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比德 游必有方
作者:陈晓霞
来源:“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二月廿三日辛未
耶稣2023年3月14日
旅游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能休闲放松强身健体,又能接近文化与自然的活动。旅游综合提供人类身体健康、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所需的多种要素,是一种追求健康的修心生活。
饱览名山大川,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体验历史、文化等人文景观,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得到愉悦感,放松心情,净化心灵,体悟人生,获得新知,在感受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之美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与健康。贯穿旅游过程的是融合与和谐,是人追求真、善、美生活的应然之举,顺应了“天人相应”趋势,是心灵和谐之乐,使形神共同健康。
旅游是人对历史的尊重。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也是历史的产物。面对历史遗迹,可发思古之幽情。游览历史古迹,穿越时空,对话古人,观赏历史文物,了解历史,回顾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有利于更好地面对现实和未来。旅游是人对他人的尊敬。旅游活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主客之间、旅游者与旅游从业者之间、旅游者相互之间等诸多关系。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也是我国旅游理论的创立者,他以14年的“周游列国”而成为旅游活动的杰出实践者。儒家之“游”,最初侧重于“游世”与“游心”,后则是“游景”。无论是“游世”还是“游景”,其目的相同,追求包含快乐、愉悦、健康在内的人生意义,把“游”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为“游道如海”“避所忌而趋所吉,释其回而增其美”。
从中国旅游的发展历程看,旅游活动要早于旅游理论。据史料记载,人文始祖三皇五帝就曾运用乘车、船、橇等交通工具,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山川大地。春秋时期师者尊长收徒课学,天下求学者趋之若鹜,各色人物相互串联交流,游学布道,纵论天下的社会环境为较为普及的旅游活动创造了社会条件。正是在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宗师们对日趋发展的旅游进行了理论上的重大思考,在生活实践和哲学理念两个领域形成了一个理论谱系,成为我国古代最早、最系统、也是最成熟的旅游理论。孔子的旅游理论奠定了当代中国旅游理论的基础,并开启了中国旅游理论研究之先河。
孔子兀立于中国旅游长河的上游,他的旅游观是中国旅游思想宝库中的首批珍宝,他是中国旅游文化思想史上的拓荒者。
孔子在30岁之前,游学于郯子、师襄子等人,观览过鲁国的太庙。34岁左右适周问礼于老子,访乐于苌弘,观周庙,考察周朝的礼乐典章制度。35岁至37岁游齐,沿路经过泰山,“登泰山而小天下”,遇妇人、邱吾子等人,至齐与齐太史讨论音乐,闻《韶》而三月不知肉味,从齐国返回鲁国途中前往嬴博观看延陵季子葬子;曾到京师洛阳观览周代的礼乐制度。51岁至54岁仕于鲁,利用政治地位观览到更多的上层文化。在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参与了腊祭之后,便到太庙的门阙上游览。55岁到68岁,孔子吟唱着“悠哉游哉,维以卒岁”度过了14年的周游生涯,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七国。其间经历了匡蒲之困、伐树于宋、陈蔡绝粮等种种艰辛挫折,与卫灵公、陈湣公、卫出公等诸侯国君相问答,与颜讐由、蘧伯玉、史鱿、叶公相交游,还路遇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隐士。他曾止于岸边,驻足桥上,览山川美景,叹世事人生;也曾之于杞、宋,探寻夏商遗存。68岁以后,孔子落叶归根,整理典籍,传道授业,于游乐中教学相长,陶冶性情。
从孔子一生的游历中可以体悟到,生命的根本就在于“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在游览的过程中,眼中的那草那树,都被赋予了勃勃生机,山的巍峨壮观、云的轻柔飘逸、水的清澈激越、雾的亦梦亦幻、树的葱郁苍劲、草的昂然临风,都幻化为孔子思考的景物,大自然为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场所,他的感受、体验、思考越多、越深,对人生的感悟越深刻,生命的修为也就越好,终使他成为“大哉!博学无所成名”的至圣先师。
孔子一生可谓游历丰富,而且游中生情悟情,游中传道悟道。在游历过程中,孔子逐步因礼得仁,将仁与自然山水有机融合,形成了山水比德的经典旅游思想——“知(现通‘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从更深层次看,孔子将“仁”导入到旅游理论当中,并以“君子比德”的理论高度,提升了旅游文化的品位。“山水比德”就是将仁人君子的品德比拟为自然山水。明末清初思想巨匠王夫之对孔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理论进行了诠释,指出:“山水之乐,皆造物自然之理;动静之体,则阴阳合撰之能;乐寿之效,皆性命自然之效。则为仁为智,要以体道而成德。”
孔子的“比德之旅”把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融入自然山水之中,提出了“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这种君子比德思想,肯定了游山观水能够给君子仁者带来美的享受。山水的自然之美是它的本性,而这种美只有人感化之后,才能将自然之美的本性转化为品德之美的人性,并具有了更高的价值。《论语·先进》载,孔子与几个弟子讨论人生的志向,其他几个人谈的是经济、国防、礼乐教化等方面的社会问题,而曾皙则谈的是春游,他谈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描述了一种闲适恬淡、怡然自得的人生美景,对于曾皙的这种春游志趣,孔子十分欣赏,甚至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所追求的是一种平安盛世的理想境界,因为只有在国防强大、经济发展、老百姓懂得礼乐教化的情况下,才会有曾皙所讲的春游场景。孔子和他的学生常常是在登高游览中激发出各自不同的人生志趣,在登高纵览中,寻求一览众山小的远见博观之趣。
孔子酷爱大自然之美,喜欢自然山水之游,重视游览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作用。而“游必有方”,则是孔子对旅游休闲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的总结。他认为,观察自然要和人的精神之间相互感应,所说观水有术“之术”者,指人对山水的认识,对美的发现与合乎道的法则。以水“比德”和“观水有术”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理论上的提升。孔子的近游观和远游观并不是相互矛盾,远游与近游,实际上反映了儒家的“忠”与“孝”,君子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矛盾统一。
此外,孔子的“信而好古”“兴灭继绝”的文化意识对旅游史料的保存,以及孔子思想的义利观对中国探险旅游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孔子的思想自成体系,从“父母在,不远游”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再到“游必有方”,最终形成“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山水比德的旅游思想。从具体的出行要求,到对远方来客的热情期待,再到旅游休闲审美的哲学理念,形成了一整套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并以这些行为规范和思想准则为指针来指导实践,在各种矛盾中寻求“中庸”之平衡。
自从孔子创立“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旅游理论开始,中国的旅游理论就与儒家结下了不解之缘,乃至于今天的旅游理论,以及处理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关系时的既开发又保护,在保护下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等诸多观点的形成和具体措施的实施,无一不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体现。
历史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理论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孔子的旅游理论内涵是一致的。可见,孔子的传统旅游理论至今仍焕发着勃勃的生机,不但没有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消亡,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不断地汲取新的营养,日趋丰富和完善,并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为中国旅游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作者简介】
陈晓霞现任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为多所院校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历史文化、儒学发展史、文化产业发展、青少年教育研究,尤长于儒家文化等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研究。主持近20项国家、省、市社科规划项目,出版《新时代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研究》《社会道德风尚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视角》《游学三孔》等8部个人专著,在《光明日报》《人民政协报》《孔子研究》《理论学刊》等发表学术论文及文学作品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省、市奖励。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