学术视野的多元拓展的效应之下,相关研究成果汗牛充栋,这与二十年前笔者撰作初稿时的孤寂清冷已成霄壤之别。在新的条件与机缘之下,笔者力求以更丰富的史料、更准确的解读为基础,对两宋理学家诠释《四书》的理论、历史、价值做出更为详实的探讨,以对原版进行修订完善。故笔者不揣浅陋,略述鄙见如上,期待学界的指正、教益,同时也向关注和支持此书再版的学界同仁与友朋表达深深的谢意。
朱汉民 肖永明
2020年11月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吴钩】政府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