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书院:为何被称作“梁祝书院”
作者:薛体伟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十一月初二日壬午
耶稣2022年11月25日
“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人间天堂”杭州,西子湖畔,幽静秀美的万松岭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书院,这就是孔氏南宗阵地、阳明学说重镇——万松书院。万松书院是杭州创办较早、规模较大的书院,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清朝大学者齐召南等曾在此讲学,“随园诗人”袁枚曾在此就读。
培养了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名徒
万松书院前身是报恩寺,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年)。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在报恩寺遗址上改建万松书院,承担讲学、祭祀、藏书功能。万松书院曾名太和书院、敷文书院,从万松书院到太和书院,又从太和书院到敷文书院,万松书院经历了多次毁建和重大维修。在鼎盛时期,万松书院与当时的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为“杭城四大书院”,且位居首位。
明朝的万松书院经过不断地扩建、重修,成为江浙一带颇具影响力的知名书院,历史上曾是浙江最高学府。当时,学者们“聚讲会,立书院,相望于远近”,讲学之风盛行一时。但是,明朝统治者对书院的政策经常变化,致使书院时兴时废,仅仅万历至天启不到50年的时间内,明朝统治者就先后两次废毁天下书院。万松书院也随着统治者对书院教育的政策变化,经历了盛衰荣辱的变迁。
清初的前80年,因恐书院讲学活动会导致明朝遗民反清思想高涨,清朝统治者抑制书院的发展,万松书院也因此沉寂。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清朝统治者对书院教育由禁止转为提倡。康熙十年(1671年),浙江巡抚范承谟重建万松书院,并更名为“太和书院”,从此该书院开始步入近两百年的昌盛时期。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因康熙御赐“浙水敷文”额,书院改称成“敷文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年),万松书院被赐为省城书院,乾隆皇帝更是屡次巡临万松书院,这都加速了书院的发展,稳固了万松书院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一时期,各地学子纷纷慕名而来,培养了袁枚、祝德麟等一批有真才实学的名徒。
孔氏南宗的阵地
南宋初年,孔子第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率部分族人南渡,后辗转来到衢州并寓居于此。南渡以来,孔氏南宗积极融入江南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了内涵深厚、特色鲜明的孔氏南宗文化,并成为江南文化的重要内核之一。孔氏南宗致力于将儒学理论贯穿于书院教育,并积极投身于书院建设和讲学活动中。万松书院创建伊始,即建仰圣门、大成殿、塑孔子圣像,“万世师表”的光辉一直延续到清末。作为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书院之一,万松书院也由于孔氏南宗的高度重视和尽力维持,得以发展和长期延续。
万松书院的祭祀活动主要由南宗孔子嫡系后裔主持,书院创建伊始,即聘请了孔衢、孔积两兄弟主持祭祀活动。正德元年(1506年),明武宗授孔子第59世孙孔彦绳为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嗣后,由西安博士署派一名执事官常驻万松书院奉祀。清康熙至嘉庆年间,孔子第66世孙、五经博士孔兴燫及其子孙主持万松书院的祭祀。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弘历巡临万松书院时,看到万松书院祭祀由南宗孔子嫡系后裔主持,活动规格高,当场赋诗曰:“气助湖山钟远秀,道传孔孟有真源”,当时祭祀之隆重,从中可见一斑。
万松书院凭借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了孔氏南宗的阵地。南宗学者潜心研究儒家文化,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和传播,彰显了文化正统的崇隆。同时,孔氏南宗作为一面人文精神的旗帜,其经世致用的传统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条,对当地士人和百姓的言行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和教化作用。
传播阳明学说的重镇
万松书院是杭州各书院中较早传播阳明学的阵地,自嘉靖初年便在王阳明及其门人弟子影响下,开始讲论阳明学。阳明学说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既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一种政治伦理思想和教育思想,如“知行合一”说,提倡言行一致;“致良知”说,强调主体道德意识自觉的重要性;教育思想主张要适合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天性;等等。当时,万松书院与绍兴稽山书院并称为越中王门两大学术重镇。
嘉靖四年(1525年),万松书院重修,王阳明为万松书院撰写记文,开启了阳明学在杭州的传播历程。在记文中,王阳明认为书院弥补了官学教育的不足,通过“致良知”的途径,追寻圣贤之学,以明人伦。王阳明对万松书院的办学风格和教育宗旨有着深远影响,在阳明学的影响下,万松书院既重视教学内容更重视修身教育,在办学上重视“讲明义理”,主张自由研究学术;在德业上提倡相帮相扶,相推相引;反对以功名利禄为目的的学习,提倡“探性理之要,询治道之源”求真务实的学风。
王阳明去世后,门下高足邹守益、王畿等多次到访万松书院。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胡宗宪邀请邹守益赴万松书院主持讲会,集聚三百多士人论学半月之久。沈懋孝在《讲学述》中记述,“胡督府梅林公迎其师东廓邹先生馆于西湖之万松书院,因折柬招四方讲学者三百人并侍邹先生之教几半月,大都宗象山,述阳明二先生之指而昌明之,始欣然有会心处矣”,足可见当时万松书院在阳明学传播中的影响力。
延续“梁祝”文化
在民间,万松书院又被称为“梁祝书院”。“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中国四大民间爱情神话传说之一,其歌颂自由爱情的主题亘古未变。明末清初寓居杭州的著名剧作家李渔最早将“梁祝”故事与万松书院结上关系,在李渔的《同窗记》中,万松书院成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三载同窗、谈诗论道所在。肃穆的书院因可歌可泣的美丽传说有了爱情的温馨。
1999年万松书院重建,2002年重新对外开放,重建后的万松书院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息,丰富了西湖文化景观的内容。书院内设置了明、暗两条文化主线,明线是明清知名学府,暗线是梁祝爱情之地,以古代书院的布局为实景,以“梁祝十八相送”有关的场景为虚景,一实一虚相得益彰,美丽的传说为庄重的书院增添了生动的人文情怀。近年来,万松书院内会举办相亲会,用这种方式传承着古代爱情文化。
万松书院经历了明代的创办、清代的昌盛、近代的衰败和当代的复兴,培养人才、昌明学术、繁荣文化是其永恒的主题,严谨的办学原则和求真务实的学风至今仍值得我们借鉴。如今,“万松讲堂”和“万松书院相亲会”使万松书院重现了500多年前“名校”的风采,正在续写新的文化篇章。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徐仪明】正确认识王船山自然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