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马一浮书院系列讲座第三十四讲,吴飞主讲《古代祭礼的尚质特征》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5-25 13:22:21
标签:

原标题:《吴飞:古代祭礼的尚质特征》

来源:“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三月二十日壬戌

          耶稣2024年4月28日

 

2024年4月22日晚,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系列讲座第三十四讲“古代祭礼的尚质特征”在书院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吴飞教授主讲,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马一浮书院副院长林志猛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马一浮书院教授陈赟参加与谈,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张文江教授等校内外诸多师生热情参与了此次讲座。

 

 

 

讲座伊始,吴飞教授介绍了祭礼在古礼中的重要地位。在礼的各种分类体系中,祭礼都是最根本的。《说文解字》提到:“礼,履也,所以事神降福也。”根据王国维先生的考证,礼的本义是“豆上置玉”,具有祭天事神的功能。而在《周礼》的五礼分类中,吉礼就是指祭礼。《仪礼》十七篇同样把祭礼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对祭礼的研究是现代人理解传统礼文化的一个中心环节。

 

 

 

为了阐明祭礼的基本特征,吴飞教授引用了《荀子》的著名段落:“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飨,尚玄尊而用酒醴,先黍稷而饭稻粱。祭,齐大羹而饱庶羞,贵本而亲用也。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之谓大隆。”在这段文本中,“玄尊”、“生鱼”和“大羹”都是尚质的,体现了原始简陋的饮食方式,但只有“酒醴”、“稻粱”和“庶羞”才被祭祀者真正食用。贵本,是通过粗朴饮食来纪念饮食的原始状态;亲用,则是在真正使用时,仍然采用比较精细可口的物品。前者为文,后者为理。两者相合构成总体上的文,最后以归太一。“太一”是先秦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人类文明最开始、最接近自然的状态。吴教授认为,这短短数行文字具有丰富的涵义,荀子谈到很多层的文质关系:先是通过贵本尚质之文,再与亲用尚文之理结合,从而回归到太一制礼之初的根本礼意,由此达致尊贵大隆之礼文。在对该段落的进一步发挥中,荀子着重突出了祭礼的尚质特征。荀子描述的礼“皆礼之初始,质而未备”,“皆谓未有威仪节文,象太古时也”。尚质的精神体现在各种基本的礼当中。

 

 

 

其次,吴飞教授通过详细解读《礼记》的多篇文本,阐明祭礼的尚质精神是荀子和孔子学派共有的观点。《乐记》中提到:“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这些论述与荀子的描述基本一致。《礼运》阐释了人类礼仪的发展史,在论述礼的起源时讲道:“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祭礼是从献给鬼神饮食开始的。大飨之礼通过保留最原始的玄酒、生鱼、大羹等,致敬太古粗朴之礼,以点明礼意。文明发展虽然使人们已不再使用那些粗朴的礼器,但原始的礼节仍保留在人们的祭礼和丧礼之中,其间的礼意贯通古今、始终不变。《礼运》还记载了祭礼的基本陈设和祭祀过程,越是隆重高贵之礼,越要在关键之处强调其尚质朴之礼意。《礼器》同样涉及诸多类似的记载,礼有以文为贵者,有以素为贵者,但与祭祀有关的礼均以素、少和小为贵,以简单和质朴为最高原则。《礼器》云:“郊血,大飨腥,三献爓,一献孰,是故君子之于礼也,非作而致其情也,此有由始也。”祭祀等级越高,祭品越质朴,相应的敬神之情就应该越重。

 

 

 

吴飞教授指出,玄酒、大飨这类东西表面上是最粗朴、远离当下文明的,但就祭祀而言,人并不知道神是否喜欢尚质的东西,使用尚质的东西进行祭祀恰恰体现了祭祀者对人神关系的理解。孔颖达在疏解时指出:“四种之荐,岂知神适所飨邪?正是主人自尽敬心,而求索之心不一耳。”荀子之所以讲“贵本之谓文”,是因为在祭祀过程中使用尚质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人为的设置,它构成了祭礼的一种装饰,只不过这种装饰凭借自身之粗朴而显得文明。文与质之间具有一种辩证关系,对祭祀者来说“文”的东西,实际上成为当下文明的“质”。当最粗朴的东西被献上之后,反而成为了一种粗朴之文。

 

最后,吴飞教授深入阐释了孔子学派的尚质精神与礼乐文明的关系。”《郊特牲》曰:“莞簟之安,而蒲越、稿秸之尚,明之也。”对于“明之”,郑玄注:“神明之也。”孔颖达疏:“鬼神享德不享味。”对鬼神的尊敬体现为祭祀不使用常人所享受的东西,而是采用素朴的、接近自然的东西。这是祭礼尚质的根本原因。“神明之”是《檀弓》对明器的标准理解。郑玄注:“言神明死者。神明者,非人所知,故其器如此。”《檀弓下》云:“孔子谓为明器者,知丧道矣,备物而不可用也。涂车刍灵,自古有之,明器之道也。孔子谓为刍灵者善,谓为俑者不仁,殆于用人乎哉。”孔子强调对待死者要做到“致死之”和“致生之”的结合,明器之道在于父母即便去世,既要把他们作为逝去的亲人对待,又不能将他们完全视为仍然在世的活人。正如孔颖达指出:“寻周家极文,言亡者亦宜鬼事,亦宜敬事,故并用鬼敬二器,非为示民言疑惑也。”与夏商不同,周代文理合而成文,既有对待人的态度,也有对待鬼神的态度。吴飞教授指出,现有考古材料证明,《礼记》各篇描述的祭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均符合史实。但对于尚文、尚质和明器的解释,应该是孔子学派提出的一致理论。最高的神是自然神,地位越高的鬼神越接近自然,为人所不可知。在未经哲学化的阐释之前,古代中国和古希腊都有一种巫史传统。孔子学派的尚质精神正是对巫史传统和自然崇拜的人文化,即将巫史传统纳入一种理性解释之中,它们构成了礼乐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与谈过程中,陈赟教授从文质关系入手点评了吴飞教授的精彩讲座。陈教授认为,吴飞教授深刻揭示了儒家传统思想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儒家学派对鬼神的理解没有导向一种信仰启示的传统,而是把事人和事鬼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吴飞教授对祭礼的研究体现了儒家对事人和事鬼、本与用的分殊化处理,上古、中古和当下共同呈现在祭礼的情境中,文和质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共同合成一个更大的文。古典中国文化强调,越是古老质朴的东西,越能构成一种文饰而变得尊贵。在今天这样一个单线式历史意识占主导的时代,关于文质关系的讨论具有重大意义,它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进化论和当下主义的文明史观。

 

 

 

最后,林志猛老师总结道,吴飞教授立足于《荀子》和《礼记》等多篇文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文质之间的辩证关系,祭礼的背后涉及天人关系、鬼神宗教等诸多问题,更拓展出人伦道德和生死问题。吴飞教授提供了一种理解中西古典文明之关系的独特视角,柏拉图同样提到祭祀要简洁节约,中西古典的礼法均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尚质精神。古典哲人对于自然和最高神等问题也有相似的理解。

 

 

在讲座问答环节,现场师生踊跃提问。吴飞教授耐心解答了如何看待儒家的“贵始论”、文质论与形质论的关系以及中国传统的雅乐是否具有一种尚质精神等问题。整场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