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1-08-18 18:00:48
标签:古代科举、现代高考

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

作者:刘海峰

来源:“屈子书院”微信公众号

 

导言

 

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整整1300年,在唐宋以后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结构中占据着中心地位,科举考试成为人文、教育活动的首要内容。古代科举怎么考?现代人对古代科举有哪些误解?科举传统与当今高考改革有何关系?

 

2019年7月20日,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科举学的首创者和高考改革稳健派代表人物刘海峰教授莅临屈子书院讲坛,以“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为主题发表演讲,并与现场听众开展了精彩的互动。讲座由凤凰网湖南频道全球同步直播,在线参与人数多达45.6万;长沙理工大学教授、湖南汨罗屈子书院执行院长王琦担任嘉宾主持。

 

【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

 

刘海峰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到汨罗,来到屈子书院,主讲这么一个专题。汨罗是一个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古地,而且山清水秀,我第一次来,它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建的屈子书院规模这么大、品位这么高,真让我觉得难能可贵。

 

听说各位都是自发来参加这次讲座的,到这边交通不是很方便,大家能够热心地参加国学或者跟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说明汨罗以及岳阳的在座男士、女士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真正的热爱,我感到很高兴。

 

今天跟大家讲的这个专题是“从古代科举到现代高考。”科举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它与从隋唐到明清的官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社会发展历程密切相关。而高考是我们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一项教育考试制度,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人才培养的枢纽环节。按照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说的,高考是教育领域中具有政治意义和全局意义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原部长袁贵仁也说“高考是最复杂、最敏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有时候他说“太重要、太敏感、太复杂”,从来没有用“之一”两字。古代科举是人文教育活动的首要内容,当今高考是中国规模最大的考试,而且是影响最大、最复杂的考试,古代科举和当今高考都吸引了社会大众的高度关注。

 

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展开今天的主题演讲:一是古代科举怎么考,二是现代人对古代科举的误解,三是科举传统与当今高考改革的关系。

 

01科举怎么考

 

在座各位都是文化人或者至少接受过中学教育,读过《范进中举》这篇文章。不过我们以往对科举的认识不很全面,也不大准确。当然我今天用一两个小时的讲座也不可能讲得很细,只是稍微讲一下我们不很了解的内容,即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以前的科举考试,无论是在隋唐还是明清,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表现形式为文学。明清时期的八股文,形式上是文学的,内容实际上是儒学的,谈的是儒家经典。此外,还有应用文体的考试。以前科举考试主要是为了选拔文官,当然也有武举。今天主要讲文官的科举考试,武举影响相对比较小,历代选拔的武官人数也比较少。通常讲的科举考试基本上靠笔试,考儒家经典或者文学经史词章。考试题型或者方法,唐宋时期比较多样,比如说帖经、墨义、策问、诗赋。

 

唐代的时候开使用帖经这种办法,帖经从现在来看就是一种填空题。儒家经典,比如说“五经”,考的是记忆力和知识点。帖经就是把儒家经典中的一行或者一段文字中间贴掉几个字,让考生填回去。墨义则是名词解释之类的,也主要考儒家经典的释义。策问就是大的问答题。诗赋是文学作品方面的考试内容。

 

唐代的考试科目比较多。每年必考的“常科”有六科,即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书科、明算科。秀才科持续时间不长。进士科后来变成主要科目。明经科主要考儒家经典,考查考生对经典的掌握和理解及其衍义。明法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司法考试。明书科考的是语言文字和书法。明算科考数学。此外还有其他短时间举办过的科目,如专考历史的史科,用来选拔史学人才。唐代有自己的礼制,唐代宗在位时一度设置了开元礼科。还有道举,唐代皇帝姓李。据说老子(老聃)姓李,因此唐代皇帝推崇道家,曾经举办过道举,选拔道家人才。还有童子科,有的称为神童科,一般是十岁以下的人参加,偶尔也选拔十五岁以下的、天资非常聪颖的孩子。但是这些科目都影响不大,持续时间不很长。

 

宋代初期延续了唐代的科举制度,王安石改革把以前的明经科,如一经、五经等合并成一种,废明经诸科。进士科主要考儒家经义,还有时务策,即跟当时的传统社会实际相关的一种对策考试。唐宋时期,特别是宋代,科举考试到底以儒家经典为主还是以文学辞章为主,大臣们有过激烈的争论,有的大臣认为应考儒家经典,有的大臣如欧阳修、苏东坡等主张考文学。到南宋的时候,进士科分成两科:一个是经义进士,另一个是诗赋进士。从现代的角度看,一科考哲学,一科考文学,是专门选拔经学人才与专门选拔文学人才的两种考试。

 

元初没有实行科举制。后来的科举也只有一科,叫进士科。明清时候也只有进士科。明清时期,考试的层级固定下来。我们现在理解的科举其实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尤其是清代的科举。清代科举大致分成四级。一个是地方一级的考试或称童生试,包括府州县的考试,考上后叫“生员”或“秀才”。第二级是全省一级的考试,也叫乡试,都有专门的贡院。在明代到清代康熙年间,湖南没有独立的考场和乡试,所有湖南的举子要到湖北武昌考试,路途遥远,很不方便,特别是乘船要经过洞庭湖。而乡试的时间是农历八月,洞庭湖有时候风非常大,很不安全。于是湖南强烈要求独立设置一个考场。直至雍正元年(1723年),朝廷才在长沙专门设置了一个贡院,从此湖南有了独立的乡试,历史上称此事为“两湖分闱”。乡试是省一级的统考,考上的叫举人,其中第一名叫解元,我们现在的高考状元就相当于明清的解元。第三级是全国的统考会试。明初,考生到南京考试。朝廷迁都北京以后,考生全部去北京会试,考上的人第一名是会元。第四级就是殿试,发榜后成为进士。在四级考试中,最重要的还是全省一级的乡试和全国统考会试,全国的举人想获得进士名,必须要到京城参加考试。秀才、举人、进士三级科名相当于现在的学士、硕士、博士。

 

明清时期的考试内容比较稳定,明清500多年间,乡试、会试时间雷打不动。中国传统的科举,从宋代开始每三年举办一科,不像现在的高考年年考。唐代和宋代最初的时候也是每年考,后来演变成三年考一次。明清每隔三年,在八月十五日前举办乡试。乡试头场大多考八股文,从“四书五经”里面考七篇。第二场考官场的应用文如论、判、诏、表等。“论”类似现在的议论文;“判”是法律文书;“诏”是模拟皇帝下达的命令,相当于现在的主席令;“表”是下级对上级的奏表。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内容是跟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当然也包括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

 

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后,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内容有所变化。第一场考的是四书文三篇、试帖诗一首。明代清初不考试帖诗,但清代读书人基本上都会做五言律诗。五经文移到第二场,论、判、诏、表这些应用文都不考了。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第一场四书文即八股文,一般有三题,随便从“四书”中找一句话或一段话来考。所以八股文是一种古代的标准化的作文考试文体,命题容易答题很难。写好八股文很难。至于诗,作一首五言八韵的试帖诗就可以了。考试以后,为防止作弊,试卷不仅要密封起来,而且要誊录。原本卷子是答题的考生用毛笔墨汁写的,然后在评卷前用红色的朱笔抄一遍,这样考官阅卷时看不出是谁的字,非常公平。如果考官认识考生的书法,就可能作弊。

 

明清时期的乡试都在专门的贡院举行,里面有专门的考场。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考场,它是江苏省和安徽省合用的考场,最多的时候有2.4万个单间,能同时容纳2万多人在里面考试。湖南的考场最多能容纳七八千人在里面考试。

 

以前的科举考试最后发榜是隆重、盛大的。殿试一级试卷不再誊录,只把名字密封起来,所以考官可以看到考生的书法。清代留下的殿试卷很多,书法都非常好。按清代制度规定,科举殿试完以后,前十名的试卷要给皇帝看,因为皇帝是名义上的主考官,皇帝可以看到试卷的内容即文字和书法,但是看不到答卷者的名字和籍贯,因为殿试卷仍然是密封的,只是没有誊录。

 

02对科举的误解

 

科举是中国非常重要的考试制度,中国人对科举有很多误解,尤其是当时为了废科举兴学堂,往往把科举的坏处夸大,不提它的积极作用,所以导致后人误认为科举是一个非常坏的制度,一提到科举就想到它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选拔官员的制度,觉得很黑暗、很落后,甚至觉得很腐朽。2005年,我写了一篇文章《为科举制平反》,那篇文章里面讲到评价科举七个方面的误区,比如说科举无法选拔真才,这其实是对科举的一种误解。为什么?因为以前说唐宋的科举可以选拔人才,明清的科举僵化了,不能选拔人才。其实,明清时候的科举照样可以选出传统社会需要的人才。从隋唐到明清,大部分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著名学者都是科举出身的。

 

又如,说科举造成中国科技落后。唐宋的时候科技发达,明清的时候科技落后于世界,为什么落后?就是因为有科举,科举造成了中国科技落后。北京大学的林毅夫在一篇论文里也这么说,很多人跟着这么说。实际上,明清科技落后不能归因于科举,而是要归因于我们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即东方型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宋代的科技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先进的。唐代的科技也如此,远远超过中世纪的欧洲。当时科举非常兴盛,而且选拔出很多人才,包括沈括这样的科学家也是进士出身。从范仲淹到辛疾弃,不少会领兵打仗的人也是进士。能不能说当时科技发达也受科举推动?其实没有关系,科举与科技是两条不同的发展途径。我们的传统文化向来是重道轻器,手工业等都被认为是雕虫小技。例如元代科举停废34年,在没有科举的时候知识分子们做什么?你以为他们会去做科技、做手工业发明吗?没有。全部都去作诗、作画、写书法去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就是这样的。

 

还有人用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的黑暗。其实,科举制度的设计是非常严密的。清代的《科场条例》就是专门用于防止作弊的。科举作弊不是制度的问题,是考生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像现在的高考、公务员考试,能说有人作弊就表明高考、公务员考试很黑暗吗?包括现在的高科技作弊,都不是高考制度的问题,是有人想通过不正当手段来竞争的问题,所以说用考试作弊说明科举制黑暗,这是一种误解。

 

又有人说科举考试不公平,因为它是统治阶级内部的选拔,选拔的都是地主阶级的后代,实际上这也是似是而非的看法。50%的进士祖上三代没有做官经历这一数据,是史学大师何炳棣通过4万多名进士和举人的样本做出来的量化分析的结果。明代也有官员说,当今考取功名者“强半寒素之家”,也就是说,考取功名者有半数以上是平民家庭出身的。科举考试是传统社会选拔人才的最公平的制度。古代任何国家都没有比科举更公平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我们有什么理由说科举不公平呢?

 

再如,有人说妇女无权参加科举,把半数人排斥在外,因此很不平等。甚至很多研究科举的专家也这么说,这也是一个大大的误会。不能参加科举不是制度的问题,而是时代的问题,是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问题。传统社会的官员全部是男性,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在中国,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这样的,这不是科举制度的问题,而是传统社会的官僚结构使然。

 

另一个误区是说科举造成官本位体制。其实,在没有科举之前,官本位体制早就形成了,中国已经是一个官本位体制国家,有九品、十八阶、正从等级。比如太学里面的官员都有品级,所有的官员都有品级。现在没有科举,你说高考是不是科举?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科举,但不是真的科举,因为以前的科举可以考到很高层次的官员。孔门弟子提出的“学而优则仕”这种理念,在很早以前就形成了,它与科举制度有关,科举制部分强化了官本位体制,但不是官本位的主要原因。

 

最后还有一个误区是说科举造成官场腐败。有人说清代官场腐败是科举造成的,台湾政论家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就是这么说的。实际上官场腐败并不是科举造成的,实行科举制就是为了防止官场的腐败。如果没有科举这个入口处的把关,清代官场会腐败更严重。

 

我们对科举有许多误会,过去已经把科举妖魔化了,现在需要还其历史本来面目,要为科举制正名,为科举制平反。台湾地区的传统文化跟祖国大陆的一样,台湾以前也有跟高考差不多的联考,有人为了说联考不好,就说它已经变成了科举,南怀瑾说这是欲把打倒对象“妖魔化”的手段。在20世纪90年代,华侨出版社出版了一套《黑二十四史》,分五卷,第五卷收了缠足史、宦官史、盗墓史、科举史、酷刑史,科举跟这些摆在一起,可见在相当部分中国人眼中或者心目中,科举是非常黑暗的制度。缠足当然是非常丑陋、泯灭人性的,以前女性从小就缠足,非常痛苦;宦官是一种陋习,只有中国才有,也是泯灭人性的;酷刑、盗墓都是很不好的东西。科举在20世纪90年代被很多人看成是这么坏的东西,所以我说需要为科举正名,为科举制平反,我们要澄清对科举的误解,走出科举评价的误区。

 

过去中国人在评价科举方面有一个一元史观,也就是简单片面地划分历史人物进步与否的办法,凡是批评科举的则说明其进步而受到肯定,若说科举好话则属于落后人物。比如黄宗羲、顾炎武对科举八股有一些批判的言论,因而被认为是进步思想家而受到充分肯定。而对古代很多说科举好话的人要么不提,要么就说他落后。还有的是同一个人,比如梁启超,他既说科举的好话,又说科举的不好,已出版的多数论著往往有意无意地省略他肯定科举的言论。

 

其实科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考试制度,曾经有各种各样的考试形式和题目。尤其是在1901年科举改革以后,不再考八股文。第二场考策问,考的就是当时内政外交的内容。例如1902年,江南考试第二场的题目,当时规定考五道策问题。第一道是:“中外刑律互有异同,自各口通商日繁,交涉应如何参酌损益,妥定章程,令收回治外法权策?”当时五通商,有一些口岸开了,当时我们是半殖民地国家,海关等很多重要权力被外国人掌管,外国人犯法不能判刑,这道题要考生对收回治外法权提出对策。第二题:“证明公法,他国能否干预内政之例,以慎邦交而维国柄策?”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主权更重要还是人权更重要?列强要干预其他国家内政,我们如何维护国家的主权?第三题:“各国改用金币始于何时?金价日增,其故安在?主之者何人?若中国偿款用金,亏损甚巨,拟亟筹抵制之方策。”这道题相对容易,等于知识题。从1901年至1902年,中国金价涨了很多,八国联军跟我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要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和约已经签好,要用银元赔偿。金和银是同样的本位,一年之间金价涨了很多,如果还按照金价赔款,我们要多赔很多款,这道题是让考生提出抵制办法,大家看看,科举考试可以这样命题,考试内容跟现实这么密切相关。这在现在就是一种考能力的题目,看你如何回答。

 

第四题是农学方面的问题。第五题是格致方面的问题。自然科学在清末以前不叫科学,叫格治学。“科学”一词最初还是从科举来的,因为以前的人备考科举叫“科举之学”,后来简称为“科举学”,南宋时简称为“科学”。近代日本人借用汉字“科学”来形容西方的自然科学即分科之学,因为科举最初的含义就是“分科举人”。后来中国人再从日本转用过来,用科学取代了格治学的称法。1902年,江南乡试第三场还是考“四书五经”义,但是明确规定不准用八股文,也就是说文体改变了。清朝末年科举考试实行了很大的改革,已经向近代中国文官考试制度转变了。

 

我们再来看1904年最后一科会试的考题。第一题:“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19世纪后半叶,很多中国人被骗或者被抓去美国做苦力,修西部大铁路之类的,修完铁路以后要遣送回来。这道策问题说到了,原来的合约十年期满,要如何驳正原约,保护大清的侨民。这个题目是很灵活的。第二题也是非常灵活的:“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日本明治维新聘用很多外国人,国家发展了;埃及也聘用了大量外国人,但是最后变半殖民地国家。这两个国家都聘用了外国人,但结果如此不同。这道题要举子们据此分析利弊得失,这对当时中国的改革是非常有用的。第三题:“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第四题讲农业方面的:“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包括讲土地、资本、劳力,跟现在讲农业差不多,现在大概还要加上一个方面即技术。当时不怎么讲技术,但是土地、资本、劳力都是差不多的。第五题也是能力题,内容跟教育相关:“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这里讲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或者实业教育,何者更为优先的问题。清朝末年,国家积贫积弱,财政困难。考题是让举子们讲清楚,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应优先哪一种。这个题目是非常灵活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但是要讲出道道来并不容易。所以这种题目不仅考知识,更主要的考能力。

 

科举考试有各种各样的内容,其中包括一些奇怪的东西。比如说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也举办科举考试,考试用八股文,考试内容很奇特。如湖北乡试第一题:“真神独一皇上帝”;第二题“皇上帝乃真皇帝”;第三题“天父下凡事因谁,耶稣舍命待何为?”如果当时全中国被太平天国占领,中国的知识分子全部学《天王诏书》,都要服膺西方的基督教,那么中国一千多年来的正统儒家就会完蛋了。当时太平天国要所有知识分子学这个东西,实在可怕。但太平天国的科举也是实实在在的科举。

 

那么,什么是科举?科举就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或者方式。科举制度非常复杂,1300多年中国科举史上有很多变化。唐宋时候考明算、明法科等肯定是科举,明清考八股文肯定也是科举,1902—1904年主要考中西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知识也是科举。李自成打到北京以后建立大顺政权,不考八股文,就考策论,也是科举。太平天国时期,考试内容是《新约》和《天王诏书》,也是科举。上述都是科举,可是很不一样。科举还可以是考以满蒙文字为内容的翻译科。清朝末年还考一种经济特科。科举的题型和内容可以不断变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科举考试的实质就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

 

对科举的评价,我们可以看看邻国的态度。韩国实行了900多年的科举,在1994年韩国废止科举100周年的时候,韩国政府出面举办了再现科举盛况的纪念活动。由中央政府出面,在以前殿试的地方即皇宫(景福宫)举行了模拟科举考试,这是我们的邻邦对待科举的态度。现在韩国每年还举办类似的科举活动,在地方上也是这样的。各个地方把纪念科举的活动作为复兴传统文化的一种仪式,这是很值得中国人思考的。现在韩国发展到用电脑来体验科举,题目还是古代的,但是形式上已经演变成现代的。考完以后发榜、游街。韩国在2000年的时候还发行了纪念科举的邮票。韩国人十分重视、纪念、传承科举文化,而我们现在该怎样对待科举文化遗产呢?

 

科举需要一个拨乱反正的过程。以往我们对科举的理解太片面,过于以偏概全,产生了很多误解。清末民初的时候,人们对大部分东西都采取否定的态度,儒学被否定,书院被否定。学堂兴办起来,科举也被彻底否定,甚至连汉字也要否定。在五四运动的时候,曾经有一批著名学者说汉字是表意文字不如表音文字,是落后的,要彻底废掉汉字。所以我认为像科举、书院、国子监,就像过去的帆船、线装书、犁等,虽然一度被时代所否定了,但并不应该永远被否定。

 

为科举制平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为高考改革保驾护航。2005年,我在《书屋》发表了《为科举制平反》的文章,后来这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作为封面文章全文转载。2005年底,新浪网开展了一个年度文化人物评选,共12个人入围,包括刘心武、金庸、崔永元、季羡林等,我也被列在上面,就是因为我提出为科举制平反。他们都是著名人物,而我沗列其中,大概是大家认为科举确实是需要平反的一个旧的制度,所以那时掀起了一次反思科举的文化潮流。

 

03科举传统与高考改革

 

接下来讲科举传统与高考改革。现代高考与古代科举有许多共通的地方。首先两者都是为了选拔人才,采用的是公开考试、择优录取的公平竞争方式。其次,两者都由政府举办,都有严密的考试程序,科举的这些程序如编号、密封、监考、回避等都被现在的高考所沿用。从考试作用来看,科举和高考两者有类似之处,所以中国高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土壤,目前高考改革中遇到的一些两难问题跟历史上科举出现的问题差不多。高考改革中一些根本性和带有长期性的问题,必须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才能看得更加清晰,古代科举考试对现代高考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说高度重视教育,甚至过度重视教育传统;着重以考试成绩作为大学招生的主要依据。

 

现在高考无论怎么改革,如果过度重视教育的价值观不改变,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很难。我们的民众非常崇尚名牌大学,父母亲对孩子的期望普遍很高,望子成龙的心理非常强烈,只要一个孩子上中学,父母亲基本上不得安生,要花很大精力。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现在,中央下了几十个文件,这说明减负很难。

 

科举时代重视教育和考试的传统,在当代有不同形式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科举有如古代的高考,高考有如现代的科举,两者考试的内容不一样,但是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科举有很多经验和教训,第一个是关于考试存废利弊之争,即要不要考试。考试肯定有很多问题,现在讲的唯分数、唯升学,都是与高考有关的。历史上科举也是这样的,容易造成智育一枝独秀而基本上不看德行。中国历史上有过六次科举存废之争,即关于要不要继续实行科举的争论,最后是由皇帝做出决定。科举考试的利弊和存废,该不该用考试的办法,这种争论跟现在的要不要使用高考的争论,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十几年前很多人提出要废高考,2007年中国恢复高考30周年的时候,甚至有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正式议案上提出废止高考。当然高考问题很多,但是改革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废止高考以后肯定会出现更多的问题。总之,科举存废与高考存废有很多相似之处。

 

统一考试与考查品行之间的矛盾。要保证统一考试的公平性,就不能管平时的表现和成绩,只看考场上体现出的水平,容易造成应试教育。而考查品行,看平时表现而不看平时成绩,则容易丧失考试的公平性,所以这是一个两难问题。为了弥补高考的不足,所以就有推荐保送、高考加分、自主招生等形式,但是最后也坚持不下去。例如在两个月前教育部公布了今年自主招生政策,与去年相比,今年各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整体收紧。为什么?一个是奖项类别大幅度缩减,第二是发表论文和文学作品的不再纳入报名条件。

 

关于考试公平与区域公平的争论,历史上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之处。现在的高考与古代科举都有区域公平的问题。科举时代,起初也是区域之间自由竞争。最初出现区域公平争论的是北宋中叶的司马光与欧阳修。在唐代,90%的进士是北方人,湖南、福建考上的不多,福建的更少,当时宰相的比例是南方人8.7%,北方人91%。到了宋代完全调了一个秩序,北宋中叶,欧阳修、司马光生活的年代,90%的进士是南方人,如果加上南宋,整个宋代95%的进士是南方入。即使是北宋中叶,也有90%的进士是南方人。所以司马光提出考虑一种均衡的办法,主张要分地区录取入才。欧阳修反驳说,既然科举是通过考试取士,是非常公平的制度,不应该改变这个制度,应该以水平和成绩来录取人才。争论的结果是不了了之,后来还是完全按照考试成绩的规则来录取。

 

到了明代初年,刚开始90%以上的进士是南方人。例如永乐二年(1404),前7名都是江西吉安人,一个地级市,全国会试的前7名是他们的,前30名里面有24名是江西人。明初江西入非常厉害,后来进士高度集中到江浙一带去了。明洪武三十年(1397),出现南北榜事件,科举取士南北失衡的问题集中爆发出来。当年春天会试发榜,52个考上的人中没有一个北方人,全部是南方省份的人,于是北方的举子闹事,说考官不公,这里面肯定有作弊。朱元璋认为有问题,于是找另外一些考官复查试卷,最后认定没有作弊问题。因为以前考八股文,好文章都看得出来,叫“文有定评",于是维持原榜不变。北方的举人又闹事,集体上访,说第二批去复查试卷的人也是南方的,因为多年来都是南方人占着高官的位置,说南方人袒护南方人,造成群体性事件。后来朱元璋龙颜大怒,下令把考官杀了几个。当时状元是福州人,也被杀掉。其中一个主考官年龄大了,没有杀他,把他流放掉。千是重新考试。原来一般都是三月份会试殿试,这次会试殿试推迟到六月才发榜,最后录取的61名全部是北方人,没有一个南方人。这个事件虽然离奇、富有戏剧性,但这却是历史上真实的事情,史称“南北榜事件”。到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开始实行南北卷制度。康熙五十一年(1712),确定以分省定额录取代替南北卷制度,按各省应试人数多少和文风高下确定会试名额。

 

中国历史上考试区域公平的矛盾,与现在高考分省定额录取制度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古代的科举冒籍和现在的高考移民如出一辙。分省定额的办法有优待照顾边疆和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用意,从自由竞争角度来看有所不足,但是从促进落后地区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来讲有积极意义。关于全国高考分省录取是否公平的争论很激烈,一直是教育领域最敏感和复杂的问题之一。

 

古代科举与现代高考还有一个方面是一脉相承,即防止作弊的措施与方法。这点大家很容易理解,限于时间,不展开讲了。

 

最后一点是关于考试科目与内容的演变。唐代有各种各样的科目,到后来只剩下进士一科,这是考试追求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演变的结果。为了保持考试区分度,考试难度必须增大,所以造成出偏题、怪题,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我曾经系统研究过高考改革中的两难问题,发现共有八对矛盾或八对两难问题,其中之一是灵活多样与简便易行的矛盾。上海、浙江率先实行的新高考最灵活多样,但是纷繁复杂,有很多问题。前两年一般还不让人家讲,现在已经初步放开了。后来跟进的省、市不断地删繁就简,比如海南省的新高考就改进了,3+3的后3门考试时间就合并到高考时间进行。今年四月份开始公布的,包括湖南省在内的八省、市新高考改革方案,是在借鉴第一、二批试点省市的基础上做出的改进。3+1+2的科目论证过程中,我是非常赞成3+1+2的,因为3+3问题非常多。如果采用3+3科目组合,湖南省的家长压力会大很多,中学老师的压力也会大很多。3+1+2毕竟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或者物理必选科目,用原始分,区分度会好一点。这一方案在八个省的考试院征求意见时,得到很多人拥护。因为这一方案既增强了学生科目的选择性,防止避难就易弃考物理,又能弥补3+3模式出现的一些问题。当然,现在也有上海、浙江以及第二批的四省、市继续实行3+3模式。有人说3+1+2是高考改革的倒退,我不认为是倒退,新方案是对文理分科和3+3方案的折中,我觉得这种改进有它的合理性。总之,现在的新高考如果指定了物理之后,可能出现有不少人弃考化学的现象,因为化学是在剩下的四门里面难度最大的。因此,3+1+2科目组合还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今天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各位!

 

(王琦整理并经主讲嘉宾最终审定)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