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台】学而第一:AI时代的最佳课纲(下)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4-07-15 18:00:23
标签:
陈绪平

作者简介:陈绪平,男,字子茂,号尔雅台,西历1969年生,湖北阳新人。长期从业于互联网科技界,曾任阿里巴巴资深架构师,现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学而第一:AI时代的最佳课纲(

作者:尔雅台

来源:作者赐稿

          原载于 “尔雅台”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六月初八日戊寅

          耶稣2024年7月13日

 

第二部分:小学纲目

 

 

 

首先是“弟子入则孝”,从小孩开始。弟子指7、8岁的小孩,告诉他一些基本的东西,比如孝悌谨信,为以后的进德修业打基础。我们今天学传统文化,民间的读经推广,还是很有成效的,虽然也有很多争议,但读肯定没错,背也没错,不过这其实不是根本,行才是根本。读是行有余力之事,是第二位的。

 

假如背得很多行不出来,有什么用?孔子的根本之道在行,从小就要培养那些礼行,那些符合人类德性沉淀成长的规矩。所谓“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就开始培养好的德行,才是关键。我们今天的人,礼往往行得很不好,甚至不如日本人有礼貌。为什么呢?因为不习惯,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前段时间刚好跟一个推广读经的朋友聊天,他们总觉得难以了解,我们的社会为什么对传统文化这么不重视,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确实可以理解,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读经背了十几万字,这是很了不起的,比一般大学的博士学的还多,学了后心理就有点不平了,我太有才华了可社会咋不认可呢,就业还成问题。

 

我们看这个事,根子在哪里?根子还是在于这个读经教育的初衷,可能还是有点问题。我们大部分的孩子呀,80%强吧,其实还是在体制内学校学习,选择读经的其实还是少数。为什么选择读经?没考上重点学校,选择一条途径为了考上大学,或者是希望通过这个途径去找一条更好的路,比如出国等等。这个点,显然有点问题。虽然学传统文化肯定是好事,但这个出发点肯定有问题呀。如果是这样,那倒不如建议你学个职校,学门技艺或手艺,这样就业可能更好。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读经教育,它的教育思想是有偏差的。当然总体上对读经运动还是要肯定,作为一个民间自发行为,其实有功于我们这个社会的,这个要肯定。但读经教育的这个思想偏差,也需要正视。我讲个简单道理,我大学毕业这些年了我水平可能不咋样,你想想教育部的官员都比我差吗?他们往往比我文凭还高,好多博士,你说他差吗?如果读经教育好,效果显著,他们看不到?民间读经二十年,为什么我们的体制内教育不借鉴?当然,国家这么大,决策一定是很慎重的。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读经运动,其教育思想还是有不少问题,你根子还行得不到位。还没有到位,还在试错,还允许你试错,这已经就很不错了。官方没有把整个的教育体系往这个方向改,显然是还没看清,还有些东西没想通,当然政府还有其它事,也许是时机还没到。

 

但我们看这里面,核心的症结,其实还是“行有余力”这个事,是不是摆正,是不是到位。对于中小学生,对于九年制义务教育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根本的问题,其实还是行的问题,读经还只是第二位的文之事。当然,最近几年,我们民间读经界也有不少反思,许多读经的动向开始向传统的私塾模式靠拢,向先行后文靠拢,这是好事。

 

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句:“贤贤易色”。这个话的基本意思,是向先进学习,向贤者学习,以改变我的气质,成就我的品行。所以,你看,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的孔子之道,是非常注重培养孩子品行之正的。这是根本。不是你背了多少书、考了什么,品行之正有没有,这个才叫学之本原。掌握了这个精髓,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那这个学固不固?这就是第三句。实际上,学和行、行和学,是相互成就的。换句话说,学就是行,行就是学。行什么?行忠信。学什么?学忠信以固之。这个“固”字呀,大有讲究。我们很多喜欢传统武术的都知道,套路学得再多,功夫不上身,始终是白抓瞎。说到这里,我想起一个很有趣的事,我有一阵子我迷恋摄像,就跟一个有水准的同事学,经他指点,拍出了大片的感觉,但后来因工作关系分开了,我的摄影水平又嗖嗖掉回去了,功夫始终上不了身。可见这个“固”也是极难的事,没那么简单。

 

接下来一句讲家国,“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个事关家国。一个年轻人学有固了,就可以出社会了,就要面对社会了。而祭祀啊,是成人世界最重要的事,就好比今天的人讲信仰那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事死如事生,这个很重要。祭礼是社会的一种教化,敦本起化,以成民德,是年轻人的责任。

 

最后一句话总结,一个孩子学好了,温良恭俭让,根本学好了。从小学如现在1~9年级,根本学好了,打下好的基础了,然后再去学各种艺,生产的科技的数理的你都可以学,但你的基础在这里。这是古人讲教育的根本。

 

第三部分:大学纲目

 

 

 

首先,“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从成人开始。前面指出了,这是指观父,观父之道,以继述之。过去主流的解释是观子之志行,比较迂曲。朱子当时虽然也意识到主流解释的这个问题,但他计较犹豫,没有及时更正。

 

朱子为何犹豫呢?从《四书》开始就有个问题,就是把章节的次序搞没了。因为朱子的历史使命是跟佛家对话,好比我们今天的使命是跟西学对话一样,这是时代的要求。佛家的义理讲得非常好,所以需要跟它对话,以重新复兴儒学。但如此一来呢,也有很多美中不足,最典型的就是朱子他把《论语》的编排次序搞得不重视了,所以传下来的《四书》都没有讲这个。

 

这句话其实讲什么呢?我们今天有这个词,叫家风。没错,“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讲的其实是家风。你看,我们今天很多白话文的解释,也解释了很多,但其实都没有get到这个点。今天的人哲学思维浓,喜欢发挥很多似是而非的道理,但这句话明显不是大家说的那样,它其实讲的是家风,优良家风怎么传承。

 

我们今天上头是不是也在谈家风啊,谈家风建设怎么搞?许多搞传统文化的人,总讲国家这不支持,那不支持,其实不是不支持,是真正的社会文明的精神在哪,我们搞传统文化的还没有统一没有共识。自己都争的一塌糊涂,你叫官方听谁的?因为文化有个断层,这一二百年来形成了一个断层,大抵也急不得。今天官方也已经提出来了,要搞第二个结合,关键是你接不接得住。今天看来,还是很难接得住的。

 

所以这句话,真正的意思就是谈家风传承、家风建设。《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就是讲的这个意思。《中庸》这句话的背景,就是讲周公那个时候,文武王他们家的子弟怎么样继承他们父辈的事业,讲的就是家风建设。

 

家风继承、家风建设,最重要的当然是孝了,通过这个孝来把我们家我们父辈的荣光、梦想发扬光大。家国一理。今天很多人谈爱国主义,但谈不好就走极端,搞成义和团。为什么?因为没有搞清楚家国,国是更大的家,爱国主义就是家风啊,或者说,家风是爱国主义的魂,没有家风建设的爱国主义,是沙滩上盖房子,没有牢固的根基,自然容易出问题。

 

中国就是一个大家啊。家是一个更小的国,国是一个更大的家,层层套叠而成天下。家国天下,好比一个俄罗斯套娃,一层套一层,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世界观。家风建设,与爱国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层层叠加的。我们今天许多人是爱国不爱家,是割裂的,所以容易出问题。

 

从家开始往外,超越家国,那就是天下。“礼之用,和为贵”,这就是和合天下,是中国人的天下主义,故曰“先王之道斯为美”。也就是说,先王治天下,就是“礼之用,和为贵”,这个就叫先王之道,上古圣王都是这样以和为贵。这就是中国人的思想,怎么治好一个天下,如何让天下实现更好的文明治理,中国人有自己的一套天道宇宙观。

 

你看,这跟西方人不一样,在西方人看来,这个宇宙是上帝创造的。上帝创世的时候还是很完美的,这个天地还是很完美的,是个上帝之城,但后来,人出现了,又堕落了,天地就不完美了,就变成了一个俗世之城。然后呢,就需要救赎,人类需要上帝的救赎,才能在末世重新回归到上帝之城。

 

我们看,西方人的这个上帝,这个天地的主宰,在《尚书》里是叫昊天上帝,到宋明则叫天地之心,这一个人文化成式的发展。然后呢,天心是如何让我们的宇宙流淌的?是天理。天心是循着这个天理的,宋儒讲天地之间何处不是天理流行,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吾人根本不需要一个绝对的救世主,它只要循着天理走就可以了。这个天理落到人世间就是礼,圣人制礼作乐,以礼为用,来达成天地之和。所以,你看,我们古人谈“礼之用和为贵”,这个境界是极高的,是与西方人的上帝之城,与佛家净土宗的西方极乐世界比肩的。我们今天的儒家哲学化解读,反而消解了这个内涵,矮化了儒家,矮化了孔子。

 

当然啰,这个境界太高,有点触不可及,也是个问题。西方人就绕绕湾湾的搞了个末世救赎,才能上天国。孔子当然不会这么折腾,孔子之道是在日用之间,简单直白。古人当然最懂你们年轻人了,年轻人这点心思嘛,总是有点好高骛远,论语有句“小子狂简”的话嘛,不知天高地厚,那也不好。

 

所以接下来这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从天地之高忽地拉到眼前。立志再高,但还是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先把身边事做好。这就拉回来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所以说“信近于义”,“恭近于礼”,但这还不是义和礼,还没到,还需继续努力。“因不失其亲”,亲,这个亲还需要解释,就是亲亲。亲亲是仁,天地间所有的仁都是从亲亲开始。一个人,亲人处理不好,怎么去谈仁?

 

所以宋儒说“切问而近思”,所以君子才“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废寝忘食,最终落在“好学”这件事上。

 

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的不同,是吾人“好学”。评价一个人好不好,最重要是在好不好学,这跟西方人非常不一样,他们重点在信靠。我一朋友是新教的,我们经常辩论,他总是解释信上帝的重要,否则一切无从谈起,我则总是好学好学,我们总是“和而不同”地辩论着,谁也没有说服谁。世界的文明,确实各有各的伟大,我们需要相互借鉴,所以都需要通。毕竟,我们看,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是劝人向善,整个天地,最后上帝也是善的,所以是能通的,你胸怀大了其实都能通。

 

因此“敏而好学”这句话呀非常重要,它其实是孔门教人的最大“法宝”。最后的成就,好学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两个:一个是处贫富的问题,这是人世间的大问题;第二呢,是学在为己的问题,吾心何以对天地?这是一个宗教高度的问题。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处贫富的境界。司马迁《史记》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嚷嚷皆为利往”,这个世界的任何人,你的一生都处在这贫富的波动之中,处在贫富的河流之中,要么富要么贫,没有人列外,一定都在这里面,这是我们人生最常见的最基本的境遇。

 

所以重要的不是如何逃避贫富,而是你如何处贫富?因为贫和富都不具有必然性,有的人穷了,有的人富了,但这其实很多时候不是你自己能确定的,它不完全取决于个人,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它是一种不确定性。

 

我们今天谈马云,他很有钱,但这是他当年努力的必然吗?不一定。马云的成功有很多偶然性,九死一生,有很多时候可能就死了,突然间又好了,有偶然性,不是他能控制的。

 

我们今天总觉得名人讲的话都很好,都是人生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学。其实不是的,他们的成功正如曾国藩所言: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名人的成功确实有一半是他的优秀和努力,另一半就是基于缘分或上天的安排。总之是时代造就你,就是这样。

 

贫和富就是世间的业,而世间的业显然都具有或然性,它不是必然的。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尽管有很多人给你讲致富经,但他自己也不一定能够致富,就象算命的,他再厉害,他自己还是沦落为算命一样。所以孔子多谈德不谈业,他希望用德的确定性来对治业的不确定性,以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就完满的人生。

 

因此贫富,最重要的不是你贫还是你富,而是你在贫之中你的行为,你在富之中你的行为,是不是还依然能守住你的德,是不是还依然能成就你的德。这个成就,也有两个境界,子贡的境界低一点,当然我们有子贡的境界也很了不起,孔子的境界就更高了,“贫而乐”,像颜回,“富而好礼”,是过去对公子哥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说,象王思聪这种,过去就是这么要求的。

 

你瞧,礼出来了,礼之用和为贵嘛,这境界就对接上去了。西方人很绕曲,堕落了需要救赎,救赎也不知道能救成什么样,他们说是要经过末日审判才能上达天国。吾人则不然呀,这个“贫而乐,富而好礼”,就涵盖了天下所有人,人人都能下学而上达,人人都能“乐天知命”而与天地同流,何么事还需要设定个“上帝”来创世、来救赎?不需要。

 

为什么不需要?反物归己可也。这是最后这句话。你的生命,你的价值,不在你“患人之不己知“,而在“患不知人也”。最重要的是在反物归己,返到你内心里去。去干嘛,王阳明讲致良知。良知即天理,上下与天地同流,故吾心可对天地,何患之有?这句话跟佛家很贴切,佛家讲得也很好。

 

这就是孔子教人的冠者之学,讲长大成人关键是在好学,好学是君子终生之不二法门。

 

所有,根据朱子的区分,第二部分是讲小学,第三部分是讲大学。小学只是讲一些事,教你一些行为习惯,大学是把这些理告诉你让你再去提升。你看这是“学而第一”,讲学的一些话。

 

回顾一下这些话,回到刚才讲的德和业,世间的业对任何一个人它可能有些不变的东西,但大部分存在偶然性,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是发达还是不发达,不知道是健康还是贫穷,不知道今天好好的明天会不会突然有个大灾难不能控制,所以它需要去寻找一个确定性——生命成长的确定性,让我们人人的生命都能充满德性的光辉。所以孔子关注的是德性的光辉,是以德的确定性来应对业的不确定性,这叫以德驭业,德业相济,终至成就圆满的人生。

 

这就是我说的它是一个很好的AI时代的最佳教育课纲。AI时代来临,大宏观环境显然在急剧变化。我们各种知识都在变化,大学学多了可能反而没用。我们上大学读一个大学毕业,它所有的课程设置,我们知不知道它是怎么回事?也许你还没学完它就没用了,被AI淘汰了。当然不是说不学,但你不能过于拘泥,我们要知道该学什么,该怎么学。毕竟业上的事,如古人讲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其实你问也没法问,它往往不是你能控制的。所有重要的是完满你的生命,在这件事上不断的沉淀自己成就自己,那些业你碰到什么就抓什么,没碰到什么也心安理得。就这么一个概念,这就是学而第一。就是今天最好的教学课纲。意义在这。我就说到这。谢谢!

 

【分享问答】:

 

同学问:

 

1.所说的孝悌忠义信等,是孔子2000多年前讲的,但现在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在现在社会如何能为我们所用?

 

2.孔子讲话是有利益共同体的,为的是士大夫阶层、上层社会世家如何形成一个稳定的,如果像我比如说一个小山村里的,他的表达或者对我来说,利益诉求不一样,如何去解决这个矛盾?

 

陈老师答:

 

答1问:刚才说了,大大12年去曲阜,就说孝的价值很好,但如何行孝是一个大问题。因为中国这几百年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李鸿章讲是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你看中国富强以后,你的行为思维方式,对全球文明治理具有很大的示范意义,中国人如何行孝,也将是解决全球治理的关键。

 

但这个事,今天讨论起来依然很难,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我只谈二个点:一是叫不绝如线,虽然我们看传统的东西好像没了,但它的那魂它的那根丝线始终还在,这叫不绝如线。我们许多传统的东西,看起来都好像没了,丝好像断了,但其实不尽然,我们总是能够惊喜地发现,那个线始终还在牵着,我们可以乐观点。

 

我们要知道,孝的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的家文化,西方没有。西方跟中国pk来pk去,他们发现中国其实不只是个国家,而是个文明,是一个冒充国家的文明。那这个文明的根在哪里,在孝悌这个体系里。孝悌体系不管你怎么看,500年以来的事我们先不谈,倒回到500年前,我们不谈理论只谈实际,同时代比较,比如500年前全球这么多地方,我们来作横向比较,你便会发现,这2000年以来,最可大可久的文化还是在中国。这是公认的事实,不管你怎么解释。

 

吾人传统,孟子说“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这个体系才是中国可大可久的秘密。而西方文化,无论怎么发展,都没有发展到孝悌上来。这就是问题的症结。虽然今天,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困难,但中国人你放心,它的血脉里的魂,始终延绵不绝。

 

中国文化,儒释道三家,它们的磨合至少1000多年了,这一千多年以来沉淀的一个魂,无疑很重要。所以我们谈中国文化,通常指的就是儒释道三家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我们要注意这个点,孔子在c位。这个很重要,为何孔子在c位?如果不在c位它会怎么样?关键就是孝悌这个事,要牵住。只要牵住这个魂,它就会不绝如线。

 

所以,虽然今天我们面临很多困难,我们依然可以很乐观,它不会绝。当然,那我们今天及今后,到底该如何传承这个孝呢,我们能做到吗?实话说,我不知道,但我希望后面有更优秀的人物出来,我相信30、50年之后,虽然我们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后面那些优秀人物他们能搞清楚,能解决,它需要中国人的智慧去解决。中国人既然传承几千年,还是可以自信的。

 

答2问:讲利益共同体,这个更象是一个西式话语,背后有传教色彩。孔子之道显然不是这个样子,不是为某某特定阶层服务,不是这个样子。

 

今天对孔子,很多的讲法是哲学的,这当然也没错。但西方还有神学,我们看今天西方的很多大学,神学院的规模远比哲学院大,那我们皆如何对标?我们用一句中国人没有信仰就了了?然后,我们就只能讲哲学社会学意义上的,说孔子讲话是有利益共同体的,是为士大夫阶层服务的?NO,NO,不是这样。

 

吾国固有学术,没有神学,但有经学,经史子集的经。经学既不能简单的对标哲学,也不能简单地对标神学。或者说,经学既是哲学,也是神学,是兼具二者且不割裂的大道之学。西人讲上帝,吾人讲天心天理,其实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都关涉天下文明的治理。注意,这不是所谓的“统治”的概念,而是治理的概念。统治的概念,暗含着君王暴政,西人只相信上帝,不相信世间的权力。但正如一位新教的朋友跟我讲的,所谓“上帝之城”其实还是人世间的,这就回到了孔子的观点,法天则天而已。

 

我们今天当然不一样了,这一二百年来,孔子被踩在脚下了。但我们需要注意一个事,就是当年陈独秀高喊打倒孔家店,他是有一个说明的,他说他不是要打倒孔子,他要打倒的是当时那些官方附着在孔家店上的那些事,比如袁世凯就以“尊孔”倒行逆施,这个要不要打倒,当然要。

 

社会要变革,满清以来那些事不适合当代社会了,整个地球都在变,我们岂能墨守成规?但可惜的是,历史就是这样诡异,我们总是把婴儿与脏水一同泼掉了。所以,做学问要注意呀,学者们话可不能随便说的,你说的话虽然不能说错,但大众不是学者,他就要按照自己眼前的利益去理解,不是你能控制的。这就是所谓的种下龙种,收获的是跳蚤,不可不慎。我们今天许多学者,又在大谈儒家是宗教,一个道理呀。所以,你看,我党为什么厉害,它是群众路线,拿群众的话语体系来讲话。这就不会被曲解,被故意误导了。

 

孔子是个文明的奠基者,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如何理解这个文明?净土宗讲极乐世界,耶教讲上帝之城,这都是在最高的那个文明层面来思考问题。这个文明层面,按华严的讲法,是法界,是事事无碍的法界。到这个境界,极乐世界就出来了,所以你看,这个体系就很高。

 

那孔子的体系在哪里?礼者天地之序,乐者天地之和。天地怎么和呀?这么大的天地怎么和啊?西方人就觉得很难。在他们看来,上帝之城虽没有罪恶,但只能是来世的,不具有现实性。而世俗之城呢,罪恶很多,不经过上帝的救赎,不经过末日审判,就不能抵达上帝之城,这其实是说根本达不到。但在孔子眼里,天地之和呀,是很自然的天道秩序,虽然大道既隐,天下为家了,但依然可以谨于礼之治,而有向上一机的机会。孔子是个乐观主义者。

 

总结:吴老师

 

《论语》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当重要的一部著作。过去我们一直讲四书五经,五经一般传说就是孔子加以编订的,因为在孔子之前,这五经逐步的形成了文本,但是孔子在这中间起到了一个把著作定型规范化的工作。特别是春秋也是共聚了他的聪明才智。后来的我们的学者特别是到了南宋的朱熹,从那里面提炼出来四部书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也就成为了读书人必读书,今天陈绪平老师讲的是其中的一部,也是最基础最基本的我们的文化人启蒙必修的教材。那内容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应该是一而再再而三来不断的学习这样的著作。

 

我刚才想了一首诗提供给大家:

 

《论语》

五经而后四书传,仁孝为宗志莫迁。

子曰诗云启蒙日,文章道德路无偏。

责任编辑:近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