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巧】诗圣的胸怀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6-07 20:07:55
标签:

诗圣的胸怀

作者:李晓巧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十七日戊子

          耶稣2024年5月24日

 

 

 

《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书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杜甫旅居夔州时所写名句。资料图片

 

“杜从夔府称诗圣”,明朝学者费宏在《题蜀江图》中如此写道。在他看来,杜甫的“诗圣”雅号肇始于夔州的就食生涯,在此之前还未达到“圣”的境界。大历元年(766年),55岁的杜甫离开成都后,辗转来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在朋友们的帮助下,过上了一段较为安稳的生活,写诗交友,关心百姓疾苦,进而思考社会人生。

 

杜甫自24岁参加进士考试后,屡试落第,便像当时很多诗人一样,四处游历,广交朋友,切磋才艺。44岁那年,杜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经过一番曲折,被任命为右卫率府兵曹参军。那是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当他正准备赴任时,爆发了安史之乱。突发的战争将一切都打乱。杜甫安顿家小后,辗转投奔唐肃宗,任右拾遗,因为性格忠直,为被罢免的房琯说了几句公道话,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其时,唐军与叛军厮杀惨烈,关中又发生大饥,饿殍遍野,杜甫接触社会底层,情动于中而形之于笔,有名的“三吏”“三别”即作于此时。此后,杜甫弃官而去,领着家人开始了避乱就食之旅,其间,既亲见百姓困苦,自家也备尝艰辛,“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

 

从上元元年(760年)至永泰元年(765年),杜甫居成都六年,在几个朋友的照拂下,生活过得不算差,在“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后来,其好友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地方将领争权,蜀中大乱,杜甫不得不带着家人继续逃难就食。“就食”这个词,古代常有,意思是在饥荒年月,为了活命而迁徙到有粮食吃的地方去。

 

大历元年,杜甫来到了夔州,主政夔州的官员柏茂琳对杜甫非常礼遇,不仅“频分月俸”资助杜甫,并且委任他主管城东的一百顷公田,可另外获得一份收入,于是杜甫得以买地种了不少橘树。在夔州,杜甫踏访当地山川形势、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广泛接触当地农人,深入了解百姓疾苦,写了《夔州歌十绝句》《负薪行》等名篇。同时也关心时局,通过在官府的朋友以及朝廷派遣的使者及时了解朝廷动向,写了不少政论诗,如《诸将五首》,内有“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等句,讽谏边疆大将要思君报国,不可尸位素餐,实际上也反映出杜甫的忧国情怀。

 

在夔州落脚的第二年,杜甫的健康状况恶化,先后得过肺病、疟疾、风痹,并且听力减退、视力模糊、牙齿脱落,56岁之人已然这样,相当凄惶,再无当年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灼灼风华。这时的杜甫写出了倾诉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在夔州期间有个小插曲,杜甫曾将房子借给亲戚吴南卿住,要求他不可干涉贫困孤独的邻居老妇来院中打枣子,特意留诗:“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身在流离中的杜甫更同情他人疾苦,其体贴入微,令人动容。

 

杜甫在夔州住的时间也不久,因为生计不得不再次举家迁徙。可以说,杜甫人生最后的11年时间,一直漂泊江湖,到处投亲靠友。杜甫后期诗作,有貌似超然之处,但更多的是沉郁悲怆,在政治舞台上,他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但却一直忧国忧民,为了就食谋生,携家带口颠沛流离,59岁逝于避乱的逆旅舟中。

 

历史是一种集体记忆,后世贤明对杜甫的评价普遍极高。王安石曾高度赞扬杜甫的博大胸怀:“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飗。”前圣后贤,惺惺相惜。杜甫以“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忧国忧民的宽博胸怀,超越了叹穷嗟卑的个人小天地,成为永远的诗界典范,并以其独特的诗风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一道感人的光。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