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八期讲录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2-08-09 17:57:37
标签:《孟子》通讲第八期

“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八期讲录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七月初四日丙戌

          耶稣2022年8月1日

 

2022年7月16日下午,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喀什大学国学院联合主办,洙泗书院、孟子书院承办的“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8期举行。本期由曲阜师范大学礼乐文化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宋立林担任主讲人、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副研究馆员殷延禄担任与谈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刘昭担任主持人。活动主会场设在曲阜洙泗,孟子研究院、寿光市传统文化办公室设立线下分会场,同时约有50余位学友在线上参与了活动。

 

 

 

主讲人宋立林教授

 

3·3“以力假仁者霸”章

 

宋老师指出本章有两个关键字,一是“霸”,二是“王”,涉及到“王霸之辩”的概念。孟子对“王与霸”的本质进行了阐释,是“以力假仁”或是“以德行仁”?这是“王”与“霸”的本质区别。

 

“以力假仁者霸”,“力”,是指硬实力,包括土地、军事等。宋老师认为“假仁者”并非不行仁,而只是将行仁作为一种手段,并非出自内在的“仁心”。无“不忍人之心”,也就是不能行“不忍人之政”。行“霸道”之人,迫于舆论或者社会价值观等因素,仍要施“仁政”,但这仅仅是一种手段。“霸必有大国”,“霸道”必须依靠国家的强大实力,没有足够的实力是无法成就的。“仁”与“霸”,在“以力假仁者”眼中,前者是手段,后者才是目的。

 

“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行“王道”并不依靠于大国。“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这里的“文王以百里”,实际上指的是文王最开始“翦商”时所拥有的土地。从“文王以百里”,到“三分天下有其二”,再到武王伐纣,其间当然少不了“力”之加持,但孟子认为这并非“以力假仁者”,而是“以德行仁者”。

 

宋老师指出,“王道”是以“德”而行,但并非不需要“力”;“霸道”是以“力”而行,但也需要“假仁”。所以说“王道”和“霸道”的区别不是有无“仁”“力”,而在于以哪一个为最终目的。赵岐注:“言霸者以大国之力,假仁义之道,然后能霸,若齐桓、晋文等是也。以己之德,行仁政于民,小国则可以致王,若汤、文王是也。”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赡”,意为足。因实力不足而被征服,但是“非心服也”,并非内心深处的真正归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以德服人”,是让别人从内心深处感到喜悦,进而真正地信服。“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七十子”之称是指孔门弟子,孔门弟子们都是归服孔子的,孔子实现了对弟子们的“征服”。但孔子对弟子们的“征服”并非出自他的主观意愿,而是依靠其德行、学问、人格,这就是“以德服人”。七十子及其后学们对孔子的信服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但最终是“心悦诚服”。

 

本章中“服”字出现了六次,该作何解?赵岐注解为服从、归服之意,朱子持“使人归服”的说法。宋老师则认为这两种解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般不会因为是否运用了使动用法的解释而产生误解。自古以来,“以德服人”都并非主观上想去征服别人的意思,而是一种无服人之心,而有服人之效的状态。当然如果从语法或上下文语义的角度来看,将两种解释方法加以区别也是可以的,但意思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别。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思”是助词,无实际意义。宋老师指出《诗经》中“思”字一般也无实际意义,如《周南·关雎》的“寤寐思服”,全天下没有不服从的,这种服从是因为道德的力量。

 

接着,宋老师引用朱子、焦循之语来进一步解释。朱子认为“以力服人者”,其目的就是征服别人,如不服从就要用武力进行征服。“以德服人者”,并非主观上有意地要去征服别人,但因自身德行之魅力,而使人“不能不服”。“从古以来,未有若此章之深切而著名者也。”孟子的这句话把“以力服人”和“以德服人”解释得非常清楚。焦循认为“王道”和“霸道”,“力服”和“心服”,都会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优劣不同”。

 

宋老师认为从本章中也可以看出孟子与孔子思想之间的异同。相异之处在与对于“霸道”的态度。虽然孟子并没有完全地否定“霸道”,但是与孔子相比,孟子的批评就更加严厉。相同之处在于“仁”。孔子的“王道”思想,其核心在于以“仁”为根本原则,“仁”与“德”相通。由“不忍人之心”而为“不忍人之政”,这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但孔子也说过“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是“尧舜其犹病诸”,究竟能不能做到“王天下”,还是要受到各种外在条件的限制。但无论结果如何,儒家都一直在强调德的优先性。对管仲这种行“霸道”之人,孔子给予的评价是“如其仁,如其仁”,还是有一定程度上的肯定。这就是孔子的“春秋笔法”——“实与,文不与”,在名份上是否定的,但又承认他们的贡献。孟子也说:“尧舜,性者也;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春秋五霸是“以力假仁者”,“久假而不归”,如果长久地借用“仁”的名义,也许就真的走向了“仁”。

 

最后,宋老师谈到要理解“以德服人”的根本原则,要明白“以德服人”也是包含着对“霸道”一定程度的肯定。

 

3·4“仁则荣,不仁则辱”章

 

宋老师首先指出“仁则荣,不仁则辱”是一个价值判断。围绕“仁”“荣”关系的思考,可以联想到一个经典的哲学命题:“德福关系”。“德”就是自身的德行,“福”就是个人的境遇。对于“德福关系”,孔子否定了“德福一致”。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时候讲:“穷达以时”,孔子也曾面临陈蔡之厄,他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孟子也推翻了“德福一致”。“仁则荣,不仁则辱”,这句话有两重含义:第一重是价值观上的,“仁”是光荣,“不仁”是耻辱;第二重是实践上的,“仁”能带来荣耀,“不仁”则招致祸辱。如果将“仁则荣,不仁则辱”归结为一种事实判断,那么是很难在现实中找出例子做支撑的,或者说往往有很多反例。与其认为“仁则荣,不仁则辱”是一种事实判断,不如将其看做是一种价值判断,起到一种价值观上的引领作用。

 

“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在这里,孟子强调的是“仁道”原则。“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这是本章的中心句。作为统治者,如果厌恶屈辱,想要避免不好的结局,就得做到“贵德而尊士”。接着,宋老师引用朱子与杨伯峻先生的话来解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朱子认为如果有德者居上,上能“格君之非”,正君道,明臣职;下能教化万民,匡正时俗,这是一个道德的引领者、精神的风尚标。有才者任事,是具体事项的负责人,能够做得很好。杨伯峻先生指出“贤”和“能”,“位”和“职”没有什么区别。宋老师则认为“贤”与“能”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儒家强调“德”和“才”之间是有所“偏”的,有的人偏于道德,但才能不足;有的人偏于才能,但品行并不完美。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这句话虽意义简明,但“及”字很关键。朱子说:“详味及字,则惟日不足之意可见矣。”此一字之用,使得一种时间紧迫、机会稍纵即逝的感觉涌现出来。“国家闲暇”是指不打仗,没有战争的和平时期,在战国时代的大背景下,和平时期是很稀少的。所以要抓紧时间,趁着不打仗的时候,整肃内政,修齐德行。宋老师总结以上几句的内涵:不希望遭遇祸事,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想要避免结局的灾祸,就应该从最根本、最基础的事情做起。

 

接着,孟子引用《诗经》来作为自己前面论述的证据。“《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这里的《诗》是《豳风·鸱鸮》,雨季来临之前,要未雨绸缪,用桑树皮当绳子把门窗都缠结实。孟子引用此《诗》就是强调做事要未雨绸缪,要提前做准备,以免事到临头手忙脚乱。孔子称赞《鸱鸮》:“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宋老师解释到孔子对很多《诗》篇都有自己的评判,通过这些诗论,将隐藏在《诗》背后的意义、思想、精神揭示出来。“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做到未雨绸缪,把自己的国和家治理得很好,那么还有谁敢来欺侮你呢?强调的还是忧患意识。孟子还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在和平时期为未来的危机做准备。

 

“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是自求祸也。”后世的亡国之君皆是“般乐怠敖”,不理国政,自招祸端,最后结局很悲惨。“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孟子最后得出结论:一个人的荣辱祸福,都是从自己身上求来的。这里再次引《诗》,即《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合乎天命,自求多福,这样才能享受勤劳获得的福报。又引用了《尚书·太甲》:“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老天降下的祸患,还有逃避的余地,而自己招致的祸端,没有逃出生天的机会。用释家的话来解释就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种下了“不仁”之因,不会得到好的果报。宋老师指出无论是从价值观或是人的朴素情感,还是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来看,“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的“德福关系”,是可以成立的。

 

接着,宋老师引用焦循之语来总结本章的章指,“国必修政,君必行仁;祸福由己,不专在天。言当防患于未乱也”,重点在于“防患于未然”。“仁者荣”是一种价值观上的引领,是人生价值上的判断。同时,儒家也特别强调福报不是来源于宗教上的“迷信”,或者占卜、祈祷之类的外力。或许,这些手段可能带来短期的收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德与福一定是一致的。

 

3·5“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章

 

宋老师谈到第五章还是在讲“王道”,孟子从五个方面对实现“王道”之法进行了系统分析。

 

宋老师对这五条措施逐一进行了解释。第一条,是针对士人群体的,如何吸引、招徕士人。“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俊杰”,指美才出众者。只有做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才能实现“天下之士皆悦”,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君主是真正地重视人才,从而吸引他们来为之服务,也就是“愿立于其朝”。

 

第二条,是针对商人群体的。“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廛”是指仓库。“廛而不征”,意思就是只针对仓库收税,而不对仓库里的货物另外收税。“法而不廛”,意思就是仓库中有货品因卖不出去而积压,这时由官府出面收购积压货品,不让它们继续占据仓储空间。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天下的商人都感到很高兴,都会愿意到这里来做买卖。

 

第三条,是针对旅人的。“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旅”就是旅客、旅人。“关,讥而不征”,设置关卡不是为了刁难人,而是为了检查违法的人或事,也不会对旅人携带的货物进行征税。也就是只稽查,不征税。“天下之旅皆悦”,只要施行此措施,天下的旅人都会开心,就会愿意来到这里。

 

第四条,是针对农民群体的。“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原本农民是安土重迁的,但如果做到轻徭薄赋,老百姓就有可能抛弃别处的熟地来耕作此处的荒野,也就是“愿耕于其野矣”。这样一来,既获得了人口,也开发了新田。

 

第五条,是针对全体民众而言的。“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这里的“廛”是指民居。“夫里之布”,是指“夫布”和“里布”两种税。这里说的是征税问题,不能重复征税,要采取轻税政策,这样才能让天下百姓皆“愿为之氓”。“氓”,指的是指从别处迁来的民众。“而愿为之氓矣”,意思是能吸引全天下的民众来这里定居。以上就是孟子行“王道”之法的五个方面。

 

“信能行此五者,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信”意思是诚、果真。如果施政者果真能做到以上五个方面,就能使“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宋老师解释到“仰”,不仅有仰望的意思,而且跟“高山仰止”一样,带有一种心理上的期盼、尊敬。如果能做到上面五点,老百姓就会对你的国家充满向往,视之为“乐土”,都想搬到这里。正如《魏风·硕鼠》所记载:“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济者也。”如果邻国之君率领这些视你为父母的“子弟”来攻打,那么自从生民以来,没有成功的可能。“如此,则无敌于天下”,孟子说“仁者无敌”,“无敌”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没有人能将其击败,第二是没有人愿意与之为敌,化矛盾于无形。“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天吏”指的是上天所派遣的官吏,是承受天命的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既然是被上天所选中之人,就一定能够“王天下”。

 

对于第五章的章指,宋老师认为能不能“王天下”,关键要看如何施政,是行王政、霸政还是暴政?

 

最后,宋老师对以上三章内容进行了总结。3.3-3.5章是围绕着“如何行王政”的主题展开的。在这三章中,孟子阐述了王政和霸政的区别,以及如何行王政的方法,从“士”“商”“旅”“农”“民”五个方面进行了一番详细的说明。同时,孟子提出了一个价值判断:“仁则荣,不仁则辱”。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同时,树立了儒家的“仁”“德”原则和“王道”的原则,彰显了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

 

 

 

与谈人殷延禄先生

 

通讲结束之后,殷延禄老师就通讲内容进行补充和总结。

 

3·3章,殷老师指出:了解商汤周文、春秋五霸,这是“知史”;由“王不待大”“霸必有大国”的历史总结,得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的道理,这是“明理”。知史明理,孟子由此得出坚定的政治主张——“尊王而贱霸”。孟子能总结出自己的政治主张,是建立在了解历史、明晰历史的基础上的。

 

商汤、文王行仁政而使人心归服,这是“得道多助”,行王道易。春秋五霸皆凭借千里之国、万乘之兵,征伐诸侯,称霸天下,少则一二十年,多则数十年而止,这是“失道寡助”,推霸道难。既然行王道易、推霸道难,何以历史上大多数执政者不行“王道”呢?殷老师解释到这个问题可以与“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相联系,孔子仅是一介布衣,但是弟子们归服于他的“德”,能做到生死相从,可见弟子们对孔子是心悦诚服的,也见得孔子德行修养之高。历史上的君主之所以不行“王道”,是因为他们不能像孔子那样修德。

 

3·4章,殷老师引用张栻的话对“仁则荣,不仁则辱”进行了解释,“仁者非有意于荣,仁者固荣也。在身则心和而气平,德性尊而暴慢远。在家则父子亲而兄弟睦,夫妇义,长幼序。推之于国而国治,施之于天下而天下平,无往而不荣也?若夫不仁之人,咈理而狥欲,一身将不能以自保,而况于其他乎?”接着又引用姚永概先生之语解释“今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并认为《孟子》蕴含着情感、大义。

 

3·5章,首先殷老师引季旭升先生之语对“士”字进行了解释,“士”与“王”并非同源,“王”是打仗中的一种斧钺,代表一种权力,“士”则是一种农具。接着,殷老师对于世人认为孟子“迂远而阔于事情”的观点进行了批驳。以本章为例,孟子提出了行“仁政”的“五大优惠政策”,分别针对“士”“商”“农”“旅”“氓”。孟子强调,施行“仁政”,不仅要关注道德,还要尊重治国理政的客观规律性。

 

 

 

主持人刘昭

 

随后,在主持人刘昭的组织下,现场与线上的听众就自己的感悟和问题积极发言讨论。

 

首先,主持人刘昭对3·3——3·5章进行了总结。主持人指出这三章主要围绕“王霸之辩”“荣辱”“天吏”以及“王道”等问题展开。首先,“王道”与“霸道”是有所重叠的,孟子并非完全否定“霸道”,“霸道”在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是有其存在之必然性的。其次,这三章还谈到了国与国家、祸福关系、尊贤使能等问题,重点在于如何治理国家以及如何称霸、“王天下”。这三章是接续了前两章中的公孙丑之问,如果孟子在齐国当政,如何让齐国称霸或者“王天下”。

 

接下来,殷延禄老师就听众所提的两个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理解与心得。关于孟子对于“霸道”的态度,殷老师说孟子没有简单地否定霸道,这与孟子所处的时代有关。对于如何准确抓住《孟子》中每词、句的作者原义。殷老师指出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从字、词、句等方面去进行分析,二是要回归作者思想的整体框架和内容,以此来理解具体章节中所涉及的问题。

 

接着,殷老师以及线上的魏衍华老师就主持人所提出的“贤能政治”展开了讨论。

 

活动最后,大家对宋老师的讲解、殷老师的与谈、线上线下同道的思考报以热烈掌声,“慢庐·慢读之《孟子》通讲”第八讲活动圆满结束。

 

 

孟子研究院现场听众

 

 

魏衍华老师

 

 


 

线上学友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