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琴 著《天理与人生的贯通——朱子心性论的内在结构与双向开展》出版
书名:《天理与人生的贯通——朱子心性论的内在结构与双向开展》
作者:王绪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23年7月
【作者简介】
王绪琴,河南泌阳人,哲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著有:《气本与理本——张载与程颐易学本体论的建构及其问题》《周易重读新解》等。
【图书摘要】
在儒家那里,心性论主要关注的是先天道德(天道或天理)何以通过人心贯通于人生的问题,这是儒学的核心问题。自孔子以来,儒家给我们展示了众多路向和理论形态。而自孟子重视心性修养以来形成的理论进路,至宋代得到了更加全面和精微的发挥,到朱熹集众家之所思,继承、融合并发展之。宋儒以天理作为阐发心性论的基础,故有“理学”之说。由于学界一向以心学派与理学派二元对峙的分类法来看待理学,强调陆九渊的心性学说为“心学”,以为朱熹并无心学理论,或处于次要的位置上,使得朱熹的心性之学被严重地遮蔽。我们试图对朱熹心性论思想进行梳理与考察,把朱熹心性论的内在结构及其开展逻辑呈现出来,在与众儒对照的比较研究中(尤以陆九渊),重新来认识朱熹在此领域的继承与开拓。
我们认为,相对于心学派,在本体论上,朱陆的心性论都是同一高度。“心具众理”“心包众理”“心与理一”“心即理,理即心”“格其非心”等,朱熹此类表述与陆九渊极为相似或相近。学界一般把朱熹的“理一分殊”解读为理与万物、一与多、体与用、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但是,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本体论诠释面向,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面向:“分殊体用”。朱熹极力论“一物又各具一太极”之理,故“分殊”处依旧是理气合一和体用兼备的,此即“分殊体用”之义。进而,在这一本体论诠释面向之下,朱熹的思想在各个分殊体系中各具体用地展开。朱熹除了在我们所熟知的以理、性、太极等概念为本体而展开其性理论和宇宙论等学说外,其实朱熹亦同时用心、神等概念为本体展开其心性学说。这种诠释方式亦有“月印万川”“理一分殊”的意蕴。以理为本者,是从天理的先天性和绝对性而言之;以神为本者,以从神之对于心之内在主宰性与神妙性而言之;以心为本者,是从人之主体性可以把握天理的角度而言之;以太极为本者,是从《周易》之“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二元展开之宇宙论体系上立论的。
所谓心体,既有主体之义,又有本体之义,既不离个体的知觉之心,又是超越的普遍的“绝对精神”,这个“绝对精神”是认识与“建构”世界的前提与基础,朱陆之心本论者,皆是从人心是认识与建构宇宙之本上立意的。在朱熹那里,心是包含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整体,心既是形而上之体,又是形而下之用,是体用合一的全体。朱熹这种主体性的改造,把人性定位在超越的层次上,其实就是把人性本体化了。在陆九渊那里,只立心为本体,则把宇宙论、本体论和主体论滚在一起说,更加简易直接,其理论显得颇为“纯粹”,然于工夫次第的展开方面较朱熹则有欠缺。因此,朱陆之异主要是工夫论之不同。朱熹工夫更彻上彻下,深入人生的诸多领域。在内在修养与外在落实方面,朱熹心性论的双向开展,更利于天理与人生的贯通。朱熹乃至儒家的心性论在个人方面的天理与人生之间是相贯通的,对于个人道德的养成具有不可替代之功。
但是,朱熹心性论的上下贯通亦有其局限性,在后世也遭受到了质疑和批判。以心性论为理论根基的道德之学一旦作为整个社会治理的意识形态,则可能导致泛道德化。尤其在现代社会多元化的生活样态中,朱熹的心性论思想还需要重新审视,并进行转换之后再运用于当世。
【目录】
序(束景南)
绪论
第一节 对于朱熹心性论的误解
第二节 学界的研究状况
一、儒家心性论
二、朱熹心性论
第一章 心性论问题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孔子与《易传》
第二节 《大学》与《中庸》
第三节 孟子与荀子
第四节 出土文献
第五节 汉唐与佛老
一、汉唐儒家心性论
二、道教心性论
三、佛教心性论
第二章 宋代儒家心性论的发展与朱熹所面对的问题和使命
第一节 周敦颐与张载
第三节 程颢与程颐
第三节 朱熹所面对的问题和使命
一、学脉传承与融合重构
二、时代使命与道德重建
第三章 朱熹“理一分殊”的本体论诠释面向及其展开
第一节 “分殊体用”的本体论诠释面向
一、“自各全具一太极”与“分殊体用”
二、“体用无定”与“体用兼备”
第二节 朱熹哲学之本体论诠释的展开
二、“性即理”
二、“心即理,理即心”
第四章 朱熹论心与性
第一节 论“心”
一、 多义性
二、统一性
第二节 心本与性本
一、心性本体化
二、质疑与辩护
第三节 形下的开展:心与性的双向实现
第五章 朱熹论心与理
第一节 心具众理与理不在心外
第二节 心本与理本:执与不执
一、心的“救赎”:主体性高扬的极致
二、天理本体的主体化与心性主体的本体化
第六章 朱熹论心与气
第一节 心之形上与形下
第二节 心之超越性与现实性
第三节 单一向度与双向关照
一、性的隐略
二、性的“救赎”
第七章 已发未发与心统性情
第一节 已发未发与心为体用
一、“中和旧说”:性体心用
二、“中和新说”:心为体用
第二节 心统性情与天人贯通
第八章 心理合一与格物致知
第一节 心理合一与本来贯通
第二节 体用一源与格物致知
第三节 析心与理为二:陆王等的指责及其问题
第九章 传承与批判
第一节 列为官学与后学的传承
第二节 心性学的反动:浙东事功学派
一、永嘉学派的学理转向与经制之学的建构
二、金华学派兼具朱陆与现实关怀
三、永康学派“专言事功”与“嗤咄性命”
四、明朝走向内在与历史的反转
第三节 反理学思潮及对朱熹的批判
第十章 意义与局限
第一节 意义与贡献
一、人性觉解与内在超越
二、 心性学与“超稳定结构”
第二节 双向开展与二极对立
第三节 心性之学的“高蹈”与制度之学的缺失
结语:
展望与希望:儒家心性论的现代转换
参考文献
后记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