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轶楠】“五行学说”为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带来启示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8-01 00:41:40
标签:

“五行学说”为理解心理学研究方法带来启示

作者:王轶楠(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特聘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六月廿六日丙申

          耶稣2024年7月31日

 

曾几何时,心理学的量化研究传统与质性研究传统相互诋毁、互不信任,导致当代心理学危机重重。人文主义者提出,无论是冯特将意识破解为心理元素的还原主义倾向,还是行为主义将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相提并论,抑或是认知主义将人的心理比拟为计算机符号或是神经网状结构的心理研究,实际上都是将人看作冷冰冰的物理客体,而不是受制于历史文化语境的精神主体。实际上,人的心理世界与物理世界不同。物理世界研究的是自然的、客观的物理现象,它需要的是因果解释的方法。而人的心理世界是情境的、历史的、文化的、意义的和生成的,它需要的是理解的方法。直至20世纪80年代,致力于整合两种不同方法论的混合方法研究的兴起才让人们看到了化解心理学研究不同取向之争的曙光。混合方法研究认为,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不是非此即彼、截然不同的关系,而是交互式的连续统一体。

 

回顾历史,科学的进步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出现了惊人的同步性,一切都从笛卡尔对自我知识的内省追寻开始,又在对笛卡尔式内省的批判中不断进步。经典的内省法将自我作为主体去研究,这是一种从内部出发的、自我中心式的研究立场,其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区分主体的自我和客体的自我,从而导致自我研究的悖论——人的任何经验的存在都要求有一个自我存在。为了克服内省法的局限,心理学研究试图整合多元化的途径,采用观察法描绘行为的图谱,采用访谈法揭示经验的意义,采用问卷法衡量态度的高低,采用实验法操纵变量的效应。五种方法之所以可以搭配使用,是因为它们各自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彼此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相生相克关系,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阐释不同元素间转化运行规律的“阴阳五行学说”,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五种心理学研究方法间的关系,进而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全方位地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

 

五行确指为金、木、水、火、土,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直至战国时期,五行生克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生克、乘侮、胜复、制化等。“五行相生”规律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规律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乘侮”是指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的生克关系。“五行胜复”指五行在异常情况下相胜相制、克制复救、先胜后复的关系。“五行制化”既可指五行在正常情况下的相生相克关系,也可指五行之间的亢害承制关系。总之,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既是宇宙生命的构成要素,也是宇宙生命的动态功能,还是宇宙生命的运行关系。而“五行学说”则是中国古人认识宇宙生命的一种非线性现象的思维模型,既是“气”的演化模型,也是时间与空间合一的理论模型。

 

按照“五行学说”,之所以五行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等复杂的关系,是因为每种构成要素既有优点(阳)可以克制对方,也有缺点(阴)让它们可以被对方所克制,而人们只要把握“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的根本,就可以在五行变化之中揭示宇宙万物乃至心理学研究运行的规律。根据五行学说,五行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循环运动和动态平衡,在于其内部存在着相反相成的生克制化,调节并保持了事物结构的相对协调和平衡。当不平衡出现时,事物自身会通过相生相克的调节而重新出现平衡,继而平衡又会被新的不平衡所替代,从而推动事物不断变化发展。借鉴相生相克理论,便可以深入理解五种心理学研究方法间的复杂关系。

 

研究者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往往是从内省开始,其性与“水”相通,为最初思想的种子提供载体与养分,在道德上主“仁”。正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老子以水之性比喻大道之灵性——水性清澈明净、洞明鉴察,善于如实映物、不失其真。研究者也应该像水一样,具有水德,使自己的发心、思想和感知都合于大道,减少偏差,才能最终接近并揭示真实的规律。

 

内省后,研究者会通过观察法收集直观可见的行为数据,让思想的种子成型,因此其性与“木”相通,在道德上主“义”。观察法是研究者思想与自然行为间的第一次碰撞,只有做到公正合宜,根据问题与情境选择合适类型的观察方法(控制观察还是自然观察),才能借由观察法收集到的数据让思想的萌芽日益饱满。

 

观察后,研究者会采用访谈法共享他人的经验,为思想的种子发芽提供适宜的温度与环境,因此,其性与“火”相通,在道德上主“礼”。焦竑认为:“不达于礼,是为蔽塞不通。”(《焦氏笔乘》)在访谈法中,访谈者只有真诚地共享受访者的经验,才能结合预设,发展出兼具解释力和生命力的理论。

 

访谈后,研究者会通过问卷法针对感兴趣的变量加以测量,让思想的嫩芽落地生根,其性与“土”相通,在道德上主“信”。问卷测量的结果只有具备足够高的信度与效度,才能让他人信服。

 

问卷调查后,研究者会通过实验法操纵研究变量,排除混淆因素和其他解释,以推断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就像为过于繁茂的植物修剪枝蔓,因此其性与“金”相通,在道德上主“智”。但实验法并不意味着研究的终结,在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之后,研究者会对研究结果进一步反思,收集更多的行为、访谈与问卷的数据,并进入下一轮从内省到实验的循环。

 

在五种心理学研究方法之间,除了存在“相生”的关系之外,还存在“相克”的关系。“水克火”提示在访谈过程中,来自研究者内省的预设可能会妨碍他们真诚地共享受访者的经验;“土克水”提示通过问卷法收集到的数据很有可能与研究者的预期并不符合;“木克土”就像是激进的行为主义者怀疑人们态度是否真的可以被测量;“火克金”就像是质性研究者质疑心理学实验把人当作冷冰冰的物理客体;“金克木”就像是实验心理学质疑观察法研究过于随意、缺乏控制。

 

总之,五行学说可以为化解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危机、调和定量与质性研究间的矛盾提供启示。研究者只有认识到五种心理学研究方法之间相生相克的复杂调节机制,才能调动每种方法内的独特性与优越性,调和不同方法间的互补性与互证性,进而让心理学研究保持生生不息,动态平衡、自我驱动地向前发展,推动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不断更新与进步。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儒家网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