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创新发展及有效落地?实践者和研究者们这么说

栏目:观察总览
发布时间:2021-07-23 17:27:27
标签: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创新发展及有效落地?实践者和研究者们这么说

来源:“敦和基金会”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六月十二日庚午

          耶稣2021年7月23日

 

“敦和基金会”微信公众号编者按

 

7月3日,以“守正达人——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发展”为主题的敦和雅集在杭州良渚顺利举办,本次活动由敦和基金会主办、古道书院联合主办,20余位传统文化教育相关的实践者、研究者共同参与研讨,希望通过雅集搭建一个更开放创新的交流平台,让彼此了解、相互启发、携手共创。

 

自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以来,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经历了近30年发轫于学界、响应于民间的发展,2012年后在政府大力倡导下公办学校也积极参与其中。形成了相关研究机构、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公益组织及商业机构等多元主体共同探索的局面。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与保存、发展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其如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无法回避的时代命题。为此,针对“传统文化如何系统性落地到教学一线”,本期雅集深入思考和探讨了以下几个命题: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与宗旨是什么?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内容形式与现代教育的理念方法有机融合?

 

三、如何有效提升一线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与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呈现多元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案例,分享相关的实践者、研究者们对以上命题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内容已经过相关发言嘉宾确认,仅代表发言者观点。

 

撰文:王萌

 

编辑:泠溪

 

以传统经典为核心教学内容

 

案例一:杭州市拱宸桥小学

 

拱宸桥小学(简称“拱小”)于2003年开始探索“国学经典教育”的实践之路。现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的王崧舟,曾于2001年-2016年任拱小校长。

 

2003年,王崧舟发现部分班级经过一个学期的经典诵读,班风得到明显提升。于是从2005年开始,在全校有组织地推广经典诵读。2008年,拱小结合实际情况,自主研发了中华经典诵读校本并开设校本课程。从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及认知发展特征出发,设计孩子喜闻乐见的乐学模式。

 

学校主要通过“每天三诵、每课一练、每周一课、每月一查、学期一赛、学年一演”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种子功夫,并通过情景化陶冶(如:升旗典礼、课前瑜伽、入泮仪式、国学表演等)和诗意空间建构来开展“敬教”。

 

王崧舟认为,小学阶段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奠基式的教育,应不求大、不求高、不求全,要求种子功夫。传统文化教育是“文火煲汤”,不能急功近利去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案例二:古道书院

 

古道书院(简称"书院")扎根于杭州良渚社区,面向社区家庭开展传统经典传习活动,以期促进传统文化融入生活,提高社区居民传统文化修养。古道书院副院长李迎新在雅集上分享了书院面向家庭及社会开展传统文化传习的经验和思考。

 

书院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兼及道家、中国历史、古诗词等领域,由诗词入门,继之以儒家"四书",再进之以历史、道家经典等。按照"定、静、安、虑、得"的学习次第由浅入深,逐步开展,诵读、讲解和观察、引导并重,在学习过程中适度融入传统礼仪,希望学员知礼、习礼。

 

与此同时,书院也关注培养与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相呼应的亲子家庭氛围,引领家长和儿童共学经典、引导儿童回到家后有所践行,使"家庭-书院-学员"三者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提升,实现培育和化人的功效。

 

李迎新认为,传统文化传习活动关注的是个人修养与品德完善,不是知识灌输,是生活中时时处处的熏陶浸染,这种修养必然依赖家庭的支持。从这个方面来讲,家庭中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形成,对儿童而言,是兼具文化和教育双重视角的,参与者不仅要对文化有情怀有领悟,也要熟悉儿童心理和成长规律,具备专业能力的储备。

 

案例三:基层经典导读师资培养

 

本项目由多家文化单位共同发起,项目自2020年初开始实施,项目代表李敬对项目情况进行了介绍。

 

李敬认为,“面向基层百姓开展的经典学习活动比较匮乏,通过经典导读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并引导启发学习者将经典落实到生活日用中。”为此,该项目旨在培养一批可在基层开展经典导读的师资。

 

项目聚焦在一线的经典学习及践行,教学内容也围绕学与行两方面来选取,《论语》《大学》《学记》《孝经》为主读经典,同时开发孝悌践行、经典正音诵读、文化活动主持等实用课程。

 

教研团队围绕教学需求进行经典注疏研究成果转化,并以年为周期开展教学,同时学员自发组织经典读书会来共同学习,并引导、鼓励学员学习之后身体力行,如参与项目志愿服务或结合自身情况在社区组织经典学习。如此层层递进,形成知行合一、教学相长的中华经典传承与修习模式。

 

项目目前已开展两期,项目组希望经过三期摸索可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层经典导读师资培养模式。李敬认为,文化传承关键是弘扬经典,弘扬经典的核心在于培养师资。化民先化己,化己必由学,学应精修并力行,希望建立共享共益的平台,大家在平台上互学互鉴,共建经典传习的生态。

 

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教学体系

 

案例四:北京博雅明悦学校

 

北京博雅明悦学校(简称“明悦”)希望探索让儿童真正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的全人教育模式。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校长王立勇从他的个人成长和人生经历说起,介绍了创办明悦的初衷及其传统文化教育探索。

 

明悦的教育体系包括运动健康发展系列、生活实践课程系列、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西方文化经典选读、中西综合艺术鉴赏、可持续发展实践系列等内容。不同学科课程通过主题来连接,其中又以中国文化课(简称“国文课”)统摄整个主题式学习,国文课以“字”为核心延展出“字语文行”四个核心层面。

 

明悦课程体系中的国文课包括主题研究,说文解字,大量精读泛读优秀文化书籍和文学读本,并引导孩子写读书笔记、讨论辩论,以及以孩子自己的问题为基础开展自主研究。小学阶段的主题设计从认识身边的一草一木和节气生活开始,扩展到能飞会跑的动物,再到人文社会,从中国到世界,从地球到宇宙。

 

王立勇认为“玩”很重要,因此在明悦他始终坚持玩中学,包括传统文化的学习。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明悦学校希望用最简单的结构呈现最精华的内容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理解传统文化内核是什么,真正去了解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方法,思考方法,同时身体力行,修习体悟。

 

案例五: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

 

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简称“65中”)是一所建在故宫博物院边上的学校,学校根据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挖掘故宫丰厚文化资源,根据学科课程育人目标开发了故宫课程群。现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的占德杰,曾在65中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推动并见证了故宫课程群逐步发展的过程。

 

65中从2002年开始开展故宫主题课外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活动。2015年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引领下,学校从课程视角将各个学科与故宫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故宫系列校本课程。2018年学校又将故宫课程群进行了信息化、社会化和模块化的迭代升级。

 

因为故宫所涉文化与学科知识非常广泛,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技术等学科知识都可以与之找到关联点。占德杰介绍,目前已完成了三个层次(基础课程、拓展课程、融合课程)及四个领域(人文、艺术、技术、生活)共23门比较成熟的课程的开发。

 

占德杰认为,开展故宫教育不仅是传授文化知识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而且要在这些基础上进行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各地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各不相同,应积极依托本地特色进行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为了支持更多学校做这方面的探索,北京65中联合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在2020年底发起了故宫教育协作体,分享故宫课程群开发经验,支持更多学校老师开发在地化的传统文化课程。

 

传统文化与时代特征相融合的教育探索

 

案例六:亲近母语

 

亲近母语研究院是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的一个课题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家科研型平台性组织,主要做儿童阅读与母语教育,致力于培育优秀传统文化师资。雅集上,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分享了她对亲近母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探索思考及发展构想。

 

在研究方面,2016年发布了《儿童传统文化教育2016年度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传统文化图书、“母语之美”、“二十四节气”、“阅城”等课程,同时通过在线平台带领孩子们读《论语》《山海经》《史记》等。

 

在平台搭建和教师培养方面,亲近母语会举办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已办10届),今年论坛主题拟定为“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目前正在研发面向一线教师的传统文化教师培养课程。

 

在课程实验和教育实践方面,目前以“我爱吟诵”“二十四节气”两个主题开展学校教学支持及文化研学活动,研发了把“天地人”转化为教学循环的传统文化通识课。

 

亲近母语强调把生活与教育直接相连。他们鉴于孩子天生喜欢韵律,喜欢故事,喜欢亲自体验等特征,通过童谣诵读、古典诗歌吟诵等方式,把中国老故事进行创造性转化后讲给孩子们听,以及带孩子们做自然观察来让其获得对天地人的感受和体验。

 

徐冬梅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即在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内在超越的基础上,还要往前走一步回应儿童性、当代性、世界性三个现代性转型的问题,以此让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贡献于今天的儿童和未来的中国。她说,传统文化教育要培养有爱有趣、活活泼泼、真诚真实的人。

 

案例七:万物启蒙

 

万物启蒙创始人钱锋主要介绍了万物启蒙的底层逻辑、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及成果,以及万物启蒙如何探索打破学科边界,以“一物一课程”的方式将自然万物和传统文化整合成探究式的这一学习过程。

 

不同地域、不同风候下成长的儿童如何建构对家乡、民族和传统文化的理解?钱锋认为需要通过对在地风物的思辨来达成,需从最小的事物开始,切准儿童启蒙时期的认知特点,从离孩子生活最近的“万物”开始,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2016年,万物启蒙发起了“中国万物课程地图计划”,以课程研发和教师培训等形式支持全国各地近百所学校,从地方文化切入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探究式教学。同时通过培育在地的有光儿童友好社区,支持儿童突破学校学习模式进行社会化学习,以思辨阅读、公众对话、共享共创、同侪成长、家社协作等方式,支持儿童参与社区营造。通过主题式探究课程、人文游学和营地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探索“物”的精神活化。

 

钱锋认为,教学不可忽略儿童认知规律的重要性,成人应在充分尊重儿童认识的前提下助力探索世界。今天中国的启蒙教育急需要做的是,让孩子充分探究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打开中西文化融合的大门,既要感受到东方人文艺术之美,也要兼具自然科学的理性精神。

 

众议: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目的、现状及问题

 

7月3日晚上,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国学院副院长邓新文教授,分别分享了各自对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及目的、现状及问题的理解。

 

徐勇主要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三个方面,谈传统文化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落地的问题及建议。他认为,若要把传统文化教育做好,要准确把握教育目标,科学理解教育内容并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现在传统文化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教育目标功利化、道德化,教学形式仪式化、复古化,教学内容庸俗化、碎片化,以及教育过程的非教育化等问题。

 

“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广大学生将自己的生命根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人,变成一个自觉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徐勇说,“传统文化教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以未来作为出发点和根本,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邓新文从新时代所提倡的文化自信出发,谈了他所理解的传统文化对现今中国的价值及意义。他认为,儒释道都是修养工夫之学,不能在字面上兜圈子,而要信愿行然后去证道;传统文化教育要落地,首先要做到《大学》的“五止”及《孟子》的“五实”,同时传统文化教育要关注返本开新中的“返本”,本返得深沉、笃实、真诚,“新”自然会出来。

 

Tips:

 

《大学》“五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孟子》“五实”: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

 

观察及思考

 

为了丰富本次的雅集的探讨视角,从多种角度探讨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做,会议特别邀请了两位外部视角人士作为观察员——创新教育理论家顾远、浙江工业大学教师孙大鹏——分享了他们的观察及思考。

 

顾远先分享了对雅集主题“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落地一线教学实践”的一系列思考:什么是传统文化?让孩子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及意义是什么,是否已有共识?传统文化的内容哪些需要教给孩子?如何取舍和判断?如何看待传统和现代之间的融合、中国和世界的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法和儿童观与其他议题教育是否有区别?各家课程设计背后的思考值得探讨和碰撞。

 

他结合雅集案例分享,总结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作为一门单独学科、作为一个探究主题、作为一个课程体系、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每种方式都有可展开的空间以及相应的挑战,也都能够应用很多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方法。

 

关于传统文化教育如何创新发展,顾远认为在地化教学是很重要的方式。传统文化的教师是否可以设计出更多在地化的课程,并且和所要传递的理念、经典、典籍结合起来,这是见功底的地方。

 

孙大鹏说,这两天看到多元教育探索,这些案例也让大家再思考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从两天会议的议题及讨论看,传统文化教育的生态环境不是单一的,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很多元且有希望。在这样多样丰富的生态环境下,大家一起做尝试,并坚持往前走,有助于促进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

 

主办方致辞

 

作为本期雅集的主办方,敦和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沈旭欣、杭州项目部总监曹玉骞分别从机构文化使命及对传统文化教育资助思考的角度发言,分享思考与参会心得。

 

沈旭欣表示,敦和基金会的使命是“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人类和谐”。希望在文化传承包括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能够做大家的同道者,陪伴者和后援者。各位专家老师在雅集上的分享和讨论碰撞,也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文化和教育的传承与发展都是漫长的过程,不可急功近利。

 

敦和基金会十分关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代化、科技化、全球化是所有人会面对的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这些变化在几千年前的农业社会都不存在,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在现代如何传承与弘扬?这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积极行动去探索的命题。

 

曹玉骞表示,这次雅集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了非常多的智慧和可借鉴的经验。现代教育过度知识化技能化之后,构建价值观功能有所不足,但缺失并不因此要回到过去复古,而是古典精神可以为我们开创未来立本。不了解古典则不足以理解今日中国,我们希望可以在深入古典的同时立足现代、面向未来,这是敦和基金会在文化传承包括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希望努力实现的目标。

 

作为本期雅集的联合主办方,古道书院院长郭飞从其对传统文化育人次第的角度分享了思考与参会心得。

 

郭飞表示,这次雅集把在座每位研究者、实践者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理念模式探索都汇聚交融在一起非常难得和珍贵,尽管各自背景和视角不同,探索路径也不尽相同,但能感到大家出发点都很真诚,诤言挚语坦诚交流。古道书院一直关注传统文化在社区家庭关系中的浸润式融合发展,多年来探索出个人修养与品德完善的一些模式,经典阅读是功夫之学,修习定功,通过多亲近自然来提升观察力和解悟力,从而将文本运用到生活中去,加以思辨体悟,最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未来我们也将会继续在这方面持续探索,期待可以再在这样的平台与诸位诚挚相叙。

 

资助观察

 

敦和基金会项目经理王萌主要关注传统文化教育议题,并从议题观察和本期雅集举办初衷角度,表达了对该议题资助工作的思考。

 

随着对传统文化教育议题不断深入,观察到议题发展面临的三个问题,一是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薄弱。二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和现代教育的理念方法有机结合程度不高;三是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课程资源以及师资培养模式缺乏。敦和基金会希望能与大家一道共同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也希望通过这种雅集的形式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彼此生发,协同共创。

 

这次雅集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情况的微缩景观,我们看到了在家庭、社区,学校/课堂等不同场域,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社会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机构开展的多样探索。从全球化信息化下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背景看,传统文化教育也正是传统文化双创的重要载体,因此每个案例都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地指引形成的,有其发展脉络与沿循路径。

 

我们希望通过雅集搭建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坦诚交流互鉴、同时也跳出常态退而远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守正与创新的探索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自在其中。

 

 

 

▲第三十六期敦和雅集参会嘉宾合影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