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古籍守初心,数字赋能向新行
作者:谢伟锋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二月廿六日庚辰
耶稣2022年3月28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要追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之奥秘,会发现古籍之“经典永流传”,不啻是一个重要的答案。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如何让中华古籍这一人类的灿烂文脉延续至今,并以更让人接受的方式打开,无疑是现代人的破题。
此前,因为传统文化热的强势回归,加之媒体和公众的关注,使得国人对古籍这一“精神反刍之范本”有了全新认识。然而,“火起来”是开始,“活起来”才是目的。我国现存古籍有20万种,据不完全统计,其中已经数字化扫描影像的有8万种,而实现文本数字化的仅有3-4万种。在互联网加快了人们阅读便利性和丰富性的当下,如何让古籍“一目了然”,无疑是需要“解卷人”的。
古籍数字化虽然是众多有志之士共同的努力方向,但做到开放共享,为公众接触古籍提供便利的渠道已非易事。在此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则更需要多层面的创新。例如近期字节跳动向北大教育基金会提供捐赠,全面支持“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的工作,研发古籍数字化平台,利用智能技术加速中华古籍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向全社会提供公益化服务。都说“书当快意读易尽”,但在汗牛充栋的古籍矩阵面前,试问又有多少人能信手拈来?“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以“北京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为研发基地构建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让古籍能够以文本的形态加以检索、关联阅读和深度挖掘与利用。这样的“工具箱”打开,已是在纸面上开启了一场“凿空之旅”。
要形容中华文化典籍的精气神,“厚重”一定是准确的关键词。虽然古籍的物理形态是轻如蝉翼,但在考古文博的范畴中,它们必定是“国之重器”般的存在。是放在“馆舍一隅”,还是走向“大千世界”,取决于我们用什么方法让其“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单霁翔曾说过:“不创新,没有一家博物馆的大门能够开得下去。”基于此,既满足了知识学者和普罗大众对文化生活的精神需求,也贴合了互联网时代与考古文博的同频共振,数字化平台主动让古籍“出圈”——此举不仅达成人民群众与中华文化的“美美与共”,也让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脉络得以清晰地展现。一边是千古文物,一边是数字技术,当“旧”与“新”相遇,就已是“为往圣继绝学”。
站在千年历史的厚土,仰望璀璨文明的星空,居于中间的“人”,是为赓续文脉的薪火所在。日新月异的中国,正在走近全球舞台的中央,文化古籍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书山有路”,更能从容自信地与世界进行文明交流互鉴。怀有历史的格局,扛起文化的担当,字节跳动携手北大计划搭建一座古籍智能化数字图书馆,就是旨在让更多海内外的研究者、爱好者以更高效、便利的方式获取古籍里蕴藏的丰富知识。“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传承古籍守初心,数字赋能向新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关键节点,我们都有必要让自己有“知来处,明去处”的精神溯源。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务必要完整交给后人,只因这其中有“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的文化密码。从“面对面”到“屏对屏”,在古籍的“旧貌”换“新颜”中,我们更能体会一份开卷有益,也由此完成了一次薪火相传。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袁秀】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
【下一篇】【孔德立】反求诸己与学以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