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迎辉】君子如何为学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07-16 00:13:00
标签:君子

君子如何为学

作者:赵迎辉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六月初十日壬戌

          耶稣2022年7月8日

 

“君子”是我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的典范。“君子”的本义是指“君王之子”,是就社会地位而言的,广泛见于先秦典籍当中,用来泛指贵族。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贵族的衰落,“君子”一词开始具有道德品质的属性,人们将有学问有修养的人称为“君子”。君子人格的养成和君子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君子之学”的潜移默化。“君子之学”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价值。把握“君子之学”的精髓,传承“君子之学”的学风,对于当今世人读书治学、修身处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修身养德,正心诚意

 

此乃“君子之学”之动机。读书治学很难完全排斥功利性,文化的社会功能决定了读书治学必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君子之学”不以博虚名、谋私利作为读书治学的动机。孔子教育学生说:“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知祸福终始而心不惑也。”《荀子·劝学篇》云:“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认为君子之学不仅入耳、入心,而且入体、入形,能够修养品德,完善自我。而小人之学耳进口出,不过是为哗众取宠,取悦于人,无法达到修身养德的目的。所以王阳明在《书王嘉秀请益卷》中指出,“君子之学,为己之学也。为己故必克己,克己则无己。无己者,无我也”。进而提出“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而勇以成之”。由此可知,君子求学读书,目的是“正己”,再有能力则可以去“正人”,正心诚意是做学问的立场和出发点。

 

勤学好问,“学”“问”结合

 

此乃“君子之学”之方法。古人以问为美德。《尚书·仲虺之诰》云:“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意思是说勤学好问,学到的东西就多;骄傲自大,学到的东西就少。《论语·述而》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公冶长》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均强调了虚心向人请教的重要性。曾子则将孔子的好问思想发扬光大,把好问当成攻克疑难的必经步骤,提出“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并且给出问的策略:“问而不决,承闲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强争也。”意思是说如果问了没弄明白,就抓住时机观察老师的脸色再问。清朝桐城派散文家刘开专门著有《问说》一文,阐述了“问”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人非生而知之,怎能没有困惑?只有善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才能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所谓“学问”,就是“学”与“问”的结合,“学”与“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明朝心学的奠基者陈献章则提出了著名的“学贵知疑”的教育理论,强调“提出问题”对于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意义,认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日新日进,贵在坚持

 

此乃“君子之学”之态度。持之以恒是古往今来人们普遍推崇的一种读书治学态度。《荀子·劝学篇》告诫人们:“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讲的就是持之以恒的道理。北宋理学的奠基者程颢、程颐在《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中写道:“君子之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进而不退者。”儒学集大成者朱熹也曾说过:“居敬持志,为读书之本;循序致精,为读书之法”“君子之学,不为则已,为则必要其成,故常百倍其功”。汉代建安七子之一徐干《中论·治学》有言,“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没而后已”。意思是说君子对于学习,就好比是上天的运动、日月的运行一样,始终不停歇,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旨在强调君子之学贵在坚持不懈。

 

经世致用,知行合一

 

此乃“君子之学”之理想。传统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具有强烈的经世传统,《礼记·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这种传统的高度概括。这种经世致用思想逐渐成为士人、君子一脉相承的理想抱负,使他们自觉地担负起关心国事、针砭时弊、经世济民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历史使命。北宋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点明了为学的精髓,概括了儒学的价值,为历代传颂不衰。王阳明则明确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强调知与行是一体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号称“明末清初三大儒”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将学与行、治学与经世合而为一,提倡经世致用,主张到实践中求真知,即理论联系实际。顾炎武指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君子做学问是为了明道救世,空谈诗文义理对于治世毫无益处。“知行合一”“经世致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真务实的价值追求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