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视野下的中国经典 ——“跨界协商与比较视域下的中国经典”国际学术论坛暨沪港青年学者研讨会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4-07-01 09:24:08
标签:

“跨界”视野下的中国经典

——“跨界协商与比较视域下的中国经典”国际学术论坛暨沪港青年学者研讨会在香港城市大学举行

作者:龙德洋(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十五日乙卯

          耶稣2024年6月20日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2024年5月18日至19日,“跨界协商与比较视域下的中国经典”国际学术论坛暨沪港青年学者研讨会在香港城市大学举办,此次会议由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主办,是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建系十周年系列学术活动的“第一站”,并得到沪港大学联盟赞助。会议由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助理教授凌超和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郭西安共同召集,来自香港城市大学、复旦大学、澳门大学、芝加哥大学、苏州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香港岭南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香港树仁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的二十余位学者进行了会议报告。在两天紧凑的议程中,不同学科领域的学者们共同围绕“中国经典”在跨学科、跨文化、跨媒介背景下的多样性与深远意义开展了热烈探讨。这种不同学科领域间的多元对话充分体现了本次研讨会的核心主题——“跨界协商”。通过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与会学者充分开拓经典研究的新视野,对中国经典传统在多重场域中的不同价值意蕴呈现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丰富的学科认知。

 

 

 

香港城市大学程美宝教授致开幕辞

 

5月18日上午会议开幕,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副系主任陈学然教授担任主持,系主任程美宝教授为会议致开幕辞。国内外学界的四位资深学者带来了精彩的主旨演讲,引领与会者进入关于跨越学科界限、研讨经典文本的主题。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发言

 

复旦大学陈引驰教授在《中古文学文本的形态、成规与阐释》中详细探讨了中古文学文本的特征与阐释方法。演讲深入分析了这些文本的文类规律,以及由此对于文学创作带来的规约,并分析了中古文学文本和文类在文学史上的独特性。

 

 

 

澳门大学张健教授发言

 

澳门大学张健教授《重探汉代经学的赋比兴说》研究了“六诗”“六义”说在汉代的出现及其解释史,提出赋比兴说实际上在汉代影响范围极小,带来对汉代经学史及文学批评史的重新认识。

 

 

 

芝加哥大学Haun Saussy(苏源熙)教授线上发言

 

芝加哥大学Haun Saussy(苏源熙)教授的报告“Migration and Cultural Contact: The Long View”探讨了文化接触和迁移对经典文化的长期影响,强调了跨文化交流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苏州大学季进教授发言

 

苏州大学季进教授的《夏志清耶鲁时期的英文论文》详细分析了夏志清在耶鲁大学期间的英文论文手稿,重新揭示了夏志清在英美文学研究领域的成就以及对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影响。

 

青年学者会议以分组报告的形式展开,共分为五个讨论组,二十多位学者参与了报告、评议和综合讨论,深入探讨经典与文化的交融。

 

第一组主题为“中国经学传统的再探讨”,由张健进行主持与评议。香港城市大学张万民教授的《从“比兴”到allegory——中西诗学对立模式的反思》深入探讨了比兴和allegory这两种诗学概念之间的对立模式,提出了超越传统对立的思路。复旦大学郭西安教授的《变位与参鉴:“经”的当代英译及其跨语际协商》关注“经”概念译名之争背后的各种疑难,强调跨文化翻译中复杂的协商空间。北京大学陆胤教授的《从“经文”到“经义”——“读书革命”视野中的近代读经法变异》则从近代读经法的变革与学界论争出发,探讨其预示的有关教化实践与读写生活的革命性改变。中国人民大学赵倞教授的《“摹仿”与“象成”——中西诗学的另一种开端》则揭示出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中,不能简单用摹仿说和抒情论“非此即彼”地来概述两种传统的基础,并提出了彼此交汇对话的新线索。

 

 

 

陆胤、郭西安、张万民、赵倞讨论(从左至右)

 

第二组围绕“海外汉学与经典研究”的主题展开,由季进进行主持与评议。华东师范大学王嘉军教授的《本质与欲望:反思朱利安的中西裸体观比较》通过对朱利安和阿甘本关于裸体艺术的异同分析,对跨文化比较问题作出反思。复旦大学秦振耀老师的《不译可译之物,或翻译一种“前—前文本”风格?——臧棣及其法语译者的“共写”》以臧棣作品的翻译为案例,从伦理性视野重新探讨了翻译中的他者性/陌生性问题。香港岭南大学顾一心教授的《所传与所以传:早期中国文本中“传曰”引语的模式和意义》探讨了早期中国文本中的“传曰”引语模式及其在经典化过程中的动态性。

 

 

 

季进、王嘉军、顾一心、秦振耀讨论(从左至右)

 

第三组以“经典传统与信仰的共同体”为题,由香港城市大学曹南来教授进行主持与评议。上海外国语大学刘云研究员的《“圣名之争”:在中西经典与传教工作之间》梳理了“圣名之争”的历史面貌,由此探讨19世纪中国宗教性传播中的翻译意识形态和文化认同问题。四川大学李以清研究员的《神圣性的追寻:以荷马及其史诗引介为例论帝制中国晚期的宗教性共识》探讨了荷马及其史诗在中国的引介与“神圣性”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共识的形成。浙江工商大学刘旭老师的《作为身体的中国——利玛窦身心观及其汉学范式的得失评价》则从利玛窦的身心观出发,探讨其将中国视作身体的身论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影响。

 

 

 

刘云、刘旭(线上)、李以清讨论(从左至右)

 

第四组则关注“数字人文与经典的当代研读”主题,由香港科技大学郭秋孜老师进行主持与评议。香港城市大学徐力恒教授的《从书迹到数据:宋代传世书札之数码著录》介绍了宋代书札手稿的数字化方法。复旦大学战玉冰研究员的《重提类型研究的意义——数字人文时代一种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回归与“升级”》重提文学类型研究在数字人文背景下的意义,并从个人研究经历出发反思了数字人文研究的局限与前景。香港理工大学陈婧教授的《衡量书籍之影响力:二十三部明清古诗选本之书籍互参网络分析》透过文献计量学中的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明清古诗选本互相之间的关系和影响。

 

 

 

陈婧、战玉冰、徐力恒、郭秋孜讨论(从左至右)

 

第五组探讨了“跨越文类与媒介的经典”主题,由陈引驰进行主持与评议。香港城市大学吕家慧教授的《善政与胜概:唐代亭记中的政治和景观》探讨中唐以降的亭记文学传统,揭示一种吏治新观念的出现。香港城市大学凌超教授的《回文小篆经纤指:韩约素篆刻与女性身份的塑造》则从性别角度探讨女性篆刻家韩约素独特地位的文本和艺术史中的建构历程。上海师范大学郭亚雄教授的《“书于竹帛”与经学的基本规定》从“书写”对“口传”的压制,探讨“书写”如何为“经学”与“教化”等话语实践的运作奠定基础。香港树仁大学许建业教授的《画谱、画本与歌留多:江户时代唐诗图像信息的转译与玩赏》则以《唐诗画谱》、《唐诗选画本》和《唐诗选歌留多》为线索,梳理江户时代唐诗相关图像生成与流衍的整体发展。

 

 

 

郭亚雄、吕家慧、凌超、许建业、陈引驰讨论(从左至右)

 

5月19日的闭幕式由郭西安担任主持,全体与会学者参与了丰富而深入的讨论。张万民与秦振耀分别进行了精彩的总结发言,引发了与会者的深思与共鸣。最后,凌超以热情洋溢的致谢辞,对所有参与者的努力和贡献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与会学者合影留念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在经典研究领域的一次思想碰撞,更是一场跨界的学术盛宴。在这场学术讨论中,每一位学者都以其独到的视角,探索了经典研究的前沿方向。通过深入的跨界协商、参照不同的学术视野,我们得以重新挖掘经典的多维价值,激发新的研究动力。正是这种跨界与协商的无限可能,使得我们能在多元文化的交汇中不断追寻和承传中国经典,也持续与国际学界对话。“跨界”不仅是一种理想化的文化空间象征,更代表了一种强调差异、多元与交流的努力。与会学者对于将来继续推动开展沪港两地及更广阔地区的青年学者的跨界交流均表达了热情的支持和热切的企盼。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