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雅台】论语篇次概说(5): 圣贤之行,厚德于天下,道成肉身也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4-08-08 17:42:59
标签:
陈绪平

作者简介:陈绪平,男,字子茂,号尔雅台,西历1969年生,湖北阳新人。长期从业于互联网科技界,曾任阿里巴巴资深架构师,现任某上市公司高管。

论语篇次概说(5: 圣贤之行,厚德于天下,道成肉身也

作者:尔雅台

来源:“尔雅台”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六月廿九日己亥

          耶稣2024年8月3日

 

成德之至若何?圣贤之行也,厚德于天下也。得贤成圣者谁?孔子也。《近思录》论圣贤气象,程子谓仲尼“元气也”,“无所不包”也,“天地也”,“无迹”也,“尽是明快人”也。叶采注云:“夫子大圣之资,犹元气周流,浑沦溥博,无有涯矣,罔见闲隙。”是孔子德为圣人,《中庸》谓“与天地参”是也。《中庸》曰:“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二帝三王之后,非孔子孰能当之?又曰:“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是孔子“道成肉身”,上下与天地同流也。

 

孔子是如何做练成的?盖以继志术事为本,弘道于天下也。故以《述而》篇明圣人师表,起其端也。“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继志述事之道也。其道由黙识而学,修身以成,申申夭夭,臻于天地气象也。“梦见周公”,为天地立心也;道德仁艺,竟心学之全功也。浩然之气由是而具焉。“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出处进退之道也。其为进退也,皆由《周易》之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不语怪力乱神”,语常而不语怪,语德而不语力是也。圣人之道,中庸而已矣。其教人以学,文以发其蒙,行以积其德,忠以立其节,信以全其终,圣教之全功也。圣人所行唯仁也,“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所谓“躬行君子”是也。“君子坦荡荡”,修其素行,心术严辨,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全体浑然,阴阳合德,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其中和之气见于容貌之间者如斯焉。千载之下,若瞻仪形,非圣人者孰能若是?

 

圣人之所以为圣人者何?盖其于行己也,以处厚为要,故以《泰伯》篇次之也。“三以天下让”,泰伯之至德,千古一人也。盖君子之于天下也,各应天命焉。君子之处变也,“临大节而不可夺”,节操如是也。君子之厚于仁也,“死而后已”,尧舜其心至今在也。圣人行道有本也。“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为仁于天下之序也。君子知而行之也,小人则由而行之。知民之分,礼乐以化,而成天下之道也。圣人大业之基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有益之道也,正道也。正学而正道,则出处进退有常,托位而守分也。守分之厚在正乐,洋洋尽美也。然人之气质焉能全美?唯学而变化气质耳。故“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劝学之敏也。圣人教化之道也。“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圣人气象度越千古也。“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则天道以立人道,千古圣道之常准也。“禹吾无间然矣”,大禹动容周旋无不中礼,见王道之纯也。圣人明治天下之道也,其心法缜密于斯焉。

 

圣人教人也,亦以厚施之,故次之以《子罕》篇也。“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其学不空言,实学也。然实学非小道,博学而御道,下学而上达是也。亦即君子不器之意。君子不器,故能仍时势损益礼制,“行夏之时,乘殷之辂”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圣人以道为度,绝其四而就仁也。“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孔子之德,犹文王之文,天之所保立,人之所尊信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其道广大无穷尽也,其神不可测也。孔子德为圣人,恒畏天命,德容弥高,守礼以正,安于义命之正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圣人之学进而不止,犹川之流,不舍昼夜,见道之妙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气之刚大,塞天地配,圣人才志于学,便贯到从心所欲不踰矩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圣人之于变也,能守道而不与时俗同流,犹松柏之恒也。何以恒之?“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君子心体之全也。君子居“知仁勇”,得可立可权之全学,制其变而化成也。何以望全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

 

是故,《述而》《泰伯》《子罕》三篇为一列,总明贤圣之道,厚德于天下也。圣贤以继志述事为行之本,故以《述而》篇为始也;其于行己也,以处厚为要,故以《泰伯》篇为中也;其于教人也,亦以厚施之,故以《子罕》篇为终也。《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圣贤境界与天地同流也。

 

 

责任编辑:近复