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醴陵渌江书院:王阳明两度讲学 左宗棠曾任山长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4-01-24 14:58:37
标签:

湖南醴陵渌江书院:王阳明两度讲学 左宗棠曾任山长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西元2022年6月10日

 

 

 

湖南醴陵,因盛产陶瓷、烟花而享誉世界,因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秀毓潇湘。渌江书院前身为始建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的学宫,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命名为渌江书院,道光九年(1829年)迁建于西山——目前书院所在地。书院为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木石建筑格局。书院前门门额题“渌江书院”,两边有联:道崇东鲁,秀毓西山。进门为院落,可纳数十人;前为讲堂,题“英才蔚起”;两边是耳房;院落后厅,额题“万世师表”;书院两侧为斋舍,东斋为主敬、正谊、明道,西斋为存诚、进德、居业。渌江书院因历史最久、教学质量最高,成为宋以来醴陵9所书院中的佼佼者、湖湘文化的重镇、清代县级书院的典型代表。

 

“朱张会讲”在这里拉开序幕

 

宋代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两度到醴陵。第一次是在乾道三年(1167年),他专程从福建崇安来到湖南与学者张栻会面。张栻时任岳麓书院主教,他从长沙专程移步醴陵,著名的“朱张会讲”就在此拉开了序幕。会讲持续两个多月,从秋天讲到冬天,从醴陵讲到长沙,听者甚众。

 

朱熹第二次到醴陵是在绍熙五年(1194年),他任潭州(长沙)知州兼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时,在吴猎、黎贵臣两位醴陵籍弟子的陪同下来渌江书院前身学宫讲学,传播理学思想。吴猎是湖湘学子中最得朱熹、张栻学问真传的人物,“猎初从张栻学,乾道初,朱熹会栻于潭,猎又亲炙,湖湘之学一出于正,猎实表率之”。吴猎后来成为湖湘文化奠基人之一。黎贵臣,受业于朱熹,1194年,朱熹聘黎贵臣为岳麓书院讲书执事。朱熹这一次来醴陵还写下绝句:“苍颜已是十年前,把镜回看益怅然。临深履薄量无几,且将余日付残编。”

 

淳熙二年(1175年),南宋哲学家、文学家吕祖谦到醴陵莱山讲学。吕祖谦,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浙江婺州(金华)人,他开“浙东学派”之先声,创立婺学,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三贤”,曾与朱熹同撰《近思录》。他在醴陵的简家冲大讲他的浙东学说,醴陵一时成为理学和婺学交锋的主战场,“醴人士望风景从,争相亲炙”,充分展现了渌江书院兼容并蓄的风范。渌江书院头门楹联“恩承北阙,道接东莱”正是为了纪念他。

 

王阳明两度来此讲学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也是两度到醴陵游览讲学。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正德元年(1506年),阳明因言事谪贬贵州龙场驿丞,正德二年(1507年),谪戍途中他经过醴陵,慕名来到渌江书院,这是他首次来此讲学游览,并写下《过靖兴寺》:“隔水不见寺,但闻清磬来。已指峰头路,始瞻云外台。洞天藏日月,潭窟隐风雷。欲询兴废迹,荒碣满蒿莱。”王阳明第二次到渌江书院是在正德五年(1510年)春,他奉诏还京再一次途经醴陵时在此开坛讲学,他糅合心学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讲学之余游靖兴寺,再写诗篇:“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

 

左宗棠任职山长

 

同多数书院一样,渌江书院实行的是山长负责制。山长是书院的核心,其人选必须具有较高的学识和较好的德行。渌江书院山长年龄最年长者周静远,在任时已80高龄,左宗棠是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山长,时年24岁。左宗棠,字季高,号湘上农人,湖南湘阴人,清道光十六年至十七年(1836—1837年),他任渌江书院山长,力推改革:一是肃院规。以《朱子小学八则》作为渌江书院院规,注重培养学生品德与人格。二是严学风。每日逐个检查学生的学习笔记,奖勤罚懒,对疏懒废学或弄虚作假者,扣除膏火。三是改教材。删减“经史子集”中说教的部分,增加兵法、农经等课程,大幅度提高理工技术课程比例。

 

一张名副其实的文化名片

 

光绪三十年(1904年),渌江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次年改为渌江中学。后来,渌江中学又先后改为县立中学、师范等。1951年春,县立中学从西山迁出,与遵道中学、湘东中学合并,改为醴陵县第一中学,书院旧址则一直保留在西山。2013年,渌江书院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被列入第五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传统书院日益受到重视的大背景下,2015年8月,渌江书院全面修缮整治工程开始实施,为纪念朱、张、吕、王、左“五贤”兴建的“五贤堂”,建筑风格彰显湖湘文化特色。2018年,渌江书院改扩建工程基本完成,全面实现对外开放。根据醴陵发布的报道:位于书院正面围墙的“渌江书院近现代杰出学子人物墙”吸引了不少目光。在长达16米的围墙上,李立三、陈明仁、蔡申熙、左权、宋时轮、陈觉、黎澍、李铎等13位杰出学子的人物浮雕像栩栩如生。他们的生平事迹被简明概括,在古色古香的青砖石板上定格。书院创立以来至醴陵一中合并前,这里曾经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代表,这13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人物墙建成后,广大市民有了一个了解书院历史的重要窗口。现在,前来观赏的游客络绎不绝。渌江书院以新的定位、新的面貌、新的气象展现在世人面前,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文化名片。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