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钩作者简介:吴钩,男,西历一九七五年生,广东汕尾人。著有《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知宋:写给女儿的大宋历史》《宋仁宗:共治时代》《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神宗与王安石:变法时代》等。 |
再说宋朝公主的名字
作者:吴钩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我们都爱宋朝”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正月廿五日戊辰
耶稣2024年3月5日
我在昨天发出的文章《宋朝公主的名字》(点击可见全文:宋朝公主的名字)中,提出一个猜测:宋朝公主很可能是不取名字的(指大名,非指小名)不过,我这么说,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有一些间接的旁证:
1、我们在宋代史料中找不到宋朝公主的名字,只有个别公主留下出家为尼或入道的法名,如清裕、志冲、懿安、幼悟。
2、宋人缔结婚姻,六礼是必不可少的礼仪。但宋朝公主下嫁,则省略了六礼中的问名程序,因为“公主封爵已行诞告,不得问名而卜之”。
现在我再补充其他几点旁证:
我们知道宋朝公主的封号、谥号,就是不知道多数宋朝公主的名字,因为文献没有记录。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与《三朝北盟会编》载,南宋建炎三年,有东京乾明寺女尼法静假扮宋朝公主,“自言己上皇季女,小字环环”,“自称是柔福帝姬,小名环环”,可知宋徽宗之女柔福帝姬可能有个小名,叫环环,但大名是什么,不知道,我倾向于认为柔福帝姬没有大名,否则法静应该会说出来。当然,也有可能环环的小名都是法静捏造出来的。
宋朝皇子有“百晬命名”的礼制,即皇子出生满百日(最晚为满一周岁),要举行赐名仪式,赐名即意味着受封,故又称“赐名授爵”,《文献通考》对此有载:“皇子生,百晬命名,初除美军额节度使,两遇大礼移镇,再遇封国公,出閤拜使相,封郡王、纳夫人、建外第,方除两镇、封王。”也就是说,宋朝皇子受封之始,必有赐名的程序。
但宋朝公主初封,却未见有赐名的记载。赐名是重大的礼仪大事,如果宋朝公主有赐名之礼,为什么史书没有半句记述?如果宋朝公主没有赐名之制,即很可能公主不取大名,或有小名,因为皇子皇女不是一般宗室子弟,不可能随便取一个名字(大名),其命名应该有一套礼法仪轨。
不但宋代史书、宋人笔记没有记录下宋朝公主的名字,在传世或新发现的宋朝公主墓志铭中也找不到公主的名讳。张方平撰写的宋仁宗第九女福安公主墓志铭、蔡京撰写的宋哲宗第四女懿宁公主墓志铭,都没有提到公主的名讳。作为对比,唐代的《汝南公主墓志》则开门见山说:“公主讳宇,陇西狄道人,皇帝之第三女也。”唐《永泰公主墓志铭》也明言“公主讳仙蕙,字秾辉”。
如果说,福安公主、懿宁公主均早夭,来不及起名,但福安公主九岁,懿宁公主三岁,都已经赐封号,如果公主需要取名,则早已应该有名字了,也应该会被记入墓志铭。如果说,宋朝大臣不方便直呼公主之名,要避公主名讳,那为何宋朝皇子赐名,史书都会记录?又为何宋人会记录下入道的宋朝公主的法名?而且,宋真宗次子赵玄祐的墓志铭(《悼献太子墓志铭》)也没有避皇太子名讳,而是载明“王讳玄祐,字庆长”。
再者,皇帝对自己女儿总不必避讳吧,但宋哲宗跟曾布等大臣说起女儿懿宁公主不幸病逝一事,也没有称名,而是称公主封号:“懿宁病尤仓猝,四更二点不得出,四更天去,医者云:解颅因发急风,不可治。虽三岁,未能行,然能语言,极惺惺。”如果懿宁公主已命名,为什么哲宗不直接叫她名字?
很有可能,一般情况下,宋朝公主并不命名(入道、出家等特殊情况除外)。以我的推测,赵宋公主出生后或起有小名,以便于日常称呼,通常出生次年即赐封号,以封号代替大名。不过这一推测是否准确,还有待验证。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李文文】从观周到从周 ———《孔子家语·观周》篇研究
【下一篇】干春松 著《儒学概论》出版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