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斌】中华传统家礼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4-07-30 17:09:17
标签:

中华传统家礼文化及其时代价值

作者: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教授、贵阳孔学堂高等研究院研究员)

来源:《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2期


摘要:礼是基于民族心理、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典章制度与文化样态,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中华礼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由礼义、礼仪、礼节、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法、礼治、礼俗构成的体系,家礼亦然。家礼文化是传统家礼在价值理念、仪式、制度、器物以及教化等行为活动等多层面的体现,比家法、族规、家训等其他家文化形式更具有仪节的庄严性、礼义的教育性和制度的规范性等特点,在家文化和中华民族整个礼文化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家礼文化是中国传统社会治家、齐家、教家的重要制度文化,也是当代优良家德、家风培育和公民礼仪文明建设的丰富资源。借鉴传统家礼以仪立范路径涵养公民个人品德,吸收传统家礼伦理内涵滋养良好家风与淳朴世风,继承弘扬传统家礼称情立文的撰订原则助推社会礼仪文明建设。

 

关键词: 礼 家礼  家礼文化  礼仪文明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加强国民礼仪教育……研究提出承接传统习俗、符合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建立健全各类公共场所和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推动形成良好的言行举止和礼让宽容的社会风尚。”[1]家礼是我国国学、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社会治家、齐家、教家的重要制度文化,也是新时代优良家德、家风培育和公民礼仪文明建设的丰富滋养。

 

一、礼与礼文化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以至于《礼记·礼器》谈及礼时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可见礼仪文明在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的过程中地位尤重。我们民族何以如此重视“礼”?2700多年前的《左传·隐公十五年》就给出了答案,即“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礼文化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鉴于家礼是中国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家礼与国礼及社会交往礼仪也是密不可分的,故而研究家礼,需要了解中国礼文化的深刻内涵。

 

“礼”字,本作“豊”,寓意丰盛。《说文解字·豊部》曰:“豊,行礼之器也。”“豊”即古代盛玉献神用的礼器。“豊”字后来加“示”字旁,以表字义,就写成会意兼形声的字“禮”。《说文解字·示部》曰:“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本义为敬事鬼神、祭祀神灵以求得幸福的仪式。

 

如何界定“礼”?我们觉得,《礼记·曾子问》中的“君子礼以饰情”一语,基本上可以作为对礼简明的解释。孔颖达疏云:“凡行吉凶之礼,必使外内相副,用外之物以饰内情。”清代学者孙希旦在《礼记集解》中对“饰”作了更清楚的解释:“饰犹表也,有是情而后以礼表之,故曰礼以饰情。”可以说,“礼”涵括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精神、伦理规范、风俗习惯等多个领域,我们可以将“礼”界定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和交往过程中,基于一定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典章制度和文化样态,是维护家庭和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

 

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至少由礼义、礼仪、礼节、礼制、礼器、礼乐、礼法、礼治、礼教、礼俗等十个方面内容构成。

 

礼义,又称“礼意”,即礼的理念和寓意,礼义是礼文化的内核。《礼记》云:“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礼记·礼器》)也就是说礼义是礼仪的本质,而礼仪则是礼义的外在表现。《礼记》在谈及礼义的本质时,指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礼记·礼运》)。当然,这里的“义”,还有思想价值观念的含义,理解这一点,更能理解“礼义”作为礼文化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关于传统礼文化中的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的重要礼义内蕴,郭齐勇先生有一段简明的概括:

 

儒家的礼是古代社会的生活规范、规矩,包括等级秩序等。礼起源于习俗。儒家的礼节,除日常应事接物外,重大的如冠、婚、丧、祭、朝、聘、乡、射等,都有其具体含义。冠礼在明成人之责;婚礼在成男女之别,立夫妇之义;丧礼在慎终追远,明死生之义;祭礼使民诚信忠敬……这些古礼包含了宗教、政治、伦理、艺术、美学的价值,对于稳定社会、调治人心、提高生活品质都有积极意义。[2]

 

礼仪,亦称“礼文”,是表达礼义的仪式,“文以载道”这个命题,用来说明礼仪的作用也是可以的,因为仪式承载着礼文化厚重的内涵。礼貌是人在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尊重与友好别人的言谈举止、容貌神态。正如《礼记·儒行》云:“礼节者,仁之貌也。”孔颖达疏曰:“言礼仪撙节是仁儒之外貌。”

 

礼制,或称礼仪制度,是家庭、宗族或国家规定的礼法,礼制维护的是尊卑长幼的社会秩序。“礼制”这个概念也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强调的是礼的等级名分制度,有时泛指各类典章制度(包括社会制度、国家制度,诸如封建制、宗法制),有时又特指礼仪制度(制度化的礼仪)、礼器制度或各种有关的名物制度”[3](12),但礼制最核心的特质则是体现尊卑等级和名分。《礼记·乐记》云:“天高地下,万物散殊,而礼制行矣。”孔颖达疏曰:“礼者,别尊卑,定万物,是礼之法制行矣。”

 

礼和乐存在紧密关系,礼乐制度源远流长。中国有文字可考的礼乐始自夏、商,到了西周时,周公在夏商礼乐制度基础上“制礼作乐”,形成了中华民族礼乐文化的一套独特而完善的体系。《礼记·乐记》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礼法,即礼仪法度,是礼制与法律相结合的概念,是一个社会所实行的法纪和礼仪。礼、法并称时,“礼”就成了道德的代名词,是规范社会成员的道德准则。古人云:“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汉书·贾谊传》);“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后汉书·陈宠传》)。这些表述,生动地诠释了礼法在规范和调整社会成员关系、治理社会秩序中相辅相成的功效。

 

礼治,就其基本含义而言,与“德治”相同。传统社会所言的“礼法兼治”,就是指通过道德伦理教化和礼制规约,与法治相辅相成,共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礼辅法、礼法结合,共同推进社会治理和改善世风民风。

 

礼教,指礼仪教化,又称名教。《孔子家语·贤君》云:“敦礼教,远罪疾,则民寿矣。”礼教本是礼的教育,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礼教往往被视为“三纲五常”的封建纲常,故礼教也指“旧传统中束缚人的思想行动……的礼节和道德”[4](685)。

 

礼俗,指礼仪与习俗,即家庭日常生活和冠婚丧祭重要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等各种场合的礼节。《周礼·天官·大宰》曰:“六曰礼俗,以驭其民。”礼俗是社会治理的手段。礼俗与社会风尚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夫先王立宗法,而吉凶相及,缓急相扶,尊卑有纪,亲疏有伦,然后一族如一家,一家如一人。此礼俗所以成,而民风所由厚也。因宗法为服制之本,故先图于此。”[5]

 

二、家礼与家礼文化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如果说国礼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稳定政治秩序的需要,那么家礼则更侧重家族内部的伦理规范,并由此延展至整个社会,协同国法、国礼建立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会规范体系与伦理道德秩序。所以,“礼在国家层面体现为国家礼制,侧重维护政治秩序的稳定;在家庭层面则体现为家礼,侧重家庭内部伦理关系的调适及道德规范的遵行。因而严格地讲,家礼是民间的、非官方的”[6](1-10)。

 

家庭礼仪文明的发展还与中国传统社会的产生和结构紧密相关。笔者接受《光明日报》国学版访谈时曾经指出:

 

中国社会是在血缘氏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种血亲关系将“孝”视为最核心的家庭伦理规范,而这种经济的原因则将家族利益看得至高无上,发展出了家族制度……为了维系族人正常生活,延续宗族,就有了家庭管理、成员关系调节、子女教育等问题,这就有了教家、治家的家范和宗规、族训,形成了家族的家风。[7]

 

“家礼”既指规范、准则意义上的家礼家仪,又指教化、规诫活动。前者是家礼文献,后者是践行和实施,这两方面又相辅相成、彼此为用[8](124-129)。“家礼”一词,常与家诫、家仪、家法、家范、族训等概念互用,但其内涵又不完全等同。家训文献中有不少对家庭内部礼仪规范的专门规定,家礼文献中对礼义和伦理道德观念的阐释也极为常见。因此在研究家礼问题时,必须兼顾其他家教、家训、族规类材料。

 

家礼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家礼指家庭生活中的礼俗、礼仪规范和家庭道德生活规范准则;狭义的家礼是有别于家德规范的家庭礼仪。“家训类书籍常对家庭内部的礼仪规范等内容作专门规定,家礼文献中对伦理观念的探讨也极为常见。因此在讨论家礼问题时,必须兼顾其他家训、家教类材料。”[6](2)家礼是由礼义、礼仪、礼节、礼制、礼器、礼乐、礼教、礼俗等构成的礼文化体系。

 

家礼概念最早见于《周礼》。《周礼·春官》载有“家宗人”一职,《周礼注疏》解释为:“掌家祭祀之礼。凡祭祀,致福。国有大故,则令祷祠,反命祭,亦如之。掌家礼,与其衣服、宫室、车旗之禁令。”此时的“家礼”还主要施行于士和卿大夫阶层。《仪礼》所载的礼仪制度主要是士礼。虽然此时的“家礼”更多的是作为明确社会阶层、尊卑、亲疏的等级制度而存在,但是作为后世家礼的雏形,先秦古礼中冠、婚、丧、祭四礼以及居家杂仪的规范已经相当完善。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阶层开始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一方面以“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表征,另一方面凭借“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9](259)。一些世家大族为维系家族门风,将家族内部长期严格遵循的礼仪规范进行整理修订,撰写成文。唐代以降,“家礼”已经开始由贵族家庭向庶民社会渗透。

 

譬如,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曾任江州长史的陈崇撰订《家法三十三条》,就是这种家礼渗透于庶民社会的表现之一。关于订立家法的初衷,陈崇在《家法三十三条》短序中云:“崇所虑者将来昆云渐众,愚智不同,苟无敦睦之方,虑乖负荷之理。深惟远计,今设之以局务,垂之以规程。”[10](159)该家法对后世家训、家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礼制下移”,从在民间受到广泛赞誉的浦江郑氏家族《郑氏规范》等家法族规中都不难看到陈氏家法的烙印。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即家礼与国法的关系。众所周知,家国同构、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因此要全面地理解家礼与国法的关系,就应把它们置于社会大系统中加以认识。

 

传统中国社会的秩序构成是一个和谐的系统,家礼与国法是它的组成部分。传统中国的秩序构成与社会结构一致,传统中国是乡土社会,基本结构是家庭、家族、村落、社会、国家,家礼家法对应于家庭家族,乡礼乡约对应于乡里村落,帮规行规对应于社会上各行各业,国礼国法对应于国家社会。从家礼家法到国礼国法形成一条秩序链,家礼家法是这条秩序链中最底层的血缘秩序规范,国礼国法是这条秩序链中最上层的地缘秩序规范……国法与家礼在这系统中真可谓顶天立地,是整个系统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11](12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因而家礼调节和国法威慑就成为相互补充的两种手段。可以说,家礼是修身齐家之具,国法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之具。关于礼治在家庭、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礼是民族、国家、社会、家庭的秩序。以个人言,守礼则文明,无礼则禽兽。以群体言,隆礼则致治,悖礼则致乱。乐是礼的补充。礼治理身形,乐陶冶性情。法律出于强制,礼则出于人性之自然,靠人的良知与社会习尚即可推行。法治无礼乐辅助,则徒有具文。民主无礼乐维系,则徒增混乱。”[2]

 

家礼作为一种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可以称作“家礼文化”。家礼文化是家礼在价值理念、制度、器物、仪式,以及教化等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体现,是家礼因形式、媒介、载体不同而多维度呈现的文化样态。

 

以礼相待、以仪寓教是我国家礼文化的宗旨。在家礼文化发展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朱子家礼》就说:“凡礼有本、有文。自其施于家者言之,则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其本也。冠、婚、丧、祭,仪章度数者,其文也。”朱熹认为“名分之守、爱敬之实”是家礼文化之“本”的见解很有道理,家庭礼仪教化熏陶确实对家庭生活良好秩序的维系、对家庭成员关系的调适以及子弟品德培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礼文化是“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我国“礼仪之邦”的礼仪文明传承[12](56-66)。

 

三、传统家礼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中华礼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故对传统家礼地位的考察,应将其置于中国家文化与礼文化的视野中,如此才能洞悉家礼文化在家文化、礼文化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历史影响。为此,需要了解家礼与构成家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关系。

 

家文化是体现我们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繁衍生息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家庭文化样态。中国传统家文化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家庭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因而父祖长辈对于子孙的教育除了一般的社会要求之外,还深深地打上了家庭、家族的独特烙印,并在世代延续、演进的过程中,不断沉淀累积下来,形成各具特色的家文化[13](221)。

 

加之中华文化是家国一体的文化,家是国的缩小,国是家的扩大。这种社会结构,决定了家庭、家族的兴衰与国家、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可以说,家文化是国文化的DNA,没有家文化的积淀,没有家文化的扩展,也就没有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说,民族的存在是一种文化形式的存在。因而家文化在整个中国文化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其极为重要的基本构成甚至核心内容[12](56-66)。

 

中华民族家文化由家训(家教)文化、家礼文化、家德文化、家风文化、家史文化和家乘文化等构成,内容极为丰富。

 

家训文化,或称家教文化。家训主要是父祖长辈对子孙的训示教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历史上的家训名称达二十多种,家训的“基本载体有两类:一是族长或家长撰写、制定、有较强的教化意义和规范作用的家规、族训或家教文献;二是对家人子弟进行的家庭教化、训诫活动。前者是文本,后者是教化活动实践,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彼此为用”[14]。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只不过有些以文本传承,有些则是言传身教。家训既是居家生活的教科书(尽管大部分是长辈口头训诲的“无字之书”),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

 

家德即家庭道德,是个人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伦理道德,它以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调适家庭父子、夫妇、兄弟(妯娌)“六亲”之间的伦理关系。

 

重视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家风文化构成了家文化的核心内涵和突出表征。“家风,亦称门风、家声、父风等,是家庭或家族的风气、风格与风范,是在累世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作风、立身处世之道、道德面貌和价值观念的综合体。”[15](33-35)良好家风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使家人、子弟在家庭生活中继承先辈的优良品德和优良传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发挥约束和激励家人行为的积极作用。

 

家史是家庭或家族的历史,是记载一个家庭或家族繁衍生息、世系兴衰、居地迁徙经历的史志性文体。家史通常以谱牒、家训、族规和祠堂文化等传承下来,发挥教育家人族众的作用。家史与家训、家礼一样,也是家风文化的载体,家史撰写盛行于六朝。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曾列举过历史上的几部家史著作:“若扬雄《家谍》、殷敬《世传》、孙氏《谱记》、陆宗《系历》,此之谓家史者也。”[16](377)

 

家乘也称家谱、家传等,是记载家族血缘关系和世系传承的文献。其“主要由表、牒、图、传等组成,内容为族姓源流,世系辈字,郡望支派,移住始末,恩荣表述(制诰、族节、恩例、进士),祠堂家墓(族规、祠产、义庄),家传著述和家训等等”[17]。谱牒起到了明血统、序昭穆、传家史的作用,体现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谱牒中的家规家范、家族典范人物事迹不仅可以发挥凝聚族众、传承家族文化的作用,而且是培育家国情怀、化导民风、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中华传统家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维度和分类不同,但相互渗透、彼此为用,共同构成中华民族家文化的体系。概而言之,家训家教文化,侧重于对家庭成员尤其是未成年人的教诲和行为习惯养成的指导,是思想道德观念尤其是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内容;家德文化重在调整家庭成员关系,规范和保障家庭生活的进行,也对成员道德品行产生重要影响;家礼文化以制度方式维护家庭人际关系秩序,增强家训家教的训诲成效,促进家德、家风的形成和巩固;家风文化表现为家庭风貌、习气,是教化熏陶积淀而成的,是家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整体呈现[12](56-66)。而谱牒文化不仅有利于凝聚族众、周亲恤族,而且在实现家族自治、推进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家文化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不难看出家礼文化与家文化其他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独特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家礼的直接目的是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培养其家庭伦理观念和礼仪修养,因而相比家法、族规、家训等其他家文化形式,传统家礼更具有仪节的庄严性、礼义的教育性和制度的规范性等鲜明特点。从“教训正俗”之仪度看,家礼是伦理规范的一种表达形式;从“道德仁义”之义理看,家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培养路径。

 

这种集伦理规范与道德理念的家礼文化始终贯穿于中国几千年的家庭和家族生活,成为中华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124-129)。正因此,《礼记·经解》曰:“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可以说,家礼文化的礼义、礼仪、礼制,在传统社会的家庭和宗族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行为,扼杀不良动机、行为于“未形”,使人在不知不觉中亲近善良、远避罪恶,也逐渐积淀、凝成了中华家文化的独特气质与精神。

 

前面我们在阐述家礼与构成家文化其他部分的关系时,对家礼文化在中华家文化中的地位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而要理解传统家礼在中华民族整个礼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也需要弄清家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的地位。《礼记·大学》有一段话有利于我们理解家礼、家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这里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道德修养与齐家、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古圣先贤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内在逻辑:正心、诚意既是修身的前提也是修身的内在要求,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才能天下平。正因此,“家文化”构成了“国文化”的基石。也正因此,家礼是家庭或家族内部的礼仪,但家礼的影响绝不仅仅限于家庭。

 

我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使得我们的先人们特别重视家礼的建设。孔子当年痛斥春秋时期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强调要恢复周礼,孔子之所以那么重视礼,是因为他认为某种意义上礼比法更为重要。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华夏文明自信自傲的内容,便是其礼仪制度,历代称之为“华夏衣冠”。戎狄与华夏的区别,并非完全基于血缘和种族,而是基于文化,基于对“礼”的尊崇与否。正如韩愈所说,“进于中国则中国之”,只要他们进入华夏文明体系,遵从华夏礼仪,就不再被视为“夷狄”。文化认同和礼义教化,才是区别华、夷的根本标志[18]。

 

《孟子·万章下》曾形象地将“礼”表述为:“礼,门也。”这反映了礼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礼是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门径,而作为礼文化核心的家礼更是如此。从礼文化内容上看,无论“三礼”“五礼”说,还是“八礼”“九礼”说,以冠婚丧祭为主体的家礼始终是历代礼家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宋代以降,家礼更是受到空前重视,一直是中华礼文化的核心部分[8](124-129)。

 

此外,中华礼文化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冠礼在于宣示“成人”,担当起家庭和社会责任,婚礼在于“明夫妇之义”,丧礼在于“慎终”,祭礼在于“追远”,通礼是遵行的“日用之常礼”,这种礼仪是“不可一日而不修者”(朱熹)。传统家礼以冠、婚、丧、祭为人生最重要的仪礼,加之日常生活礼仪,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富有深厚人生意蕴的生动生活图景。

 

四、传统家礼文化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专门提出了“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的任务,强调“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19]。中国传统家礼文化是家文化与礼文化相互渗透、彼此为用的结果,是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质与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以便去芜存菁,传承弘扬其蕴含的积极时代价值。

 

1. 借鉴传统家礼以仪立范路径涵养公民个人品德

 

我们民族的先人们认为人性并非完美,人的秉性、气质都是有弱点和缺陷的,没有礼的规范和修养,就会在生活中出现问题。孔子就曾列举恭、慎、勇、直几种本来很好的性格、品质的人,如果不懂得礼,失去了礼的约束,就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他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所以,要提升修养,以礼来节制自己,使言行合乎社会规范。《礼记》更是强调礼在调节人际关系和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上》)

 

传统家礼文化以人伦关系为起点,借此实现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与价值观念的建构。在传统社会,家庭或家族成员通过家礼内容教化和仪式规约和来明确各自的身份、地位以及相应的权利、义务。譬如,冠礼这种传统的成年礼,它举行的器物陈设、地点时宜、仪节次第、仪式语言无不经过精心设计,每一形式、步骤都蕴含着深刻的道德价值。《礼记》在谈及冠礼所蕴含的礼义时指出: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礼记·冠义》)

 

也就是说,人区别于动物而成其为人,就在于有意识,懂得道德礼义。懂得礼义,要从举止、态度和言辞做起,举止得当、态度端庄、言辞恭顺才算具备基本的礼义礼仪。这样做的结果,是君义臣忠、父慈子孝、长幼和睦,如此礼义才算确立。而冠礼正是懂得礼义、践行礼仪的开始。

 

《礼记·冠义》还将冠礼视为“成人之道”。司马光曾对此作了解释:“冠者,成人之道也。成人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行也。将责四者之行于人,其礼可不重欤?”[20](228)明代大儒王敬臣在其礼学著作《礼文疏节》中更做了拓展,他强调:“将责之以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之礼于其身,可弗重与?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可以为人,而后可以治人。”[21](2268)将冠礼价值上升到立身为人、治人治世的高度。

 

传统家礼本质上是家庭道德教化和人伦秩序的规范,不仅为社会个体提供正确的角色认知,而且成为传统社会涵养个人德性的教化方式,也正因此,进一步挖掘传统家礼以仪立范的教化路径和方式方法,可以为今天的公民角色认知和个人品德修养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2. 吸收传统家礼伦理内涵滋养良好家风与淳朴世风

 

服务当下家庭、社会的道德生活和礼仪文明,是传承优秀传统家礼文化的价值旨归。传统家礼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它在体现家族内部成员伦理关系亲疏、尊卑合理性的同时,也强调家礼在齐家、睦族中的重要作用。《礼记·大传》云:“上治祖祢,尊尊也;下治子孙,亲亲也;旁治昆弟,合族以食,序以昭缪,别之以礼义,人道竭矣。”不少家礼文献还告诫族人要友善邻里、体恤乡亲。浙江浦江郑氏家族,曾被宋元明三代帝王旌表为“义门”,该家族以家训《郑氏规范》和家礼《郑氏家仪》规约家族成员,和待乡邻,抚恤孤寡,每日晨起洗漱完毕,都要聚于祠堂“有序堂”相互行礼,让男孩女孩背诵男女训辞。

 

《男训》云:人家盛衰,皆系乎积善与积恶而已。何谓积善?居家则孝弟,处事则仁恕,凡所以济人者皆是也。何谓积恶?恃己之势以自强,克人之财以自富,凡所以欺心者皆是也。是故能爱子孙者,遗之以善;不爱子孙者,遗之以恶。《传》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天理昭然,各宜深省。[22](323-324)

 

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郑氏家族以礼齐家,恪守父慈子孝、夫义妻敬、兄友弟恭的家德规范,不仅营造和延续了这种雍睦家风,而且在朱明王朝的表彰和倡导下,带动了当时社会的民风向善,为世人称道和仿效。今天虽然时代发生了根本变迁,但家庭亦然是“社会基点”,传统家礼文化中的核心伦理观念仍然是当下良好家风与淳朴民风的丰富滋养,依然大有可学可鉴的积极价值。“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以家礼濡染家德家风,必将汇聚起民德归厚的淳朴社会风尚。

 

3. 继承弘扬传统家礼称情立文的撰订原则助推社会礼仪文明建设

 

“称情立文”语出《礼记·三年问》,本是人们依据亲情近疏守丧的礼仪规定,后来成了整个传统社会家礼的撰订原则。其义有二:一为“缘情制礼”,即根据主体的自然情感,制定外在的礼仪加以表达;一为“礼以节情”,即借助礼来规范和节制主体的情感宣泄。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包含家礼在内的整个礼仪制度才能发挥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功能。

 

今天的家礼应该是传统家礼的扬弃和合理赓续,传统家礼“称情立文”的撰订原则,在今天传承优秀家礼文化、实现传统家礼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及创制新型家礼文化中,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必然有利于推进现代伦理道德价值理念的传播和践行,促进我国当下的礼仪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N].光明日报,2017-01-26(1).
 
[2]郭齐勇.“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儒家礼乐文明的人文精神和现代价值[N].文汇报,2019-03-10(10).
 
[3]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现代汉语词典[M].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钦定礼记义疏[M]//钦定四库全书:第82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989.
 
[6]陈延斌,王伟.传统家礼文献整理、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7]陈瑛,陈延斌,孙云晓,等.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家训文化与家庭建设[N].光明日报,2015-08-31(16).
 
[8]陈延斌,王伟.传统家礼文化:载体、地位与价值[J].道德与文明,2020(1).
 
[9]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0]陈崇.家法三十三条[M]//中华陈氏家训.陈美观,主编.福州:海峡书局,2016.
 
[11]张中秋.家礼与国法的关系和原理及其意义(2005)[M]//法律文化研究(第十二辑):家户法律传统专题.李伟,主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12]陈延斌,张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家文化的若干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8).
 
[13]陈延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简明读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14]陈延斌.家风家训:轨物范世的生动教材[N].光明日报,2017-4-26(11).
 
[15]陈延斌.培塑新时代家风的丰厚文化滋养[J].红旗文稿,2020(6).
 
[16]刘知几.史通[M]//中华文学名著百部.齐豫生,夏于全,主编.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0.
 
[17]刘立志.谱牒:一家之史,亦国之史[N].北京日报,2013-04-15(8).
 
[18]杨华.礼仪制度与亚洲文明对话[N].光明日报,2020-03-21(11).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N].人民日报,2019-10-28(1).
 
[20]张文嘉.重订齐家宝要[M]//陈延斌.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第17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
 
[21]王敬臣.礼文疏节[M]//中国历代家训集成.楼含松,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
 
[22]郑文融.郑氏规范[M]//中华十大家训:卷二.陈延斌,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王伟博士对此文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