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臣 著《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深度修订版)出版暨再版后记

栏目:新书快递
发布时间:2024-07-15 21:39:08
标签:

李宝臣 著《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深度修订版)出版暨再版后记

 

 

 

书名:《礼不远人——走近明清京师礼制文化》(深度修订版)

作者:李宝臣 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年:2024年6月

 

作者简介

 


李宝臣,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文化冲撞中的制度惯性》《明北京》《食道世风四讲》《北京城史记(明代卷)》等八部,以及《礼法社会的政治秩序》、《制度比皇帝更重要》等论文、随笔、札记百余篇。

 

学人推荐

 

敝人与李宝臣先生交往四十年。听他开聊总是莫大的享受。深恐这些稀缺信息和非凡见识将随风而逝。与友人阳谋一番,遂有了那年他在国家图书馆关于礼的系列演讲。七次演讲,不带一纸,侃侃而谈,语惊四座。本书起于那次演讲。原本述而不作之人,一旦形诸文字,理论深度与措辞精致都更上层楼。前朝贵族们的私语与宝臣少时的聆听、经年之学养,融会贯通,成一家之言。

 

——郑也夫(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在当前越来越繁荣的礼学研究中,李宝臣先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存在。李先生出身京城旧家,幼时经历过传统礼俗生活场景。上中学时,恰逢上世纪六十年代,虽世风尚左,也未完全中断拜访前清遗民耆宿交谈聆听,因而能得知更多的现在已经消失的传统礼义掌故与礼仪程序细节。李先生的礼学研究是活生生的,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仿佛穿越历史的烟尘,残留下来的宝贵经验材料。

 

——吴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以明清京师为范围,细述传统礼制,上至国家典仪,下及民间礼俗,无所不包。作者李宝臣先生出身于旧家,幼承庭训,耳濡目染,颇识礼制遗风,及至成人,研习历史有成,故于旧时制度、人物、掌故及社会风俗,信手拈来,娓娓道出,如数家珍,而于流行的种种讹误,多有匡正。透过本书,读者不但可以对礼之形态、特性、功用及其在古人公、私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对于中国之为礼乐文明、礼仪之邦的真实含义也会有更切近的认识。

 

——梁治平(浙江大学中西书院、光华法学院双聘教授)

 

内容提要

 

传统礼制文化是中华民族认同共识的经学理念与行为规范。在历史演化改造过程中,汇为中华“斯文传统”,清晰展现在历朝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法律、伦理、风俗、建筑、艺术、文学、戏剧之中。

 

历史上的事情,古人的生活,多数情况下并非今人凭借当代理念与场景就能深入体会的。因此,反思梳理古代礼制礼仪规范之际,极有必要先弄清运作实情,再针砭取舍批判。不可否认,礼作为维系社会秩序和谐的行为体系,观念是保守的,见之行动者大都具程序化、标准化与表演性、象征性。

 

本书以情景与情理的视点,搭建解读平台,按传统的吉礼、嘉礼、宾礼、军礼与丧礼分类,选六十二专题,分别讲述明清京师礼制运行具体项目的操作细节以及对社会生活模式、民族精神文化的影响。讲述深入细致而不繁琐,议论入情入理跃然纸上。

 

目录

 

解 题 絮 语

第一章 搭建情景情理平台体悟明清京师传统礼制文化

举证一:“第四堵墙”表演理论与旧日戏园情景

 

“第四堵墙”表演理论

从茶园到戏园

传统戏曲表演离不开台上台下互动

四功四法:创作体验与审美体验互动标准

举证二:男旦的由来与男旦艺术的优势

 

明以前旦角多为女性

宣德三年官场禁令促使小唱走向台面

男旦艺术特征与管理演出方面的优势

男旦“戏疯子”程蝶衣的女人气

同性恋个人生活方式的自主选择

举证三:硬扯关系——秦可卿挂上废太子允礽私生女

 

稀世寿材:秦可卿挂上废太子的关键论据

废太子胤礽及其子女简况

宗室王公纳妾与生育审查登记制度

所谓废太子私生女的政治投资价值与风险

废太子婚生女需要偷运出宫才能活下去吗

曹雪芹笔下的贾珍其人

曹家非显宦权要家族无从参与宫廷权斗

第二章 吉礼——敬天法祖礼神求福的庇佑情结

 

祭祀类别、日期与嘉礼盛典改期

祭前准备与斋戒

圜丘祭天程序

嘉靖大礼仪之争

嘉靖朝添置与改建的京师坛庙

清乾隆改造圜丘的尺寸

乐舞与神乐署

第三章 嘉礼——皇权的铺张与人生的庆典

 

明代皇帝登极仪

明代的大朝仪

清代皇帝登极仪

清装剧山呼万岁的泛滥

御门听政

清帝召见官员:“叫起儿”与“叫大起儿”

清朝君臣服饰

职任黄马褂与恩赏黄马褂

冠礼与笄礼

两性结合最佳时刻——昏

婚礼通用程序

清帝大婚仪

选淑女与选秀女

晚膳牌的召幸制

清朝皇子与宗室王公婚礼

明朝公主下嫁

清朝公主与格格 

满蒙联姻的备指额驸

清朝公主婚仪

早婚包办与人口再生产

喜棚婚宴

洞房花烛与新婚三日无大小

妇女历史地位的变迁

缠足礼教意义与婚姻稳定功能

第四章 宾礼——外交与社交礼仪规范

 

山海诸国朝贡礼

西学东渐下的文化碰撞交融

跪拜冲突

称谓习惯

封号与谥号

清代宗室封爵等级与获封的四种方式

入八分与不入八分

上三旗与下五旗

捐虚衔、封典与实官

官职本称与别称敬称

中堂与大人

居家接待来客礼仪

官员公署相见礼仪

官员车轿

紫禁城骑马

公共交通的马骡车

旗礼:跪安、打千、请安、打横、碰肩、抱见、蹲安与达儿礼

宴集的座次与礼数

请吃神余白肉不言谢

第五章 军礼——跃武扬威的军事礼典

南苑大阅

康熙亲征仪式

命将出征仪式

任命胤禵抚远大将军军事盛典不具政治传位意义

胤禵代父远征与胤禛恭代祭天哪个更可能是储君人选

军礼变革

第六章 凶礼——逝者的荣哀生者的团聚

 

五服制度

清帝丧礼

官民丧礼

点主仪式

朝廷赐奠

赐陀罗经被

主要参考书目

 

再版后记

 

再版后记

 

《礼不远人》初版源于二十二年前在国家图书馆,以“礼制传统与京师礼制文化”为题连续七次讲座,而后在录音转文字基础上加工成书,由中华书局出版。

 

书名出自《中庸》“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的启示。礼是“为道”的起点,故《荀子》讲“礼者,人道之极也。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

 

当初本书得以出版,是郑也夫与李楯两先生推诚谋划,搭建讲座平台而促成的,没有讲座成功就没有后来的成书。本人虽忝列学界,却一向好聊而荒于码字。讲座对于我职业考课业绩的意义尤为显著。

 

岁月流逝,转眼本书已印行了十几年。去年初蒙上海三联书店眷顾,决定再版本书,给予我难得的改错补缺充实提高旧稿的机会。因之,对原稿做了深度全面梳理修订,删去了部分内容,另增若干选题,重新调整框架,补充相关史料,务使表述顺畅紧凑,言出有据,不妄言欺世,不轻渎古人。与旧稿相比,增容五分之一。

 

传统经学礼制在构建中华民族认同共识团聚一统方面功不可没。但缺陷也是明显的,起码限制了个性、想象力与智力投资领域。跻身上流社会人群在非官营事业领域的出路甚少。朝廷通过科举吸纳了绝大部分社会精英,却不能保证每位都有实事可做。在治人行政过程中,不管出于自愿与否,官员工作普遍呈现缓慢的因循的例行公事状态。显见,官员剩余精力仍然充沛,必定要寻找出口释放。一般来说,多是倾泻于诗文、经学、书画、文玩、宴乐、戏曲与女色之上。其中永垂史册者,大都不是缘于政治军事业绩,而是凭藉诗文、书画或经学注解发挥的伟大成就。

 

作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宋代道学礼制理念发展到明代中叶愈来愈僵化,不免沦为禁锢思想、欺世盗名、逐利自肥的工具。仕宦之人自我营造“圣教”“道统”传人形象,实质上,却是像李贽批评的那样,“辗转反复,以欺世获利,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社会越是盛行道学灌注与道德评判是非对错,越伴随伪道学大行其道。不可否认,礼制所具的程序化、标准化与表演性、象征性特征,恰恰为伪道学行为披上华丽外衣。

 

尽管伪道学现象令人憎恶,但平心而论,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他人无法进入的,礼制自觉与伪装之间的真实差距,并非那么容易被人识破。一个人言行是否一致需要时间与证据实证。伪道学行为是朝廷推崇道学并作为入仕门槛与阶层提升的历史产物。倘若在社交层面上观察,只问行为不问心,守礼遵规与否一目了然,就无所谓道学之真伪。假亦真来真亦假,无论真假,强化的是道学礼制权威与绅士风度的社会感染力。皇朝也乐见其成。礼既然具有程式化表演性质,就不可能排除伪装。志在利禄而标榜道学执著的豪言壮语行为,也非一无是处,毕竟留给他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的空间。曾国藩曾论道“所谓名教者,彼以此为名,我即以此为教”,而不必揭穿。可谓洞悉沽名钓誉之徒的心机。而嘲讽抨击并不能挫败伪道学。

 

礼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今日追述反思总要有些批判精神。但是,绝不能以一种先决的权威性与法定的先验性为起点。论由史出,还是史由论出,本书采用前者,多叙礼制运作实情细节而尽量少做评判。众所周知,同一件事情如果引起众人关注,评价定性意见,从来是见仁见智,异彩纷呈乃至水火不容的。

 

我成年后走上明清史研究职业与上中学时多次拜望容龄老人的经历相关。容龄与其姐德龄少时曾随父驻法公使裕庚到法国生活学习三年多。1903年回国后,姐妹俩被慈禧太后召进宫随侍左右二年。我进中学读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随后几年世风趋左越来越重。政治判定的慈禧历史形象,就是剥削阶级总头子、卖国贼、杀人不眨眼的老太婆。可是,在容龄老人那里,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每当谈起慈禧太后时,老人总是说“太后仁德”且表情立刻严肃。这真的让我惊愕困惑不已。慈禧离我太遥远了,怎么想象也难把“仁德”与卖国贼连在一起。是什么魔力让这位年逾古稀老人置时代全盘否定慈禧而不顾,仍保持如此虔诚?难道她忘却了慈禧去世与清朝灭亡皆已五十余年,就不怕言论不当而惹祸上身?这些疑问困扰了我很长时间,当时虽不能理出头绪,却激起我对清宫史与宫廷礼俗的探索兴趣。今天看来,容龄老人脱口而出“太后仁德”是宫廷礼制生活氛围与太后恩惠而铸就的无意识行为,即使原生场景早已远去,却可以穿越时空留下敬畏之心。这与其说是尊重太后,倒不如说是敬人感恩的礼仪文化教养的自然流露,跨越时代一以贯之,而将关于慈禧的评价搁在了一旁。个人礼仪文化习惯一旦积淀形成,见之行为大都是无意识的。

 

鸣谢郑也夫、吴飞与梁治平三位先生的嘉语推介。

 

责编徐君建新业务纯熟,敬业有加,为本书再版尽心尽责,亦致谢意。

 

    李宝臣

    2024年6月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