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
作者:姜楠(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十一月十八日癸卯
耶稣2021年12月21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 讯12月2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合办的“哲学的殿堂——2021年度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名家讲座系列”第十讲“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1302教室顺利举行。本场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李景林教授主讲。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增光副教授主持。讲座开始前,他向大家介绍了李景林教授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成果。李景林对儒家“教化”观念用力颇深,对于“教化”儒学、“教化”哲学提出了很多极富创造性的见解。在这一领域著作颇丰,早年的《教化的哲学》,以及近年来的《教化儒学论》、《教化儒学续说》等都以“教化”为思考核心。李景林通过“教化”梳理儒学史,分析儒学精神,从而建立了一套一贯的儒学体系。本次讲座“儒学的价值观念与价值系统”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传统价值观变迁史”的成果,也凝结着李景林对“教化”这个主题的最新思考。
讲座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李景林指出有两个要点。一是,儒家研究价值问题并不仅仅把它当作哲学中一个不太重要的部门,而是把价值问题当作整个哲学的核心和辐射源,一切哲学问题都由价值统摄,价值问题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二是,儒家并不是在理性与感性相区分、“是”与“应当”相分隔的前提上理解价值,而是要在“是”与“应当”本原一体的基础上理解价值,从而建立道德必然性的基础。针对这两个要点,李景林从三个层面具体阐述了他的其观点。
第一部分是“心性论论域中的人性论”。李景林指出,人性论问题和心性论问题是儒家哲学的核心问题,但在儒家看来,人性论和心性论不是并列的两个问题。儒家讲人性不是抽象地讲,也不是以分析的方式把人理解为生物性、社会性、道德性等数性的综合,而是以人的存在实现为进路,落实到心性、性情这个论域中动态地展现人性的内涵。传统儒家不能认同“人和动物有相同的生物本性”这一说法。《孟子·尽心上》有言:“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形色”是我们的情感生活,和动物不同,只有我们的修养达到了圣人的高度,形色作为人的天性、人的本质性才得以实现。儒家讲人性是在人类存在的整体性上来展现人类的内涵。
具体而言,儒家从心上来确立性的概念,而性在心上显现出来,就是情。儒家的人性论是即心而言性、即情而言心,人性要落实在人的情感生活的修养历程中,动态敞开其内涵和意义。在儒家思想中,人和周围世界打交道的最初方式不是划分主客的认知,而是情态,即移情于物。进一步说就是,情表现的根据落实到气上。气是体之充,人的肉身实存的本然状态就是孟子所说的“平旦之气”、“夜气”。《中庸》也强调“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诚”是性之德,是性的实现环节,在“诚”中包含着“明”。“明”指向的知不是认知之知,而是指人和物相交接、即情发用为行为时的决断和作用。诚明互体,作为人的存在之实现的“诚”,与作为存在实现的自觉作用的“明”是不可分的,因此,人存在一个先天的逻辑结构,这个结构可以用孟子的话归结为“能知一体”。能和知是先天一体的,能是存在的概念,是人存在的动力机制,人的情感生活、气质、意志都是能。而知因能而发用,依存于能,二者共同内含于良心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儒家讲的道德情感不是一种现成性的本能,本能是可以随着人理性的发达逐渐减弱、消失的。我们不能把道德情感理解为贬义的情感或纯粹的自然情感,它具有自身的先天结构。因此,儒家所说的人性本善是建立在能知一体的当下原构型情感表现之上的。这也表明了人和其他动物的不同。人先天有人性本善的结构和当下的情感表现,这是儒家价值观念的基础。
第二部分是“‘原始的伦理学’义的伦理价值观”。这一部分的核心内容是从“是”和“应当”本原一体的意义上理解儒家的价值。儒家哲学循道德和人之存在实现的进路建立自身的形上学体系,其道德、伦理,是一种超越事实与应当、理论与实践之别意义上的伦理价值观念,而非西方哲学传统的、在学科和部门分化前提下的那种“狭义的伦理学”的观念。儒家哲学处理人和周围世界的关系,首先表现为以物我的存在和实现为前提的“天人关系”,而不是以思维和存在之分别为前提的主客关系。儒家哲学的“天人关系”,是天、人各在对方中映现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种二元分立的关系。
儒家的价值观念,是从移情于物的角度出发建立起来的,具体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肯定事物自身的价值,借用黑格尔的话说是“自在的价值”。第二个层面呈现在人的态度上,在人我之间的关系中实现出来。人的存在总是敞开的,不断丰富自身。同时,人的自身展开又是有限度的,人总是处于不断敞开自己,又不断遮蔽自己,并不断消解遮蔽的过程中,不断展开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回归自身的过程。展开是人道,回归是天道,人道并不违背天道,把人道实现出来就是人道和天道的统一。用黑格尔的话可以说是“自为的价值”。第三个层面是通过人性的实现而达到和周围世界一体相通,呈现物的本有的价值,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自在自为的价值”。一方面,天地的固有价值通过人的自为的价值实现出来,另一方面,天地的意义、固有价值在人的自觉状态中达到了自觉。在此意义上,人和天地万物就成就了一个光明的大和谐,这就达到了儒家形上价值的实现。
第三部分是“旁通而上达的价值系统”。这主要分析儒家的价值系统和价值实现的途径。李景林将旁通和上达两者结合起来解释儒家的价值和形上学系统的特点。旁通是个体存在之横向范围上的“超出”和展开。比如儒家经常讲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是“旁通”。但旁通相对于上达来讲,表现出一种平面和实存限定性的关系,而在人的不同层次的限定性中又都包含了超出自身存在性的结构。比如“亲亲”,这是人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而《孝经》讲“父母之心,天性也”,个体能够将这种对自己父母的亲爱之情推扩到他人的父母,这就超出了自身,包含了一种立体的关系。朱子讲“格物致知”,人却不能格尽天下之物,但我能够通过有限的格物超克人,战胜我当下的实存,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人就在这种超越、立体的关系中实现人我之间通达的道德的价值,这就是上达。儒家通过旁通而上达的方式,把上达这一极贯通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我们的日常生活都有了超越的价值和意义。李景林指出,这一点是儒家实现自身价值、达到形而上学的途径和方法,同时也表现了儒家价值系统的特点。
讲座后,刘增光作了总结,他指出李景林对一些儒家经典文本和“情识”、“旁通”、“上达”等儒家词汇的诠释非常深刻,同时,他把儒家关于伦理、价值的思想和黑格尔、海德格尔等西方哲学家的理论进行比较,展现了宽广的研究视域。
在进入互动问答环节,线上线下的观众踊跃提问,李景林分别针对“儒家如何处理杀生问题,杀生是否是对事物价值的毁灭”,“儒家的价值系统如何在历史中展开”,“自我教化和社会教化对儒家君子养成的作用”,以及“儒家‘仁者与万物同体’与道家‘道通为一’思想的异同”等问题一一作出了精彩的解答。
本次讲座采取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线上通过腾讯会议、B站同步直播。讲座持续了约两个半小时,李景林为大家奉献了一场关于儒家“价值”观念的文化盛宴,线上线下反响热烈。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