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敏】中国传统教育无精英与民众之分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04-15 20:01:35
标签:传统教育

中国传统教育无精英与民众之分

作者:唐晓敏

来源:“文字研究”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三月十三日丙申

          耶稣2022年4月13日

 

 

 

教育界許多人都認爲,中國古代的教育是“精英教育”,這是不確的。中國古代的教育,至少是從孔子開始,就是面向大眾的,孔子著名的“有教無類”,就是主張教育大眾化。任何人都需要也可以接受教育。孔子的學生,有富人也有窮人。

 

中國古代社會,由於學習是低成本的,有幾本書就可以學習經典。因此,只要父母重視孩子的教育,窮人家的孩子也能讀書。

 

清代學者、文學家汪中,7歲父親去世,家境貧寒,母親靠爲別人做鞋維持生活。汪中小時候上不起學,由母親教讀“四書”及當時私塾中的一些讀本。他後來描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時講:“所居止三席地,其左無壁,覆之以苫,日常使姊守舍,攜中既妹傫然丐於親故,率日不得一食。歸則藉槁於地,每冬夜號寒,母子相擁,不自意全濟,比見晨光,則欣然有生望焉。”(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即使這樣,汪中童年還是接受了《四書》的教育,爲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黃仲則(黃景仁)四歲喪父,7歲時跟鄰家的一位寡母讀書。兩個家庭都非常貧窮。他後來寫詩《題洪稚存機聲燈影圖》,描述了當時的情形:“君言弱歲遭孤露,卻伴孀親外家住。塵封蛛網三間樓,阿母淒涼課兒處。讀勤母顏喜,讀倦母顏悲。不惜寒機杼千幣,易得夜燈膏一瓻。燈火尚可挑,機斷不可續。樓鳳刮燈燈一粟,書聲機聲互相逐。”

 

齊白石幼年接受的是傳統教育。他回憶說:“我們家,窮得很哪!”那時家裏有五口人,只有水田一畝,連吃飯都成問題。但他還是讀了《論語》。先是跟他的外祖父讀了《論語》的一半兒,家裏就讓他回家放牛、砍柴。他是在上山放牛、砍柴的間隙,讀《論語》的。白石老人說:

 

“我每回上山,總是帶著書本的,除了看牛和照顧我二弟以外,砍柴撿糞,是應做的事,溫習舊讀的幾本書,也成了日常的功課。……我上山雖仍帶了書去,總把書掛在牛犄角上,等撿足了糞,和滿滿地砍足一擔柴之後,再取下書來讀。我在蒙館的時候,《論語》沒有讀完,有不認識的字和不明白的地方,常常乘放牛之便,繞道外祖父那邊,去請教他,這樣,居然把一部《論語》,對付著讀完了。(齊白石:《白石老人自述》,第42、43頁,三聯書店,2010年)“窮得很”的家庭的孩子,也能讀《論語》。

 

美國學者吉爾伯特•羅茲曼在《中國的現代化》一書中說道:在中國,“精英與民眾的教育之間沒有嚴格的區分界限。當然,‘書香門第’的孩子,父母聘得起家庭教師,所受的教育自然遠勝於納那些‘十多人擠在一間小屋,不斷高聲朗誦,死記硬背不知所云課文’的貧家子弟(馬敘倫語),然而,他們都學習著相同的內容,所以家境的變化或個人才華上的差異,足使書香門第的子弟無所成,也足使貧寒人家的子弟登科中舉。([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主編:《中國的現代化》,第170頁,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這段話是值得注意的。“精英與民眾的教育之間沒有嚴格的區分界限”,這完全符合中國古代教育的實際。

 

中國古代教育中,孔子是最大的教育家,是一個繼往開來的歷史人物。孔子之前社會是貴族社會,當時的教育可以說的精英教育。但從孔子開始,以孔子的“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提出和實施,中國教育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即大眾教育階段。而在宋代之後,世家大族退出歷史舞臺,整個社會成爲一個平民化的社會,大眾教育更成爲中國教育地方本質特點。

 

1820年英國傳教士米憐說過:“和其他現代異教國家相比,教育在中國相當普及。”基督新教傳教士馬訓禮認爲,中國的教育已十分普及,他們的道德教育比自然科學更有水準。”(左松濤:《近代中國的私塾與學堂之爭》,第3頁,三聯書店,2017年)

 

英國漢學家德庇時更說:“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國,知識和教育的傳播滲透到了底層階級,極大地推動了國家的普遍繁榮與和平。在這個帝國的無數個百萬人口中,幾乎每個人都能讀能寫,水準足以應付日常生活;下層社會的識字率之高值得尊敬。……每一個中國人都讓自己的兒子去上學。”(同上,第4頁)

 

1979年,美國學者羅友枝出版了《清代的教育與大眾識字率》一書,……她認爲,隨著日常生活的日益需要,加之印刷業的發達,啟蒙教育僅需低廉的學費等條件,到19世紀後期,清代男性的30%—40%,女性的2%—10%會讀書寫字了,每家至少有一人識字,男性的識字率與德川日本和17世紀的英國相同。該書對清代的義學、社學和家塾都做了一定量化研究。(同上,第62頁)

 

《中國的現代化》:“估計德川日本時期的男性識字率爲40%,……清代中國的識字率接近德川時期的日本。30年代的一次同齡人統計表明,50歲以上的男性識字率是40%。”他又說:“德川時代日本和清朝中國的民眾技術和經驗水準明顯高於同時代的俄國。和日本一樣,中國具有高度的男性識字率,收入稍有盈餘的城鄉家庭子弟都能享受初等教育;貧寒而有才華的孩子可以進入免費學校或有補助的學校去求學。([美]吉爾伯特•羅茲曼主編:《中國的現代化》,第183頁,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一如其他前現代社會中的人民一樣,許多中國人並非在學校接受教育。但幾乎又與其他各國的情況都不同,受教育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並受到極大的尊重。”(同上,第10頁)

 

中國學者的相關研究,也得出同樣的結論。有研究指出:根據30年代的一次統計,50歲以上的男性識字率約是40%由此推算在清代男性的識字率大致在30%到50%之間。(楊桂華:“從傳統到現代化”,見《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啟思錄第3卷》,第240頁,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年)

 

傳統教育之所以能夠大眾化,首先是傳統教育的起點低。無論貧富,都可以讀書,接受教育,教育是低成本的。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