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固也 著《先秦诸子与简帛研究》出版暨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3-11-16 23:19:11
标签:

张固也 著《先秦诸子与简帛研究》出版暨后记

 

 

 

书名:《先秦诸子与简帛研究》

著者:张固也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10月

 

【作者简介】

 

张固也,男,1964年12月生于浙江淳安。吉林大学历史文献学硕士、先秦史博士,曾任吉林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文献研究室主任。现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著有《〈管子〉研究》《新唐书艺文志补》《唐代文献研究》《古典目录学研究》等书,发表论文百余篇。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一部学术研究著作,主要涉及先秦诸子与出土简帛两方面的研究。作者治学的中心思想是,在先秦诸子与出土简帛的研究中,编联复原是仅次于文字释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者只有在正确的文本编联和复原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准确诠释其内容和思想。基于此,本书对《管子》《文子》等传世文献的编联考证下了很大的功夫,同时利用新出土的简帛文献,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对于深化先秦诸子和出土简帛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编辑推荐】

 

本书旨在说明文献学研究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在利用传世文献进行思想史研究时,应当注意其中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文句,进而领会其所代表的学者或学派的宗旨和纲领;在简帛研究中,编联复原则是仅次于文字释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者只有在正确编联复原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准确诠释其内容和思想。本书收录的诸多论文,正是沿着这一路径进行,在研究方法上做出示范,为后来者引路。本书语言质朴流畅,文章逻辑清晰,内容前后贯通,可为读者理解先秦文献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亮点】

 

1.包含了作者对先秦文献的诸多新见解,以及对之前简帛复原成果的修订。大学问“桂子山史学丛书”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系列;

 

2.史料基础扎实可靠。本书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研究结合了新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对其思想体系的把握建立在文本释读的基础上;

 

3. 论证过程条理清晰。本书各篇文章文风平实,立论明确,条理清晰,从文献本身出发,或条分缕析释读经典,或编联复原残损严重的出土文献,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后记】

 

2014年,我将先后发表的古典目録学和唐代文献研究方面的小文编排成两本论文集,曾经自述在这两个学术领域的学习历程。其实回想起来,我最早感兴趣的是先秦诸子学,不过资质鲁钝,收获无多,现在纔勉强拼凑出这本论文集,难登大雅之堂,姑妄敝帚自珍。

 

1980年代初,我在杭州师范学院政史系读本科时,最初感兴趣的两门课程是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买过几十种中西哲人著作。不过读起来十分吃力,自感思辨能力差,又考虑到毕业后将回家乡中学任教,就抄了《嘉靖淳安县志》等资料,打算业余玩点乡土历史以度日。但在中学教了两年书后,就觉得自己的性格不太适合教书育人。当时大学同学申屠炉明在吉林大学读研,于是请他联系导师,准备考研,又托他买了一套《诸子集成》,供业余閲读。

 

1990年,我考入吉林大学古籍所,攻读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导师陈维礼先生是从先秦史转入文献研究室的,一入学就告诫说先秦经传诸子是做古代学问的根基,并借给我所藏《黄侃手批白文十三经》两大册,要求通读经文。我读到《左传》时,看见黄侃在每条“君子曰”旁都批画了红线,不知何故,就查了些资料,试写了第一篇学术论文。当时还选修了吕文郁先生爲先秦史专业开设的“先秦诸子概论”课程,算是对诸子学有了点系统的了解,但因硕士论文做《新唐书艺文志补》,留校工作后讲授目録学等课程,多年没再涉足这一领域。

 

1998年,我师从金景芳先生,在职攻读先秦史博士学位。因自感专业基础薄弱,尤其对考古和古文字学一窍不通,于是扬长避短,选择《管子》研究作爲论文选题。金老以百岁高龄仙逝后,由陈恩林先生继续指导我,2002年完成毕业论文。吕绍纲先生看了论文后评价说:“这种把思想史同文献学结合起来研究的方法,极得金老学术之精髓,真正把握了金老学术之真谛。”我在先秦诸子学研究方面,主要受到以上五位先生的教诲,谨以这本小册子纪念已归道山的四位恩师,并爲年登耄耋的陈恩林师祈福延寿。

 

2010年,我调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工作,没想到这成爲学术兴趣转移的契机。吉林大学古籍所资料室收藏的简帛资料比较完备,古文字室名家辈出,我自以爲在文献室工作,主要做唐代学问,博士毕业后更多年埋头从《四库全书》中翻检唐人著述材料,对简帛关注不多,衹写过两篇关于竹简《文子》的小文。倒是调离之际,觉得到新单位后再想借閲没这么方便,就复印了几册上博简、走马楼简等。有一天偶尔翻閲《恒先》,怀疑其编联不妥,随手做了调整,没太当一回事。后又看到谭宝刚先生对我关于竹简《文子·圣知》章的复原提出商榷和调整,于是写了篇回应文章,但觉得仅就此单章复原各持己见,很难说服对方,若能用同样方法复原出更多篇章,并参考其他简帛编联复原,说服力会更强一些。经过查找,纔知道已经有人做过竹简《文子》整体复原,可惜乏善可陈;《恒先》出现多种新的编联方案,都与我私下所做调整不同;有些竹简的编联方案多达数十种,仍然没有达成共识。这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对我産生巨大的吸引力,以致我长年沉浸其中,不惜荒废其余研究工作。这段简帛研究经历,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学术商榷之宝贵,因爲学界同道的正确意见固然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但即便是错误意见也往往能够刺激自己的研究动力,开阔自己的研究思路,让自己的学术见解得到螺旋式提升。因此,在这里向谭宝刚先生以及所有曾经对小文提出商榷的学界同道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我曾经与之商榷的学界同道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未来愿意共同商榷学问的新老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最后,感谢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及编辑爲本书出版所做的贡献。

 

 

 

【目录】

 

论《左传》“君子曰”与荀子学派思想的关系

论《管子》的早期流传

《管子》分组探源

论《管子》“三匡”命名分篇之义

论《管子·幼官》和《管子·幼官图》

《管子》“道法家”三篇说质疑

《管子·侈靡》篇的结构与主题

论《管子·侈靡》篇

论《管子·禁藏》篇

《管子·轻重》篇成书年代新论

《管子》的治国理念及当代价值

《管子》与齐学

《管子四篇疏证》述论

《老子》第五十九章新解

《孔子家语》补校

从《孔子家语后序》看其成书过程

《孔子家语》分卷变迁考

西汉孔子世系与孔壁古文之真伪

竹简《文子》复原

竹简《文子》释文与摹本校读记

竹简《文子》2465号简新释

竹简《文子》二题

竹简《文子》首章复原——兼论其思想宗旨与纲领

八角廊简《文子·圣知》的复原及其思想

再论竹简《文子·圣知》章的复原——兼答谭宝刚先生

竹简《文子》复原及其意义

从竹简《文子》看今本的伪造手法

也谈《文子》竹简本与传世本的关系

郭店儒简三篇新编

楚简《恒先》分章与语译

也谈楚简《恒先》与八股文

上博简《诗论·关雎》章的编联与复原

走马楼吴简“枯兼波簿”新探

后记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