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文国学院学子拜访国学大家蒋庆先生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4-06-08 19:49:49
标签:

北京人文国学院学子拜访国学大家蒋庆先生

来源:“北京人文研修学院国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廿二日癸巳

          耶稣2024年5月29日

 

 

 

2024年5月13日上午,北京人文国学院长城班全体学生在蔡恒奇院长的带领下,赴广东深圳拜访国学大家蒋庆先生。

 

蒋庆先生是著名国学学者,贵阳龙场阳明精舍创建人,著有《公羊学引论》《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以善致善:蒋庆与盛洪对话》《生命信仰与王道政治——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等著作。

 

 

 

与国学院师生座谈中,蒋庆先生强调:中国文化在现代社会几近全方位崩溃,虽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文化崩溃的危机,例如朱子生活的时代面临着佛教冲击的压力,但那个时候的文化并没有全方位的崩溃,只是在心性领域受到佛教的挑战。儒学大家们积极回应,发扬了心性儒学,但这一回应的弊端是,导致了政治儒学与心性儒学浑然一体之传统的解构。当代新儒家对西方文化的回应面临着同样的困顿情况,故而今日之文化是全方位之崩溃,今日之文化复兴也应是全方位之复兴。

 

 

 

蒋庆先生说:儒教是中华文明的传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讲儒教,虽然学术界的主流观点不承认儒教,但儒教最重要,儒教是一个文明体,是华夏文明的代表,对应着世界其他的文明传统,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儒教有7500年的历史,伏羲是儒教的创教者,尧舜是儒教的继承者,孔子是儒教的发扬光大者,儒教的反本开新要靠各位同学的努力。

 

 

 

蒋庆先生还说:儒学从古到今有很多流派,最重要的,影响力最广的是心性儒学和政治儒学,其渊源都来自于孔子。孔子是创立者,提出了方向,描绘了儒学的基本底色。至于学派的细化,则要归功于后世一代又一代儒者的继承。心性儒学系统的代表人物是颜回,曾子,孟子,朱子,阳明,他们致力解决于人的安身立命问题,终极价值问题,信仰问题。历史上,政治主权的中断导致了政治儒学的中断,唯有心性儒学代代相承。但是人要在社会上生存,只有道德心性的引导是不够的,除非人人是君子,否则人群相交一定会有利益的冲突。可惜不是人人都像颜回,所以需要合理的制度以及政治建构,来解决社会问题,礼乐刑政,缺一不可。从小处来讲,人的所有权是不能被侵犯的,私有产权的确立是文明的开始,象征着个人的成立。儒家并没有否定私有,而是强调当私有过度膨胀以后,会造成社会的分裂和冲突,故而用一套制度来限制私有的极端成长。故而孔子做春秋建立了政治儒学,公羊学是解释春秋精神的学问,阐发的是历史智慧,政治智慧,以及在历史中的政治智慧。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蒋庆先生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儒学就像吃药一样,有什么病吃什么药,心性有病吃心性的药,社会有病吃社会的药。”政治儒学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结构,汉唐盛世,是和儒学密切相关的。政治儒学和心性儒学同样重要,他们是一体两面,没有哪个比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只是我们所处的时代不一样,我们要对应的问题不一样。所以《论语》的思想是宏大的,它既讲身心性命的问题,也讲社会治理问题。我们要有前瞻性的认识,既肯定心性儒学,也肯定政治儒学,这是对当代心学的纠偏扶正。

 

 

 

蒋先生深刻地告诫同学们:儒家是实践之家,儒学是行动之学,求功夫以成君子。政治儒学也需要行动,需要重塑社会政治的实践。孔子孟子就是行动的典范,孔子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对中国的政治未来提出一个理想的蓝图,确定了国家应该存有的正统主导思想。

 

 

 

蔡恒奇院长向蒋庆先生介绍了国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办学理念,蒋庆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在中国,有此规模之书院,未有此纯粹;有此纯粹之书院,未有此规模。”

 

 

 

长城班同学崔磐龙向蒋先生请教:“政治儒学方面的内容,更加偏重于时代性的意义,每个时代的社会环境、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的变迁都非常之大。所以政治儒学在学术上的传承性是否会较心性儒学薄弱?”

 

蒋庆先生回答说:心性是永远不变的,社会发展是永远在变的,政治儒学是在历史中来参与社会政治结构的建构,有不变之本,也有损益之道。

 

 

 

长城班王顥颖同学向蒋先生请教:“我们该如何看待春秋公羊传评价体系中的二重标准,以及记载的真实性呢?”

 

蒋庆先生回答:“评价的根本意义和标准,要以王道的价值和基本意义来衡量,王道有三种合法性、天道的合法性、历史的合法性、民意的合法性,三者缺一不可。孔子假托春秋之史,抒发经意,塑造了儒家的政治理念与历史期待。故而儒教不能退却在私人领域,要进入公共领域,既要安顿生命意义,也要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取得积极关联,这是区别于佛道两家的重要特征。“

 

 

 

现场掌声不断,座谈持续约四个小时后在不舍中结束。会后国学院师生与蒋庆先生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